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铁瓜

在宋金那一段波澜壮阔且硝烟弥漫的战争史上,岳飞,无疑是金人最为忌惮的强劲对手。他就像一座巍峨不可撼动的高山,横亘在金人妄图肆意南侵的道路上。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金朝官方所修撰的《金史》之中,这位战功赫赫、令金兵闻风丧胆的英雄,摇身一变,竟成了被金军“屡屡击败”的平庸将领。但倘若我们静下心来,将《金史》里那些关于岳飞的记载,与详实的宋方史料、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严谨的时间线索,逐一进行细致入微的比对和剖析,就会惊觉一个荒诞至极却又发人深省的现实:金人越是不遗余力地标榜自己“击败岳飞”,就越像是在掩耳盗铃,恰恰暴露了他们在真实战场上对岳飞深深的恐惧,以及在史书编纂过程中的刻意扭曲和粉饰。这些所谓的“败绩”,非但没有如他们所愿抹黑岳飞,反而像是一把把独特的钥匙,成为我们还原岳飞卓越军事成就的另类珍贵证据。
一、马家渡之战:一场“甩锅式”败绩的诞生
《金史·王伯龙传》中有着这样一段记载,那是在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浩浩荡荡的金军在渡采石的时候,“击败岳飞、刘立、路尚等兵,获刍粮数百万计” 。乍看之下,这段文字仿佛确凿地证明了岳飞的“无能”,可只要稍微深入探究其中的细节,就会发现其中破绽百出,充满了不合理之处。
1. 指挥权之谜:岳飞仅是偏将
这场战役实际上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马家渡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宋军的最高统帅是杜充,而在前线直接指挥作战的则是陈淬,岳飞当时仅仅是一名统制官,只是众多将领中的一员。根据南宋史学家李心传所著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下简称《要录》)中的详细记载,陈淬亲自率军与金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双方你来我往,激战了足足十余回合,战况异常胶着,胜负一时难以分出。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另一统制王却胆小如鼠,临阵脱逃,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瞬间打乱了宋军的阵脚,导致全军陷入了混乱,最终无奈溃败。很明显,这场战役失败的主要责任,在于主帅杜充指挥上的严重失误,以及王的怯懦畏战,与岳飞实在是没有什么关联。可金史却偏偏将战败的原因一股脑儿地归到了岳飞身上,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岳飞后来威名远扬,在战场上屡立奇功,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金人想要“甩锅”的首选对象。

2. 战果夸张:百万粮草从何而来?
金史之中还声称,在这场战役里,金军缴获了“刍粮数百万计”。但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会知道,宋军当时正处于流亡江南的艰难困境之中,连正规军队的粮草供应都时常捉襟见肘,缺粮断饷更是家常便饭,杜充所率领的这支部队又怎么可能携带如此庞大数量的粮草呢?这一数据毫无疑问极有可能是金人为了极力夸大战果,从而凭空虚构出来的。
二、东平府“十万岳家军”:金人的“碰瓷”闹剧
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的夏天,在《金史》的记载里,出现了极为戏剧性的一幕:岳飞竟然率领着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围攻东平府(今山东东平),然而最后却被金将完颜昂仅仅以五千兵力就吓得仓皇退去。这一记载,简直就像是一部荒诞的闹剧,充满了不合常理之处,堪称金史“魔幻叙事”的典型代表。
1. 时间错乱:岳飞正在鄂州“抱孩子”
这一年,按照金朝的纪年是天眷二年,而在宋朝则是绍兴九年,当时正值宋金第一次和议达成之后的和平时期。在这个时期,岳飞被解除了兵权,正闲居在鄂州。《宋史·岳飞传》之中有着明确无误的记载,这一年里,岳飞多次满怀赤诚地请求跟随皇叔去祭扫北宋皇陵,可却都遭到了无情的拒绝。在这样的情况下,岳飞连去履行祭扫皇陵这样的职责都不被允许,更别说率军北伐了。金史却将一场根本不存在的战役强行安在了岳飞头上,这无疑暴露出他们对宋金和议期间军事真空状态的刻意掩盖,就像是一个谎言被不断地编织,试图掩盖事实的真相。

2. 身份矛盾:义军冒充的“岳家军”
经过王曾瑜、邓广铭等众多历史学者的深入考证,我们得知,这支所谓的“岳家军”,其实是北方的义军为了借助岳飞的威名而假冒的。在当时,韩世忠曾经积极招纳山东的豪杰,试图壮大抗金的力量,然而这些义军中的许多人却更倾向于归附岳飞。在《三朝北盟会编》中就有着这样一段记载,山东义士李宝,对岳飞那是仰慕已久,他宁愿长途跋涉前往鄂州投奔岳飞,也不愿意归附韩世忠。由此可见岳飞在当时的影响力。金军实际上击败的只是这些义军,可他们却非要硬给这支队伍冠以岳飞之名,这就好比在现代社会中,一些商家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硬要去蹭名人的热度,实在是滑稽可笑。
3. 战术荒诞:五千疑兵吓退“十万大军”?
