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内容将在NBC至少再播十年

章子淳啊 2025-03-15 11:36:08

NBC和奥运会的故事真是说来话长啊,从1964年就开始了,一晃都快60年了,真不知道这两个老朋友还能继续多久。不过看这次新签的合同,好像还能再玩20年,真是够长的。

NBC跟奥运会这段缘分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好像是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的吧。那时候NBC还是个小字辈,谁能想到后来能成为奥运会在美商呢。这么多年下来,NBC已经转播了19届奥运会了,而且有13届是连着来的,这份执着劲儿真是没谁了。要说NBC是怎么成为奥运会的,可能跟它的财大气粗有关系吧。每次转播权竞标,NBC总是出价最高的那个,国际奥委会肯定喜欢这样的金主爸爸啊。不过话说回来,NBC在转播技术和节目制作上确实也下了不少功夫,观众体验做得不错,这也是它能一直霸占转播权的原因之一吧。

NBC和奥运会这对老搭档真是越来越离不开对方了。NBC靠着奥运会吸引了大量观众,提高了收视率,还能借机推广自家的流媒体平台Peacock。国际奥委会呢,也能从NBC这里拿到一大笔转播费,还能借助NBC的影响力在美国市场推广奥运会。这种双赢的局面,谁不喜欢呢不过也有人说,这种长期的独家转播权可能会限制其他平台的创新,影响观众的选择权。这话也有道理,但是商业就是商业,谁出价高谁就能拿到权利,这也没啥好说的。

这次NBC跟国际奥委会签的新协议,据说价值30亿美元,覆盖2033-2036年的奥运周期。30亿美元啊,这可不是小数目,NBC到底买到了啥首先肯定是独家转播权了,包括电视、网络、移动设备等各种平台的转播权。然后可能还包括一些衍生内容的制作权,比如奥运会相关的纪录片、专题节目之类的。再就是一些广告权益吧,毕竟奥运会的广告价值可不低。不过具体的协议细节外人也不太清楚,这些大公司签合同都保密得很,咱们也只能猜测了。

说到这个30亿美元的价格,其实也反映了体育IP在数字时代的巨大价值。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传统电视台想吸引观众越来越难。但是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还是能吸引大量观众的注意力的。所以各大媒体公司才会不惜重金争夺转播权。不过这么高的转播费,NBC肯定也是要想办法赚回来的。可能会通过提高广告费,或者增加付费内容来平衡成本。这样一来,可能会影响到一些中小企业参与奥运营销的机会,也可能会增加观众的观赛成本。这就是商业的逻辑吧,有得必有失。

说起NBC的奥运转播,就不能不提它的流媒体平台Peacock了。这个平台在去年的巴黎奥运会期间可是大放异彩啊。他们推出了多视角直播和黄金地带这些新功能,观众反响挺不错的。多视角直播让观众可以自己选择想看的角度,感觉更有参与感。黄金地带呢,就是把各个项目的精彩时刻集中起来,让观众不用熬夜也能看到最精彩的部分。这些创新确实挺吸引人的,难怪Peacock的用户数在奥运会期间增长了33%。

不过NBC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是,怎么平衡传统电视和流媒体这两个平台。毕竟还是有不少观众习惯看电视的,特别是一些年长的观众。但是年轻人更喜欢用手机看直播,随时随地都能看。NBC要想两头都兼顾,还真不是个容易的事。可能以后会根据不同的项目和时段,在电视和流媒体上做一些区分吧。比如一些传统热门项目在电视上直播,一些小众项目在流媒体上直播,这样可能更容易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NBC拿到奥运会的独家转播权,对它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对观众来说,可能就不那么美好了。因为观众的选择权被限制了,想看奥运会就只能看NBC的转播。如果NBC的转播质量不好,或者收费太高,观众也没有其他选择。这种情况在一些国家已经引起了争议。比如在英国,BBC就不再独家转播奥运会了,而是和其他商业电视台共享转播权。这样做的好处是,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各个平台之间也会有良性竞争,可能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不过话说回来,独家转播权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因为只有一家公司转播,它就会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做好这件事。比如NBC就在技术创新和内容制作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如果转播权分散给多家公司,每家公司的投入可能就会减少,反而可能影响观众的观赛体验。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可能需要在独家转播和多家转播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吧。

