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现在开车是越来越方便了,但你有没有想过,那些高科技的智能驾驶,真的能让你高枕无忧吗?
万一出了事儿,这责任到底算谁的?
最近,小米SU7在高速上撞车爆燃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
三个年轻的女大学生,就这么没了,真是让人心疼。
这事儿一出,网上各种说法就来了,有人说是智驾系统的问题,有人说是司机太依赖智驾。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但有一点大家是认同的,那就是智驾这玩意儿,可不能太信!
方向盘还是得自己握紧了才踏实。
这事儿也惊动了不少专家。
专家说了,智能“辅助”驾驶,重点是“辅助”俩字!
有些车企啊,宣传的时候光想着吹嘘“智能”,把安全性给忘了,这可不行!
车企不能光想着搞噱头,更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就像咱们买东西,图的就是个放心,车也一样,安全才是王道。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下安徽省公安厅了。
这回他们也介入调查了,要知道,这种事儿一般可不会惊动他们。
看来官方也是真重视了。
紧接着,安徽高速就立马行动,连夜换上了新的警示牌,提醒大家谨慎使用智驾系统。
这效率,杠杠的!
当然,这警示牌一出,也有人觉得是亡羊补牢,有点晚了。
不过话说回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嘛!
总比啥也不做好。
而且,这事儿也引起了连锁反应,不少地方的高速也开始跟进,纷纷挂上了类似的警示标语。
更有意思的是,有人开始琢磨起高速上的龙门架摄像头了。
平时这玩意儿就是抓拍违章的,现在能不能调取一下之前的录像,看看事故车辆经过的时候,司机是个啥状态?
车子有没有啥不对劲的地方?
说不定能帮上忙呢!
不得不说,这脑洞也是够大的。
说到智能驾驶,就不得不提一下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潮州特斯拉失控事件了。
这事儿到现在还没个定论,也是让人着急。
你说这智能汽车的数据,到底该怎么监管?
车企是不是应该更透明一些,配合调查?
再说说前段时间杭州湾环线高速嘉兴段的多车追尾事故,虽然跟智驾没啥直接关系,但也在提醒我们,高速路上开车,还是要集中注意力,保持安全车距。
毕竟,安全第一嘛!
现在有些新能源车,智驾系统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时候会误判,把静止的车辆当成移动的,或者识别不出交通标志。
这说明啥?
说明智驾技术还有待提高啊!
车企还得加把劲儿,把算法搞得更靠谱才行。
当然,政府部门也没闲着。
最近,交通运输部就发布了个《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就是要规范智能网联汽车的道路运输行为,明确各方责任。
这说明政府也在积极应对智能汽车带来的新挑战。
还有上海市消保委,也约谈了好几家车企,要求他们规范智能驾驶功能的宣传。
别光想着吹牛,得把话说清楚,让消费者明白智驾的局限性。
公安部也开始行动了,部署开展夏季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行动,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安全。
看来,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了交通管理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了。
话说回来,这智能驾驶,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提高效率,用不好就可能出事儿。
作为驾驶员,咱们还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别太依赖智驾。
毕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方向盘还是得自己握紧了才行。
以后啊,希望技术进步的同时,安全监管也能跟上,让咱们的出行更安全、更放心。
智能驾驶是好东西,但可别成了“智障”驾驶,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车轱辘滚滚向前,安全意识也得跟着升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