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千阳县:航拍燕伋望鲁台遗址

关中拍客 2024-03-06 14:53:33

在宝鸡市千阳县城西关,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土台,被称为“燕伋望鲁台”。相传,孔子徒弟燕伋回到家乡千阳后,经常思念孔子,登高远望鲁国。为了能够看得更远,他用衣襟撩土垫足,逐渐形成这座土台——

2012年6月6日傍晚,从甘肃返回陕西途中,路过千阳县的时候,我登上燕伋望鲁台,清风拂面,凉爽舒适。2024年2月12日傍晚,离开陇县以后,路过千阳县时,赶在天黑之前,我再次来到燕伋望鲁台,使用自己的无人机对这里进行航拍。

无人机从路边的广场上升起,飞过一层层的台阶,来到望鲁台的上方。随后,环绕望鲁台飞行一圈儿,周围广阔的田园风光和喧闹的城市面貌一览无余。如今,这里新建起燕伋文化广场,中间竖立着燕伋手捧竹简的雕塑,背后的墙壁上写满各种字体的“师”字。

在台阶的上方,坐落着燕伋祠,包括大门和享堂,乃供奉燕伋牌位和介绍燕伋生平事迹的地方。目前,这里还是论语经典研学区,成为大家学习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

燕伋(公元前541—前476年),字子思,七十二贤之一。他是千阳燕家山(今千阳县水沟镇水沟村)人,一生三赴鲁国从师孔子。归乡以后,设教十八年,积极传授孔子的学说,为西北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明代,他被追称为“先贤燕子”。

在燕伋祠的后方,便是望鲁台遗址,被誉为“中华尊师第一台”。此台的外观呈覆斗形状,平面呈正方形,表面覆盖青草,高度约11米,边长约20米。

在望鲁台南北两侧,均有楼梯直达顶部,凭栏而望,视野开阔。但是,显而易见,根本望不到鲁国,此台和燕伋可能没有任何关系,单凭一人之力根本无法修建这么大的夯土台。根据这座台子的外观判断,这里应该是一座古代的建筑台基或者墓葬封土。

1954年和1988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先后两次在望鲁台周围进行考古调查,发现暴露出来的白灰建筑面和灰坑,采集到大量新石器时代的各类陶片,面积约1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约2米。

这里位于千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背山面水,土质肥沃。远古时期,这里是先民理想的繁衍生息之地,气候温和,草丰林茂。2003年9月24日,作为新石器时代至商代的重要遗址,望鲁台遗址被公布为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1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