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龙在内黄:以青春热血谱写刑警赞歌

公信力量 2025-01-09 22:41:23

王晓龙,男,36岁,汉族,大学本科,

现任内黄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

是血肉之躯

也是铜墙铁壁

敢于冲锋陷阵

也甘于默默奉献

基层民警

一个与安全感紧密联系的称谓

一群与群众接触得最多

走的最近的人

他们长期扎根基层一线

用平凡的坚守

维护社会稳定

守护百姓安宁

聆听最美民警故事

体味至暖人间真情

“当警察就要当刑警,办案子就要办铁案。”这是内黄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王晓龙的人生信念与工作准则。善于钻研、踏实能干的他,迅速成长为一名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刑侦骨干、破案尖兵。

王晓龙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始终工作在基层一线,战斗在打击犯罪的最前沿。他认真钻研各项业务知识,分析研判先进技战法,自2021年从事刑侦工作后,他成功侦办了多起的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很大的案件,为群众追回损失100余万元。他主动作为、打破命案积案追逃瓶颈,成功抓获潜逃数十年命案积案嫌疑人4名,为全局打击刑事犯罪工作取得优异成绩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3次。

吃不得苦,就做不了警察;吃不得苦中苦,就做不了刑警。工作中的王晓龙勇于担当作为,甘于牺牲奉献,始终保持着一名刑警“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血本色。

2024年“豫筑平安”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王晓龙作为刑警大队一中队负责人,对历年命案积案逃犯进行重点梳理排查。他带领刑警大队一中队和追逃专班民辅警,主动出击,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先后抓获潜逃30年的命案犯罪嫌疑人2名,潜逃20年以上的命案犯罪嫌疑人4名。专项行动结束后,刑警一中队共抓获各类网上逃犯30余名,破案20余起,有效提升了全县公安机关的打击质效。

“命案必破”是公安机关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数十年未侦破的命案积案,放在一代又一代内黄刑侦人的案头,也放在他们心上。随着刑侦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追捕命案积案逃犯工作迎来了曙光。

2024年以来,王晓龙主动作为,将追捕命案积案逃犯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全面梳理全县命案积案线索,充分利用刑侦新科技,先后将潜逃30年之久的命案犯罪嫌疑人吕某和潜逃24年的命案犯罪嫌疑人胡某抓获。

2024年10月1日中午,王晓龙通过工作再次发现内黄籍命案嫌疑人胡某可能在云南省昆明市境内的线索。他立即组织精干力量成立抓捕小组,循线追踪。10月1日傍晚,抓捕小组连夜开展走访工作,当走访到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一个招待所附近电车充电棚时,了解到这里居住着一名50多岁的外地男子,在这生活了十几年,从未回过老家。王晓龙感觉这名外地男子很有可能就是抓捕对象胡某,决定连夜开展抓捕工作。晚上10时许,嫌疑人胡某骑着电动自行车返回招待所附近电车充电棚,守候了半夜的抓捕民辅警立刻将嫌疑对象抓获。

正义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王晓龙凭借着对公安工作的执着和坚韧,就像一把“利剑”一样,千里缉凶、将潜逃数十年的犯罪嫌疑人追捕归案,为冤死数十年的被害人讨回了公道,他用忠诚担当捍卫着公平正义,践行着新时代公安民警的职责和使命。

“每次看到受害人感动的笑脸,听到群众声声致谢,我就会有一种职业荣誉感。身穿藏蓝,肩负责任,群众满意了,我们人民警察的工作就做到位了!”王晓龙认为,办案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抓捕罪犯,而是为了回应群众的期盼,让他们在每一件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他始终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将破案与挽损并重,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的利益。

2024年国庆节期间,王晓龙在值班时接到居民孙先生报警称,被他人诱导进行网络投资理财诈骗40余万元。王晓龙立即对涉案的4个账户先行止付,又抓紧询问受害人孙先生具体情况,对涉案资金流向进行详细研判,并对涉案账户依法采取查封、冻结措施。经过两天时间的不懈努力,成功冻结涉案账户资金9万元,并依法返还给孙先生。

随着对该案件的进一步侦查,犯罪嫌疑人何某某等人被陆续抓获到案。截至目前,该案件已经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为被害人孙先生挽回损失20多万元,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0 阅读:2
公信力量

公信力量

做有价值的信息,增强社会公信力,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