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亲华派要打翻身仗,马科斯开始最后反扑,美国提前送上毒计

杨煜祺侃国际 2025-04-29 21:07:00

如今的菲律宾政局正在急速恶化,尤其在中期选举临近之际,马科斯政府面对急剧下滑的民意支持,终于撕下伪装,开始了毫无底线的政治反扑。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一只熟悉的黑手美国,早已为马科斯量身定制了“毒计”,旨在操纵菲律宾未来数年的政治走向。

在民意、选情、政局全面不利的情况下,马科斯政府选择了向中国泼脏水,炮制所谓“中国干涉菲律宾选举”的荒谬指控。

如今的马科斯急于翻盘,已顾不得后果,一场配合美国、打压反对派、挑动民族情绪的大戏正拉开序幕。

1.马科斯成了急先锋

马科斯近期对中国的种种指控,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早有铺垫。

早在数月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高级官员就已经在公开场合,刻意炒作所谓“中国网络水军影响菲律宾舆论”的谣言。

通过参议院听证会这种带有官方背书的方式,制造出一种“铁证如山”的错觉。

紧接着,菲律宾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情报协调局等机构开始积极配合,马拉亚、阿塞迪洛等高官轮番出场,编造出“中国代理人渗透菲律宾社会”的耸人听闻的故事。

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托伦蒂诺更是搬出了一份“秘密文件”,声称能证明中国大使馆雇佣网络水军。

这份文件的来源、真实性无人追问,但在马科斯政府精心控制的舆论环境中,这种“只需指控、无需证据”的戏码却足以引发全国范围的反华情绪。

可以说,这套操作是美国一手策划、马科斯心领神会、菲律宾政府配合演出的三重奏,其真实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中期选举前,制造“外部威胁”,将公众注意力从马科斯政府自身的失败转移出去,同时打击所有与中国保持正常沟通的政治势力。

2. 马科斯濒临跛脚,狗急跳墙

为什么马科斯如此迫不及待、不惜自降国格地搞这套丑剧?原因很简单,他已经濒临失势。

根据菲律宾权威民调机构Pulse Asia的数据,今年2月至3月短短一个月内,马科斯的支持率从42%暴跌到25%,而他的不信任率则从32%飙升至53%。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马科斯已经丧失了全国范围内的大众信任,成为了一个政治“高危资产”。

与之对比鲜明的是,杜特尔特家族的势力强势崛起。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支持率一路飙升,从52%上升到59%,遥遥领先于马科斯。

更关键的是,杜特尔特家族本身拥有深厚的地方政治网络,尤其在南部民众中威信极高。

如果中期选举形势继续这样发展,很可能出现一个局面,杜特尔特家族支持的阵营掌控参议院,马科斯成为一个实质性的“跛脚总统”。

这对马科斯个人而言无异于灾难,而对美国来说同样是坏消息。因为杜特尔特家族一贯倾向中立甚至亲华,而不是简单充当美国的代理人。

眼看败局将至,马科斯选择了最原始、最极端的自救策略——转移矛盾,挑起民族情绪。

对他来说,不管代价多大,只要能保住权力,哪怕出卖国家尊严、破坏中菲关系,也在所不惜。

于是我们看到,马科斯以总统之尊,亲自下令对所谓“中国干预选举”展开调查。而这场荒唐的调查既无事实基础,也无法律程序,全凭一腔政治私欲驱动。

3. 打击亲华派,马科斯为自己和美国双重服务

马科斯掀起的这场“反华运动”,不仅是为了自保,更是一次对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围剿。

要知道,杜特尔特时期,中菲关系曾一度迎来黄金时代,南海争端得到有效管控,双方在经济、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杜特尔特本人甚至公开表示,不愿意让菲律宾成为美国与中国冲突的“炮灰”。

这种政策理念与当前马科斯政府的全面亲美、主动挑衅中国的外交路线形成鲜明对比。

为了打击杜特尔特家族,马科斯政府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渲染“杜特尔特过于亲华”的说法,甚至有人放话称,“莎拉从未在公开场合提及南海问题”,暗示其“背叛国家利益”。

这种无底线的抹黑,只是为了在选民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削弱杜特尔特家族的民意基础。

而今,借着所谓“中国干预选举”的闹剧,马科斯有了更好的借口:任何与中国有来往、持中立立场的政治人物,都可以被扣上“卖国”的帽子。

菲律宾国内的亲华派人士正遭遇一场规模空前的清洗,而背后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美国。

美国通过这种手段,彻底掌控菲律宾的未来政治走向,让菲律宾继续在南海为美国利益火中取栗。

这场政治操作的毒辣程度,不亚于冷战时期的麦卡锡主义:只要你不够反华,只要你不够亲美,就可以随意被打成“外国代理人”。

小结

马科斯的这场“最后反扑”,是绝望者的疯狂,也是菲律宾主权沉沦的悲哀。

对中国来说,必须高度警惕、精准反制,只有在必要时给予足够有力的反击,才能让那些一味亲美、甘当棋子的政客真正意识到,背叛民族利益的代价,远比他们想象得要沉重得多。

0 阅读:5
杨煜祺侃国际

杨煜祺侃国际

保持锋利,但也不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