说到奥运会转播的未来,VR和AR技术肯定是个热门话题。想象一下,戴上VR眼镜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奥运会现场的氛围,或者通过AR技术在客厅里看3D全息的比赛画面,是不是很酷其实NBC已经在尝试这些技术了。在上届奥运会期间,他们就提供了一些VR直播内容,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已经让人看到了未来的可能性。不过VR/AR技术在奥运转播中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设备成本高,普及率低,还有就是内容制作的难度大,需要专门的团队和技术。

除了VR/AR,社交媒体互动也是未来奥运转播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在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已经习惯了边看比赛边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评论,跟其他人互动。NBC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在直播中加入社交媒体评论,或者邀请运动员在社交媒体上与粉丝互动。这种互动性强的观赛体验,可能会成为未来奥运转播的一个重要特点。不过这也给转播商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如何处理实时的大量信息,如何保证互动内容的质量等。

说到奥运会的未来,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年轻观众。现在的年轻人娱乐方式那么多,还会对奥运会感兴趣吗这个问题NBC肯定也在思考。从数据上看,年轻观众的奥运会收视率确实在下降。但是这可能不完全是因为他们对奥运会不感兴趣,而是因为他们的观看方式变了。年轻人更喜欢用手机看短视频,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关注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所以NBC现在也在尝试一些新的内容形式,比如制作一些奥运会相关的短视频,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做一些有趣的互动活动。

另外,奥运会在美国还面临着其他体育赛事的挑战。比如NFL、NBA这些职业联赛在美国的影响力很大,而且全年都有比赛,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广告商。相比之下,奥运会四年才举办一次,要保持长期的吸引力确实不容易。NBC可能需要在奥运会之外的时间里,也持续制作一些奥运相关的内容,保持观众的兴趣。比如可以做一些运动员的纪录片,或者举办一些奥运主题的活动。总之,要让奥运会不仅仅是四年一次的盛会,而是一个持续存在的文化符号。

NBC花了这么多钱买转播权,肯定是要想办法赚回来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广告费了。奥运会期间的广告时段本来就很贵,现在可能会更贵。这样一来,可能就只有一些大公司才负担得起奥运会的广告费了。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参与奥运营销的门槛就更高了。这可能会影响到奥运会广告的多样性,也可能会影响到一些新兴品牌通过奥运会打开知名度的机会。

另外,高额的转播费最终可能会转嫁到观众身上。比如NBC可能会增加一些付费内容,或者提高Peacock的订阅费。这样一来,观众看奥运会的成本就会增加。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来说,可能就会放弃观看一些付费内容。这样可能会影响到奥运会的普及度和影响力。不过话说回来,制作高质量的转播内容确实需要大量的投入,观众付出一定的费用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保证转播质量,又不会让观众负担太重。

NBC的奥运转播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算是比较独特的了。很多国家都是由公共广播公司来转播奥运会的,比如英国的BBC、日本的NHK。这些公共广播公司通常不以盈利为目的,更注重奥运会的公共属性。相比之下,NBC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它的运作模式更加市场化。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业投资,推动技术创新。但缺点是可能会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忽视了一些小众项目或者公共利益。

对于中国来说,NBC的经验可能有一些借鉴意义。比如在技术创新方面,NBC在VR/AR、多视角直播等方面的尝试,都值得学习。再比如如何平衡传统电视和新媒体平台,如何吸引年轻观众,这些都是中国体育转播面临的问题。不过中国的国情和美国不同,不能完全照搬NBC的模式。可能需要在商业化和公共服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体育传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比如如何处理不同时区的问题,如何满足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需求,如何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时实现全球化传播。这些问题都需要各国的转播商共同探讨和解决。也许未来会出现一种更加国际化、多元化的奥运转播模式,既能满足全球观众的需求,又能保留各国的文化特色。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