完颜昂在他的战报之中,自吹自擂地说自己在树林里虚设了一些旗帜,就成功吓退了宋军。但只要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倘若真的有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仅凭这一些虚设的旗帜,金军是绝无可能轻易逼退对手的。更为讽刺的是,金史中还描述说,义军在撤退的时候是“泛舟逆水而去”,而完颜昂却因为惧怕夜里遭到袭击,竟然吓得弃营向北逃窜了二十多里地。这场所谓的“胜利”,实际上不过是金军畏战避敌的一块遮羞布而已,他们试图用这样的谎言来掩盖自己的怯懦和无能。
三、绍兴十年战事:金史的“时空穿越”与战场真相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飞所率领的北伐行动,无疑是宋金战争史上的一个高潮阶段,这场北伐让整个中原地区都为之震动。然而,《金史》对于这场战事的记载,却充满了时间上的错乱以及张冠李戴的谬误,而这些看似混乱的记载,反而从侧面透露出了金军在战场上溃败的真相。

1. 阿鲁补的“功最”闹剧
在《金史·阿鲁补传》中声称,金将阿鲁补在归德(今河南商丘)成功击退了岳飞,并且还“收复亳、宿等州,功最”。但是,当我们仔细查阅宋方的史料之后,就会发现其中的诸多破绽:
◦ 时间矛盾:岳家军在绍兴十年的闰六月,就已经成功收复了颍昌、淮宁(今河南淮阳)等地,到了七月,更是取得了震惊天下的郾城大捷。而亳州、宿州这两个地方,实际上是张俊部所收复的,后来又因为杨沂中在宿州兵败,这两地才又被金军重新夺回。也就是说,阿鲁补所谓的“收复”,不过是在宋军内部变动之后的顺势而为,与岳飞并无关系。
◦ 地理错位:岳飞此次北伐的主战场是在颍昌 - 郾城一线,这个区域距离归德有超过200公里的路程。而且,岳飞一直以来的战略方针都是“集中兵力歼敌有生力量”,他绝对不会轻易地分兵去强攻像商丘这样防守坚固的城池。因为这样做不仅会分散自己的兵力,还很可能会陷入到持久战的泥潭之中,这与岳飞的军事理念和战略布局是完全相悖的。
◦ 战果造假:阿鲁补所说的“击退岳飞”,实际上不过是在宋军撤退之后,趁机接收了一些空城而已,可他却将这吹嘘成了自己的赫赫战功,还号称“功最”。这就好比一个小偷,在主人离家外出之后,偷偷溜进了空房子里,然后却对外宣称自己“击败了屋主”,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实在是让人不齿。

2. 仆散浑坦的“后勤大捷”
《金史·仆散浑坦传》里记载,金军仅仅派出了六十名骑兵,就在鄢陵这个地方成功击溃了岳飞所率领的七百人护粮队,还“多所俘获”。关于这场战役,其中也存在着诸多疑点。许多学者,比如陶晋生等,经过深入研究后指出,这场战役发生的时间,天眷二年(1139年)应该是天眷三年(1140年)的笔误,之所以这样判断,主要有以下三个理由:
◦ 地理证据:鄢陵这个地方位于颍昌的东北方向,而这个方向恰好是岳飞北伐朱仙镇时的前进路线。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场战役的发生,恰恰证明了岳家军当时已经逐渐逼近了开封,他们的军事行动正在稳步推进。
◦ 兵力推断:根据《宋史·牛皋传》中的明确记载,牛皋当时奉命“战汴、许间,以功最” ,而宋军在这个区域活动的部队,正是牛皋所率领的。由此可以推断,金军偷袭的这支护粮队,很可能就是牛皋部的,与岳飞的直接指挥并无关联。
◦ 战术逻辑:金军选择偷袭宋军的粮道,这一行为本身就恰恰说明了他们不敢与岳家军进行正面交锋。因为正面作战他们毫无胜算,所以才会选择这种偷袭后勤线的下策。而且这场战役的规模极小,在整个战争局势中根本不值一提,可金史却对此大书特书,这反而更加反衬出了金人对岳家军后勤线的无奈和无力,他们只能通过这样的小胜来给自己找回一点颜面。
四、金人史笔的“三招黑岳术”

