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喜报”去哪里了?当电商神话变成了消费陷阱

大道至安 2024-11-15 10:04:22

双十一都结束三天了,为什么各大平台的“喜报”数据还没发出来?其实数据肯定会公布,只是不像以往那样大张旗鼓了。这是为什么?简单说,资本不愿意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什么意思呢?

双十一最初作为电商向实体零售挑战的标志性活动,本质上是为了在行业淡季制造一个消费节日,拉动供需,给消费者一个“非买不可”的理由,所以需要大规模的造势。

过去为什么要发“喜报”?第一,是给消费者看的,利用从众心理,培养平台购物习惯,抢占用户;第二,是给商家看的,通过销售数据营造“加入就能赚钱”的假象,吸引商家继续投入;第三,是给资本市场看的,数据越亮眼,故事越动听,越容易吸引投资和融资。

那为什么现在不宣传了呢?首先,各大电商平台已经深入人心,像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在用户心中早有明确定位,用户存量大,但增量少,新客户已经很难抢占了。其次,互联网经济的“二八效应”越来越明显,流量被头部商家垄断,小商家难以盈利。大品牌根本不在乎宣传,小品牌也离不开平台,宣传的必要性降低了。第三,如今的电商平台早已不是初创公司,电商行业也不再是新兴行业,融资需求没那么强烈。因此,花费大量资源做喜报宣传,效果已然有限。

可能有人会说,“再怎么说,宣传总比不宣传好吧?”其实并非如此。过去的喜报数据简单明了:销售额、成交量,白花花的银子看得见。而现在的喜报呢?则显得遮遮掩掩,数据往往含糊不清。例如,某东2024年双十一的“战报”写着:购物用户同比增长超20%,活动时长同比延长3.3%,直播订单增长3.8倍,超过17000个品牌成交额增长5倍,3万多中小商家成交额增长超2倍,但这些数据里,具体的销售额和单价却只字未提。

这样一来,这些数据还有什么意义呢?举个例子,如果你问孩子考试成绩如何,孩子却答:“这次考试,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正确率100%,卷面整洁度同比提升30%,语文选择题正确率提高30%,数学填空题得分增长20%,英语作文得分提升40%。”但就是不告诉你总分和排名。这种情况下,你自然也会明白,所谓的“数据”公布,和不公布没什么两样。

那么,双十一的数据为什么不行了呢?因为他们把双十一“玩死了”。其实,在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电商现在只不过是在重演实体商场的老路。过去,商场每逢节日都会搞促销,意图吸引消费,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价格虚高,打折多是明降暗涨。

双十一的活动也往往如此。如果优惠活动过于复杂繁琐,初衷就不再是“优惠”,而是消耗用户时间和精力,制造“沉没成本”,让消费者误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如今,实体商场在电商的冲击下已经日渐没落,而电商平台也在直播带货的冲击下陷入困境。持续了15年的双十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也逐渐回归为普通的购物节了。

但这并不是最核心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双十一越火爆,就越容易走向衰落。为什么大家需要双十一?本质上是因为人们在购物时总希望“省钱”。但现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自己陷入了消费陷阱,在不需要的东西上花了太多冤枉钱,消费行为因此发生了转变。过去,大家花钱时想着怎么省钱,现在则是通过“不花钱”来省钱。

然而,“躺平”不可能“躺赢”,省钱也无法带来更高的收入。在低欲望社会下,更需要增强对未来的信心。只有当人们愿意把钱花出去,经济才能流动起来,收入才能增加,消费意愿才会回升。到那时,购物节才能重新变成真正的狂欢节。

0 阅读:8

大道至安

简介: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