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亿的巨雷,投资人或许一分钱都要不回来了,细节全曝光

东山再临 2024-06-07 03:07:56

这绝对比电视剧还精彩啊,去年12月,海银,这个财富管理规模第三的公司,一夜之间传出暴雷,当时很多投资者还是抱有一丝希望的,认为可能只是底层资产出了问题,等清算的时候,起码还能回一点血,一直到最近,证券时报的记者调查2个多月,把细节公布出来了,底层资产是假的,可能一分钱都要不回来了。

首先海银的存量规模还有700多亿,但是呢,全都是违规的,这些产品都在“伪金交所”进行登记备案的,这些金交所,其实就是给财富管理公司做通道的,法律关系不清晰,没有明确的监管,也没有风险控制,而且还被监管部门定性为非法金融,(关于金交所,大家可以看这一篇:一个时代的落幕),所以光从这一点来看,那700个亿都很难要回来了。

更离谱的是,这些产品在募集时存在双层嵌套资金池,所谓的底层资产全是垃圾,大部分甚至是捏造的,而且募集的大部分资金去向不明。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资金池和嵌套资金池,

一个信托计划正常情况下,募集到的钱只会投向固定项目,项目暴雷了也只影响这个计划的钱,计划和计划之间是隔离的,很难直接危害到整个公司。

但是有的公司不老实啊,把不同计划募集的资金全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蓄水池,最终从池中流出的任何一笔资金,已经不能区分是流入时的哪一笔了,这个就叫资金池。

海银无疑就是那个不老实的公司,把计划募集到的钱全混到一起用,他们大部分的产品明面上是债权计划,资金用途是用于放贷的,底层资产全是“应收账款”,但这些看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根本追踪不到钱真正的流向,比如说之前的房地产很好,可能投进了房地产,或者说,有一个科技项目,海银很想投,但是没有钱,就拿债券计划的钱去做风险投资。

如果这些项目暴雷了,再拿其他计划的钱,来给这个项目还本付息,所有计划共用一个资金池,这种玩法在没有暴雷的时候,相当于是无限放大杠杆,一旦暴雷就是所有计划一起引爆,之前中植就是死在了这种资金池项目上。但是中植的定性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海银就更离谱一些,比中植的性质严重100倍,属于是赤裸裸的集资诈骗,因为海银的资金池还嵌了套。什么意思呢?海银在产品发行环节筹到第一层资金池后,再通过某些手段,把这些钱包装成资产转到B公司上,B公司再以此作为底层资产,再筹建第二层资金池,以此类推,一层套一层。跟大家理一下海银的完整操作,先是用22家空壳公司,开设了49个募资账户,用来接收投资人的打款,49个账户对应465只理财产品,平均超过9个产品共用一个募资账户,这就完成了一个普通的资金池 。完成第一步之后,又把募到的资金,通过层层包装成13家SPV公司的 “应收账款”,这批公司以此作为底层资产,再进行募资,最后再通过海银进行售卖,但这些SPV公司也全都是空壳公司,注册地址要么就是在居民楼里,要么就是不到2平方的共享办公室,小到只能放下一张桌子一张椅子,有些甚至连地址都是假的,去到根本找不到这家公司。

那这些SPV公司呢,名义上把钱借给了很多的优质项目,但记者真的拿着这些借款合同,一个一个上门去问的时候,发现要么是帮忙走账的,钱到账没几天就转回给指定的公司了,要么是连自己借钱了都不知道,合同完全就是伪造的,又或者呢,是曾经签过意向融资的合同,但是后来钱根本没到账,所以合同早就已经作废了,也就是说,海银底层的资产基本都是假的。

下面这张是记者整理的海银操作结构图,看着是不是都眼花缭乱的,这22家发行人加上13家SPV公司,跟海银本身是没有股权关联的,所以海银是在销售“第三方”发行的理财产品,是完全合规的。

最后,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其他的先不说,就第一个资金池的那个底层资产是“应收账款”,就很容易看出问题了,为什么还会有人买这些产品,其实也不难理解,海银的这些产品,给的利率高达8%-15%,这些人一看,觉得底层资产是债,既安全收益又高,就一股脑就往里冲了,没想到最后血本无归。所以,还是给大家提个醒吧,任何超越常识的高收益低风险的产品,在不清醒的时候,都要给自己两巴掌。

0 阅读:21

东山再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