通过对《金史》中关于岳飞记载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总结出金朝史官在修史过程中,为了抹黑岳飞而采用的三大扭曲手法:
1. 以偏概全:小败渲染为大溃
金朝史官常常会将岳飞在担任偏将时期所经历的一些局部性失利,比如马家渡之战这样的情况,无限地夸大和渲染,将其描述成是对岳飞主力部队的歼灭性胜利。他们故意忽略了战役中的实际指挥权归属以及其他诸多关键因素,仅仅抓住岳飞参与了这场战役这一点,就大做文章,试图以此来贬低岳飞的军事才能。
2. 移花接木:败绩转嫁
他们还会把其他宋将在战场上的失利,比如张俊弃守亳州、杨沂中在宿州之败等这些情况,强行地归咎到岳飞的身上。通过这种移花接木的手段,将岳飞与这些失败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抹黑岳飞的目的。这种做法完全无视了历史的真实性,是对历史的一种粗暴篡改。
3. 无中生有:虚构战役
金朝史官甚至还会凭空捏造一些时间、地点都相互矛盾的“胜利”,就像东平府之战这样荒诞的记载。他们还会将一些北方义军的行动,毫无根据的算作是岳飞的指挥。通过这种无中生有的方式,试图给人一种岳飞屡战屡败的错觉,可这种虚构的内容在真实的历史面前,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
五、反向印证:从金史矛盾看岳飞的战略威慑

金人在《金史》中越是费尽心思地刻意贬低岳飞,就越像是在欲盖弥彰,反而暴露了他们内心深处对岳飞真实的恐惧:
1. 放弃汴京的隐秘
在《金史·宗弼传》中声称,兀术“还军于汴”之后,岳飞就退兵了。然而,宋方的记载却显示出了截然不同的情况,实际上金军曾经一度放弃了汴京。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引用了金国的文书,上面明确记载着兀术在绍兴十年五月十三日“到汴京抚谕”,这就有力地证明了金人曾经短暂地撤离了汴京,之后又重新占领。岳飞在自己的奏折中也直言不讳地写道“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而洪皓从金国秘密传递回来的情报更是指出,金人甚至计划“捐燕以南”。如果不是岳家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给金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金军是绝对不可能产生放弃中原这样的念头的。这足以说明岳飞的军事行动对金人产生了多么强大的战略威慑。
2. 义军的“岳飞旗号”
金史中多次记载了“岳家军”在山东、河北等地的活动,比如围攻邳州等情况。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岳家军”,大多都是北方的义军为了借助岳飞的威名而假冒的。这种现象的出现,恰恰有力地证明了,岳飞在当时已经成为了抗金的一面精神旗帜,他的名字就是一种强大的号召力。就像李宝在投奔岳飞的时候所说的那样:“宁为岳帅卒,不为韩王将”。金人越是在史书中攻击岳飞,就越激发了民间百姓的抗金热情,岳飞的影响力反而在这种诋毁中变得越来越大。
3. 章宗的“终极认证”
金章宗在劝降吴曦的时候,终于不得不承认岳飞“威名战功暴于南北”。这一评价,可是来自于岳飞的敌国君主之口,这就像是一把利剑,彻底地戳破了《金史》中那些关于金军“常胜”的谎言。连敌人都不得不对岳飞的威名和战功表示认可,这足以说明岳飞在宋金战争中的卓越地位和巨大影响力。
结语:史书可以篡改,但恐惧无法掩饰

