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怎样的悲剧!这是一个怎样的荒谬!一个本应享受晚年安宁的老人,却因为一张没有密码的存折而失去了生命。一个本应服务于民众利益的金融机构,却因为一条死板不变的规定而拒绝了救命之恩。一个本应充满温情和理解的社会,却因为一种冷漠和无知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起事件的始末吧。据悉,老人姓邓,家住农村,平时靠着微薄的退休金维持生活。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看望他。老人虽然孤独寂寞,但也没有怨言。
不久前,老邓突然感觉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检查,结果发现他患有严重的脑梗,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得知消息的儿女们赶紧从外地赶回来,陪伴在老人身边,筹集医疗费用。可是,医院的开销实在太大了,老邓家的十五万积蓄很快就用光了,如果想要继续治疗,就必须再交钱。
就在这时,老邓的小女儿在整理老人的衣物时,意外地发现了一本存折,上面显示有一笔五万多元的存款。这对于老邓家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是救命的稻草。于是,老邓的大儿子小邓拿着存折和老人的身份证,来到了存折上写明的金融机构,想要取出这笔钱。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遇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难题。原来,这个存折是老邓十几年前存的,属于没有密码的类型,为了防止盗刷或冒领,金融机构规定必须要求本人亲自到现场领取。
小邓向工作人员解释了老人的情况,说他已经昏迷不醒,无法来到现场,而且这笔钱是急需用于救治老人的生命的。他希望金融机构能够通融一下,特事特办一下。
但是,工作人员却不为所动,坚持说这是规定,不能随意更改。小邓气愤不已,觉得金融机构太不讲理了。他回到村里,找到了村委会的负责人,拿到了自己和老人的亲属证明和户口本。
第二天,他又拿着这些证件来到了金融机构,希望能够说服工作人员放行。可是,他还是碰了一鼻子灰。工作人员依然拒绝了他的请求,说只有本人亲自来才能取钱。
小邓感到无奈和绝望。他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但是金融机构却不给他任何机会。他决定采取最后的手段:把老人抬到现场来。于是,在其他亲戚的帮助下,他用担架把躺在病床上的老邓抬到了金融机构的办事大厅。他大声喊着:“你们非要看见本人才行吗?好吧,我把本人给你们看!你们还不给钱吗?你们还想怎么样?”
这一幕引起了周围人的围观和议论。有些人同情小邓家的遭遇,觉得金融机构太过分了;有些人则指责小邓家太过激动和无理取闹,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正常运作。
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当班经理也被惊动了出来。他们试图安抚小邓家的情绪,并解释说这是为了保障客户的利益和安全,并非故意刁难。
但是小邓家并不买账,他们认为金融机构就是在故意刁难他们,拖延时间,不想给钱。他们要求金融机构不仅要给钱,还要给赔偿,否则就不让老人离开。他们觉得这是他们应得的权利,也是对老人的尊重。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有人发现老邓的情况不妙。原来,老邓在被抬到办事大厅后,就一直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呼吸急促,脸色苍白。有人建议小邓赶紧把老人送往医院,说不定还有救。但是小邓却置若罔闻,他只顾着跟工作人员争吵,要求赔偿。
有些好心人看不下去了,就悄悄地打了120急救电话。很快,救护车就来到了现场。医生检查了一下老邓的情况,发现他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医生告诉小邓,老人已经死亡了。
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打击了小邓家。他们一下子傻了眼,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他们以为老父亲只是中风而已,并没有危及生命。他们以为只要拿到钱就能救回老父亲的性命。他们以为自己是在为老父亲争取权益和尊严。但是现在,一切都晚了。
金融机构见状也十分紧张,担心事情会进一步恶化,赶紧报了警。民警到达现场了,立即安抚小邓以及家属的情绪,告知不要过于激动,并认真了听取了小邓的阐述,做好记录。 此时此刻,小邓已经从最初的愤怒情绪转为了悲痛,他接受不了老父亲已经离开人世的事实。 他以为只是中风,不会有严重的后果,但就是自己的固执,从此无法再与父亲相见。
棋兮
垃圾银行,垃圾制度
月下夜想曲
同类事件还少吗?普通市民悲愤而无助的情绪还不够吗?结果十多年下来了,还是得不到重视!
一意孤行
建议起诉银行,赔偿200万
用户93xxx00
你死了人家又有一笔钱入腰包,这就是事实
劝你躺平的都是小人
看似嘲讽银行,里里外外都是再说别的。
用户11xxx88
这些规章制度早就应该人性化了,别再死版硬套。否则银行逐渐倒闭。
夜郎山民 回复 09-03 16:41
和尚肥了哪管庙关门倒闭
Y-zxl
银行就想等这笔钱变成无主存款从而据为己有!
罗华
故事太假了
he
我听说金融机构因储户特殊情况,金融机构可以提供上门服务。不知是真是假
Jin23868
2023年9月1号的事?[得瑟]
永远平安
坚决打倒恶势力
用户11xxx57
全世界的银行也只有中国的银行,这很好[大笑][大笑]
認
把这家银行炸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