台剧这几年接连出了好几部口碑不错的作品,像《我们与恶的距离》、《俗女养成记》等,但基本上是现代时装剧;而古装剧,在台湾几乎已经绝迹。
曾经,古装台剧也风靡一时,有武侠古装像《楚留香》《书剑恩仇录》等,而像琼瑶的爱情剧,和《包青天》《新白娘子传奇》等更是家喻户晓。但,现如今却难以看到古装台剧。为什么曾经盛极一时的古装剧在宝岛那边逐渐消失了?
1. 高成本成拍摄瓶颈
古装剧制作成本高昂,场景布置、道具、服饰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与现代时装剧相比,古装剧对细节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对布景和服饰的讲究。例如,《包青天》的场景布置、演员服装精美,耗费了大量的制作成本。根据业内人士分析,大陆的古装剧制作费一集甚至达到数百万元人民币,而台湾的制作成本则相对较低。一集120分钟的台湾剧集成本大约为新台币120万元,远远低于大陆剧集的制作费用,这使得台湾电视台难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继续制作古装剧。
2. 场景问题与拍摄地点的局限性
除了高成本,台湾在拍摄古装剧时还面临着场景问题。台湾地狭人稠,古代建筑和大规模的外景拍摄场地非常有限。与大陆不同,台湾没有许多古代宫殿、庙宇等可以用来拍摄古装剧的场景,这大大限制了古装剧的拍摄可能性。许多网友在讨论中提到,台湾的街头大多数都是现代化的铁皮屋,不适合拍摄古装剧的场景。
3.大陆制作成为了古装剧的主流
大陆的古装剧,凭借高昂的制作费用、精美的场景以及强大的明星阵容,逐渐占据了台湾市场。这些剧集,如《甄嬛传》、《琅琊榜》、《延禧攻略》等在台湾也很受欢迎,凭借精良的制作和细腻的情节,深受台湾观众的喜爱。
许多台湾观众已经习惯了观看大陆制作的古装剧,而台湾自制剧的数量和质量无法与之匹敌。
尤其是《甄嬛传》自2011年首播以来,曾在台湾电视台的重播中持续热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剧中的经典台词,如“贱人就是矫情”,已经成为台湾网络文化中的一部分,甚至在年轻人中间引起了广泛的模仿和讨论。
与此同时,《延禧攻略》也在2018年爆火,并成为台湾观众热衷讨论的热门话题。剧集不仅赢得了良好的收视成绩,还引发了关于剧中人物关系、宫廷斗争等的深度分析。在一些台湾电视台的节目中,甚至专门开设了关于这些大陆剧集的讨论环节,足见它们在台湾市场的强大影响力。
总体而言,台湾拍摄古装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制作成本高、场景局限性大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都导致了台湾古装剧的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