《金史》对岳飞的贬低和抹黑,就像是一个盗贼试图通过涂抹受害者的画像,来掩盖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一样,是如此的徒劳无功。然而,不管史书如何被恶意篡改,都无法改变战场上的铁一般的事实:当金人需要恫吓那些想要反叛的将领时,他们仍然不得不搬出岳飞的名字,因为岳飞的威名在他们心中就是一种强大的威慑;当民间的义军纷纷揭竿而起的时候,他们依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高举“岳”字大旗,因为岳飞就是他们心中的英雄和希望。从马家渡之战的“甩锅”行为,到东平府之战的“碰瓷”闹剧;从阿鲁补的“捡漏”式战功吹嘘,到金章宗最后无奈的“认怂”承认,金人用他们那支被偏见和恶意所扭曲的史笔,在无意间为岳飞刻下了一座最为真实的丰碑。这座丰碑,承载着岳飞的赫赫战功,也见证了他的威名早已深深地刻入了敌人的恐惧记忆之中,成为了一段永远无法被磨灭的历史传奇。
财来自有方之星汉灿烂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金鱼吐泡 回复 03-24 01:35
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偕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这是满江红的原始版本,后来被人修改了,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金鱼吐泡 回复 03-24 01:40
《须江郎峰祝氏族谱》记载了公元1133年岳飞赠送祝允哲的《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以及祝允哲的和词,综合来看是后人把俩人的词合并做了修改
日落大道首席日落大队长
他孙子吹牛能力影响不了金国史官
生命不息养膘不止 回复 日落大道首席日落大队长 03-28 03:32
就晓得你要拿这段出来,因为这段最好搜,还是置顶的。你如果真心想了解相对真实的历史,就去对比宋金两史关于城池的得失和军队、统领人员的调动,以前我追绍宋的时候恶补了下这方面的知识,希望你也不要光看百度、网文就给岳飞下定论。
日落大道首席日落大队长 回复 03-27 18:41
看了,带领十万大军被人家五千撵着跑[并不简单],也说自个五百撵着对方十万跑…说白了接触下互相撤退,都被自己吹成大捷…
牧师
众所周知的是宋、金、辽史都是元朝编写的,元相脱脱其实没什么文化,所以三史大量参照演义、小说、野史,大量失真。宋朝有文史记录,有史官,辽金连传承都断了,也没什么可信的信史[得瑟]
少时风流老亦狂
岳飞的战功和他的名气确实不匹配。他的名气是因为孝宗时清算秦桧和北伐这两项政治纲领而来。但他战功卓著也是事实,尽管不见得比韩世忠刘锜吴玠更多。
悼明 回复 少时风流老亦狂 03-30 10:17
你连宋史原文看了都不懂?再说一遍,效用是军官,不是什么兵种!!!!马军有效用,步军当然也有效用!马军有三班借职,步军也有三班借职!效用与三班借职、三班奉职一样,都属于军队的阶级划分和等级。
少时风流老亦狂 回复 03-29 20:35
我都给你贴宋史原文,多处有招募效用字样。这一段枢密院是把效用和弓手做对比,可见效用是个兵种。麻烦你也贴一下史料,大家互相学习。比如职官志之类的。
走过
满清及其走狗是打压岳飞的主力。所以,评论里大家就知道谁是走狗了
西凉董卓
岳飞如果是废柴的话,又何必来一个“必杀飞乃可和”?
木心文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以上百科里的内容,就问各位认不认吧。
11xxx62
2. 义军的“岳飞旗号” 那不是义军,那是宋军。啥叫义军?岳飞官职河南府路、陕西、河东北路招讨使,寻改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河南河北这些宋军名义上的上级就是岳飞,你说的李宝是京西路宣抚司麾下统制,京西路宣抚使就是岳飞,李宝是个串子义军?
