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经是川东三线建设的大厂,如今是重庆“最美”大学!

三维地理图书 2024-04-19 23:26:13

上个世纪50,60年代,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从1964年开始,在我国内地地区展开了以备战备荒为目的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电力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这就是三线建设,三线建设的地理范围包括整个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其核心范围在西北地区(包括现在的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和西南地区(包括现在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一带。

“三线”,一个很多年轻人听起来十分陌生的名词,但在新中国建设的历史上,却是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在川东地区的华蓥山上就有很多的三线建设工厂,国营华川机械厂,这座位于重庆合川草街大山上的三线厂就是其中之一,高峰时期厂区有上万人工作居住生活。

曾经的国营华川机械厂具体位置在棣属于草街的大庙村,这里处于华蓥山深处的一小块平地,其生产的产品主要为枪炮弹药提供重要的配套部件。在厂区外围有完整的生活和社会配套设施,俨然一个独立的小社会。

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国家对大部分三线企业作出了搬迁调整的决定,华川机械厂从重庆合川搬迁至成都十陵,即今天的四川华川工业有限公司和成都华川电装有限公司。

华川机械厂从重庆搬走后,这里依托老旧的厂区厂房引进了孵化于西南大学的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厂房被改建为教学楼,曾经的家属区被改建为教职工和学生住宅楼。

重庆高等教育体系发达,大小院校超过70所,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在整个西南片区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虽然这里的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仅仅是一个民办院校,但处于大山深处的她,在原华川机械厂的厂区内,古朴典雅,绿树成荫,仿佛就是一幅画,其校区环境完全超过市内闹市区的其他院校。

校区内原华川机械厂旧址的部分建筑如礼堂,学校,家属楼,厂区及部分社会配套设施基本保存完好,沧桑的建筑无言的诉说着三线建设那一段尘封的往事。

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川东地区还有很多的三线大厂搬迁到了成都,她们从川东平行岭谷,走过川中丘陵,去到了川西坝子。华蓥山就像母亲注视着自己曾经抚育的孩子那样,默默的看着她们奔赴远方。

三线建设是一场出于国防军事背景的区域工业化过程,在1964到1980年之间,几百万的工人、干部、知识分子、以及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在时代口号的号召下,他们奔赴西南的深山老林,努力工作,积极作为,从而大大改变了西南地区工业经济落后的面貌。

0 阅读:0
三维地理图书

三维地理图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