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安徽太湖出土楚国蚁鼻钱,考古队操作不当致大部分钱币受损

大李说车丫 2023-04-05 12:42:08

蚁鼻钱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流通货币,因其形象如蚁鼻而得名,形状为凸面椭圆型,似海贝,正面有钱文。楚国因地处长江流域,远离中原地区,所以才产生这种形制怪异的货币。安徽太湖地处在当时为楚国属地,历史上曾多次出土蚁鼻钱,而2008年这次出土的蚁鼻钱,却让人格外痛心。

2008年4月中下旬,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小池镇的村民在自家田地耕作时,发现泥土中有散货的陶罐碎片,经过挖掘发现了几个绳纹陶罐,罐内都装满了一些画有“鬼脸”的铜块。

当地文物部门得到消息后迅速行动,经研究发现这些“鬼脸”铜块是楚国的蚁鼻钱,这次出土蚁鼻钱总重60斤,有6000多枚,经确认,面文全为“各六朱”。考古人员表示,这批蚁鼻钱主要特点就是形体较大,重量大多数在3克以上,铸造较为工整,由于都是罐藏未流通,钱文非常清晰,币体表面生有一层薄薄的青绿锈,属于非常难得的罐装坑口好货。

可惜的是这批蚁鼻钱被带回当地文物部门后,考古人员缺乏古钱清理保护知识,将蚁鼻钱用酸进行清洗除锈,强大的酸性使蚁鼻钱漂亮的美锈外衣面目全非,对币体也产生了严重腐蚀,仅留下数枚未清洗的样品还保持原样。

太湖一次性出土的6000余枚蚁鼻钱,且全是大样,在全国都是非常罕见的,考古人员分析当地在春秋战国时曾是一座楚国的铸钱厂。但这些保存了两千多年的蚁鼻钱却因考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大部分都被损坏,着实让人痛心。

0 阅读:11
大李说车丫

大李说车丫

花五分钟,了解不同的车观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