过客
开始黑岳飞了啊!金的后代?无耻之尤
用户10xxx39 回复 03-24 17:44
万一都学会了 怒发冲冠,凭栏处 仰天长啸 ,
为美好世界献上 回复 03-25 14:34
后金就是满族
11xxx62
金章宗原话还说过,一旦见忌,遂被三夷之诛。换句话说,金章宗就不知道岳飞是啥下场,在金章宗的认知里,岳飞被灭门了。但凡金章宗花五文钱当情报费就打听到岳飞后代是被流放了。岳飞这种小卡拉米根本就没金国人关心是啥下场。一个败军之将,敌国谁会搭理他。我要是金军我也希望敌军是岳飞,岳飞太好玩了,一见到我们金国就逃跑
少时风流老亦狂 回复 03-23 16:59
你说金帝不清楚对岳飞的处置,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偏差。但你硬要说提到的不是岳飞,这就没有意思了。论战功,韩世忠刘锜吴玠岳飞,岳飞怎么的也有前四。尽管岳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金人都承认了,你不承认,行吧。
11xxx62 回复 少时风流老亦狂 03-23 17:39
既然岳飞下场在金国出现偏差,那岳飞战绩不也在金国嘴里出现偏差?咋滴,偏差还必须只选择出现?必须只出现在下半场?岳老三战绩排哪还管金国啥事?
大宋遗民
岳飞避战,撤退的事肯定属实,靖康年间岳飞只是军官,低级将领,如果带着本部硬拼早就没了,南撤保存自己,收编其他溃军,征讨义军伪军胜利后收编其精锐,朝廷也把一些军队交给岳飞节制,才成了可以跟金军硬刚的宋军主力之一
天鹰 回复 03-26 18:12
煞笔!大部队溃散了你一直小部队不撤退在原地杵着干嘛?被人当靶子打是吧?
悼明 回复 03-27 07:00
你误会了。我在楼下是说的部分网友,不是你。
11xxx62
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便湖北京西路宣抚便兼营田大使河壶诰路招讨使岳飞状申据本司统领官李宝孙彦申探得金成四太壬刑军四简干户将领马军大队四干馀骑前来宛亭县界荆埋下寨宝等于五月一十四日晚部领人船前去二更以来劫杀金贼大寨杀死并拥掩入黄河不知数目杀死干户三人并鹊旋郎君夺到白旗出曲上写都元帅越国王前军四千户申夺到马工干匹六月一日有番贼金脾郎君会起东京以北番贼大队前来宝等统率人兵向前掩杀贼兵败走望南逃遁追杀一十馀里杀死拥掩入黄河不知其数夺到器甲不少委是大获胜捷谨具申尚书省并枢密院伏乞照会谨状[得瑟]小编你自己看看,李宝是谁?李宝是岳飞嘴里本司统制官,本来就是上下级直接隶属关系,李宝说自己归岳飞这也能吹岳飞头上?没话找话了?
用户17xxx24 回复 03-27 14:26
操,用标点符号不难吧?看到眼都花了
饭团的美好生活
岳飞是当之无愧的大汉民族英雄!满清(后金)的遗老遗少尽管来喷[笑着哭][笑着哭]
11xxx62
岳吹又日常甩锅了。岳飞挂名河南河北招讨使,名义上沦陷区的宋军都是岳飞手下。岳飞既然能写奏章给这批宋军请功领赏,那这批宋军怎么就不是岳飞手下了?还有牛皋本人就是岳飞手下统制官,牛皋被击败不算岳飞被击败?那岳飞还得被直接击败?岳飞在马家渡被王伯龙打的满地找牙你又不直接承认直接失败了?又开始哔哔偏将被击败不算被击败?咋这么多理由,你岳飞是王楚钦吧!
弦歌离殇 回复 03-24 21:16
岳家将是岳家后人请人写的?证据呢?这种说书的,演义的,夸大其词正常,但你因为演义夸大了,就全盘否定,甚至颠倒黑白,就是正义的,真实的了?
