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有这样一位回族将领,他的名字叫马禄,因其卓越的战功而被毛主席赞誉为“抗日英雄”。
马禄(1895—1946),字福山,青海化隆人,早年参加马步青的军队,由传令兵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团长、旅长。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也有与红军的微妙关系,最终因与共产党的友好往来而被解除了军职。
1935年底,马禄率所部骑兵第1旅由河西开赴靖远一带防守,次年参与对红军西路军的堵截追杀。
在攻占倪家营子(今甘肃张掖境内)时,马禄俘获了红30军参谋长黄鹄显,但他并没有将这位红军将领交给上级,而是秘密放归了延安。
这一行为,显示了马禄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红军的尊重,也为他后来与共产党的友好关系埋下了伏笔。
然而,这一行为也为他带来了麻烦,他因此多次受到马步青的斥责。
1937年,马禄奉命率骑兵暂编第1师第2旅赴前线抗日。
在前线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多次与日伪军交战,取得了显著的战绩。1939年春,马禄以卓越的战功升任骑兵第2师师长,驻守锏川等地。在这一时期,马禄与八路军和平相处,不仅接济八路军粮草弹药,还热情接待了途经铜川回延安的中共高级将领。
1940年,马禄奉命开赴陕西绥德驻防。
途中,他与中共代表郭化若达成改道去绥道的协议,并最终向西安战区司令蒋鼎文请求取消开赴绥德的命令。
这一行为,体现了马禄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共产党的友好态度。
毛主席得知后,亲书“抗日英雄”的锦旗托人赠送给了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抗日功绩的认可,也是对他人格魅力的肯定。
然而,马禄与八路军的友好往来,引起了蒋介石不满。
抗战胜利后,马禄的军职被解除,回到了家乡。
1946年10月,马禄病逝于甘肃永登县四渠村。
马禄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追求和平的一生。
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以及对红军的友好态度,都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