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消费巴士
北京一家商场里,毛戈平专柜的员工一边给顾客化妆、一边向她推荐商品。顾客的妆容随着员工刷子的起落发生变化,称自己为“专属美妆师”的员工讲解道,她用产品给顾客调整了骨相,“这是毛老师出的东西的特别之处”,“更符合东方美”。
在中国美妆界,化妆师毛戈平创立的同名品牌毛戈平是个特别的存在。它没有带着少女心的花里胡哨的包装,没有直播间面向家人或美眉“打骨折”的售价,有的是专柜员工力荐售价65g/780元的“鱼子酱面膜”,称“从功效来看并不算贵”。
4月8日,毛戈平正式向港交所提招股书,过去8年里,它曾3次冲刺A股失败。
肯定者称,毛戈平是国内少有的靠走高端路线杀出来的美妆企业。2021年-2023年,它的营收从15.77亿元增加到28.85亿元,净利润从3.31增加到6.64亿元,84%以上的毛利率更是秒杀一众国际美妆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毛戈平是国内市场十大高端美妆集团中唯一的中国公司,按2022年零售额计算排名第八。
但在质疑者看来,毛戈平不到1%的研发成本和超48%的销售及营销费用,让它更像是一个被名人效应带火的网红品牌。毛戈平的未来,也将在这双重身份里反反复复。
01 化妆师毛戈平,可以换头的男人
毛戈平在招股书中不止一次提到,它国产品牌的身份,在中国高端美妆市场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一同纳入对比的,还有其他高端美妆品牌早得多的创立年份。看上去,创立于2000年的毛戈平想讲个故事——一个被外资品牌长期垄断的市场,硬生生被它拉出一道口子。
这种底气源自创始人毛戈平自己。他1984年入行,凭借给刘晓庆在《武则天》剧中化妆而声名大噪。“换头术”成了毛戈平同名品牌最大的标签,也是它最大的溢价所在。人们寄希望于买了毛戈平的产品,就能拥有和专业大师一样的审美和手法,给自己改头换面。
毛戈平从各个方面经营着品牌高端形象。即使美妆线上化比例逐年走高,高端百货商店的专柜依然是它的主要销售渠道。截至23年底,它在全国有357个自营专柜,在中国市场国内外美妆品牌中排名第二,百货渠道销售占比超过50%。2003年,毛戈平在奢侈品大牌林立的上海港汇恒隆广场设立了第一个专柜,打响头炮;2020年,它推出“光韵”系列独家专供丝芙兰,用进入国际化高端美妆集合店的方式,再次强化自己的品牌定位。
与线下渠道相匹配的,是毛戈平旗下的2500名美妆顾问。在招股书中,他们被形容为“中国国内及国际美妆品牌中最大的专柜服务团队之一”。用足够的销售团队做一对一服务,不仅保证了购买体验,也能像文章开头描述的那样,突出毛戈平作为化妆师品牌的专业和高端程度。
为了把“高端”这碗饭吃透,做彩妆出生的毛戈平,正在迅速增加护肤产品线在业务中的比重。2021年-2023年,毛戈平的彩妆产品销售额从10.26亿增加到了16.22亿,在23年底占整体营收比56.2%,护肤产品的销售额则从4.68亿迅速增加到了11.59亿,占比从29.7%提升到40%。
毛戈平已经从客单价更高的护肤类产品里尝到了甜头,公司的334款彩妆产品贡献了56.2%的营收,但仅有的44款护肤产品,做到了40%的销售额。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的护肤品市场在2022年-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4%,高于彩妆市场的8.4%。看上去,毛戈平已经为更有增长前景的细分领域做好了准备。
02 若品牌毛戈平离开化妆师毛戈平
从美妆行业看,功成名就的化妆师推出同名品牌,俘获一批消费者,已经是被验证过很多遍的套路。
1909年,假发制作师兼化妆师Max Factor创立同名品牌(蜜丝佛陀),据说张爱玲拿到第一笔稿费的时候,就给自己买了一支蜜丝佛陀唇膏。1971年,日本第一位男性化妆师植村秀创立同名品牌,31年后,它成为了欧莱雅收购的第一个日本品牌。1984年,彩妆师兼摄影师Frank Toskan和开连锁美发店的Frank Angelo创立M·A·C,该品牌的“子弹头”口红流行至今。1991年,为诸多时尚杂志封面女郎化妆的Bobbi Brown创立同名品牌,1995年,该品牌被雅诗兰黛收购。1994年,法国彩妆大师Franxois Nars创立Nars,“深喉”“大白饼”等多款产品至今深受用户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