11xxx62 回复 弦歌离殇 03-24 21:36
精忠录出书的时候是明朝万历年间,岳飞有个孙子当了明朝兵部尚书,写精忠录吹捧岳飞就是本马屁书。说岳全传是清朝乾隆时代的作品,乾隆时有个岳钟琪的,是汉军八旗的头子,吹岳飞就是为了感动岳钟琪。你自己知道的,我说的岳家将指的是些啥人
用户10xxx97
作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中国夏商周 在周定了雄厚模础、培养诸侯国物竟天择; 春秋期进至文化武略全盛时期。最后强强争霸选出吕异人秦嬴 统一中列国。到了汉刘邦 朝野大治矣; 汉武帝达到了疆域辽 广! 而且强调就是农耕立国躬。农历几千年算法至今傲视世界,至三国至西晋! 如果当时 马其顿亚历山大不困迷碰到秦国 、哪它也敌不过中国。但中国可能东方叛乱陈流误、以至陈炯逆炮轰中山、都是叛徒破坏; 统一又怎样还不是坏了。 到了唐宋疆域不断进步、但内乱内坏挫弱了中国不振; 不是不想走出西伯利亚扩大、而需朝代都靠中土养人矣 丘陵。蒙兀中国领土达到了世界第一!
清零了吗
只要跟清有关的,我没好感
火星撞地球
虽然岳飞没了,金国也没有再多占南宋一寸土地。但如果岳爷爷在的话,一定会,直捣黄龙,万里挺进西伯利亚,横扫欧罗巴。
打酱油的
我们的抗日神剧击败鬼子也易如反掌,尤其是女侠宋无娇,不是二十不但轻功卓绝,还身兼瑛姑的泥鳅功,海大富的化骨绵掌还有李寻欢的小李飞刀,实在是鬼子收割机,在鬼子身遭转了一圈,鬼子纷纷倒地身亡,死了也不知咋死的,细思极恐!
蒋中华
宋史和金史都有夸大造假的地方,过了近千年已经很难分辨出历史的真相了,只能根据喜好进行取舍了。
11xxx62 回复 03-22 17:23
宋史除了岳飞传的其他部分也有岳飞很多黑料,岳飞逃跑(宋史忠义传),岳飞犯法(宋史宗泽传),岳飞战败(宋史高宗本纪)
新鲜80后
金国拿捏南宋皇帝的王炸是徽钦二帝,本来跟一个南宋武将是没什么关系的,可偏偏议和提条件的时候,不说杀韩世忠、吴玠吴璘,就提了岳飞一个,谁对金国最有威胁,还用问吗?金史这些记载还能信吗?
彩色糖果纸 回复 03-30 14:15
少看点自媒体
用户10xxx32
宋朝在当时的华夏,也只是一个部落!一个实力最小的部落而己!当时三个部落!随便其中一个都可以随便拿捏宋!毫无还手之力!
错过春天
古代,将在外,对朝廷一般都是报功不报损,除了全军覆没和养寇自重…一般都是展敌数千级,不会给领导汇报说我今天十五损失大几千,明天又损失几万…就现在打工也不会给家里打电话说今天没吃饭钱了,损失惨重…这叫报喜不报忧…
莫忘
赢了是岳飞的功劳,输了岳飞是偏将,带兵少[抠鼻]
用户17xxx87
[笑着哭][笑着哭]吏家文化的模型
dzb
《金史》应该是鞑子让棒子编的!
11xxx62
1. 放弃汴京的隐秘 这段是小编自己理解有问题。1140年五月十三日是指1139年之后金兀术初次回到汴京。1139年天眷议和,河南三京被金国放弃所以1140年农历五月十三金国重新回到汴京。这事也能吹到岳飞头上。莫名其妙?
弦歌离殇
谁编的《金史》谁编的《宋史》,当代人编当代史吗
滨海殇诚
本来就很简单,什么都不做,岳飞就被自己人杀了,这还不简单?
平凡
放一个亲王或公主岳飞就没皮气了
岳沙河
这又开始黑岳飞了。是何居心一
欧美控七掌柜
凡青史留名者必有其可贵之处!诸位无需吹毛求那个屁啦!
灵山十三郎
《金史》是元朝时编的
用户10xxx44
“憾山易,憾岳家军难。”
月光
历史真假难辨但岳却真是后世所吹
用户14xxx77
岳飞见过黄河没有?还吹呢?
不死鸟
金史的质量比宋史高多了,岳飞也确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战绩。
zxyemoren
有赵构与秦桧,只要不是在战场上直接被岳飞直接阵斩了,那么金国也能不胜而胜。。。
珍爱生命远离藤迅
去看元朝史吧
用户11xxx62
都是假的,南宋逃跑也是假的
天涯明月
没人看到,真假不知道
精彩哥
金史不是金国人编写的
月上柳梢
过去了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