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标签: 房屋买卖

表弟在中介所上班,昨天他问我要不要买房,现在有一套房子白菜价,原来100万,因为

表弟在中介所上班,昨天他问我要不要买房,现在有一套房子白菜价,原来100万,因为房主急周转,所以只要80万全款。房子有130多平方,三房两厅两卫,还是学区房,交通很便利。还说我正好家有两个儿子,以后两套房是必需的。饭桌上我把细节一说,老婆筷子往碗沿一磕:"天上能掉馅饼?阿杰那中介公司靠谱不?前阵子新闻还说有中介卷钱跑路呢。"我心里也打鼓,表弟在中介干了两年,平时油嘴滑舌,但这次说得有板有眼:"房主急周转,必须全款,房产证他都看过了,就在咱小学旁边,以后老大上初中正好用。""正好用?"老婆擦了擦手,从抽屉翻出存折本,"咱手里就30万,剩下50万去哪凑?借遍亲戚?到时候还不上,亲戚都做不成!"她顿了顿,压低声音:"你记不记得去年张姐家买房,也是急售低价,结果房产证被抵押了,官司打了大半年。"我扒拉着饭没滋味,阿杰的话在脑子里转:"哥你俩儿子,以后不得一人一套房?现在不买,再过两年房价又涨了。"老婆像是看穿我心思,冷笑一声:"他咋不给自己爸妈买?还有,交通便利?那小区我路过,旁边就是高架桥,晚上睡觉不得吵死?学区房是不是真的,得去教育局查,别是中介随口编的。"半夜我俩躺床上翻来覆去,老婆突然坐起来:"明天咱先去看房产证原件,再找懂行的朋友看看房子有没有问题,漏水、抵押、产权纠纷,一样都不能少。全款买房风险多大,要是房主拿了钱跑路,咱上哪哭去?"我点点头,她又叹了口气:"其实我也想给孩子囤房,可这钱要是砸进去收不回来,一家老小喝西北风?"第二天我按老婆说的,先找了做律师的同学咨询,他一听就皱眉:"急售低价房十有八九有坑,尤其是全款,必须走资金监管,不然钱给了房没过户,房主拿你的钱还了别的债,你哭都没地儿哭。"接着我俩去了教育局,查完才发现,那小区划片的初中去年就从重点变成了普通学校,中介说的"学区房"根本是旧黄历。下午我给表弟打电话,他支支吾吾半天承认:"哥,我也是听上头说的,房主确实急用钱,但房子临街吵,学区也变了,不过价格真便宜啊......"我挂了电话跟老婆对视一眼,她正给老大削苹果,慢悠悠说:"你看,天上掉的不是馅饼,是陷阱。咱没那捡便宜的命,就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买房是大事,急不得。"现在想想都后怕,要不是老婆多留了个心眼,差点就被"白菜价"冲昏了头。普通家庭买房,哪有那么多捡漏的好事?尤其是中介嘴里的"急售",十有八九藏着你看不见的坑。后来我们才知道,那套房子因为产权有纠纷,房主急着脱手,要不是老婆坚持查到底,现在麻烦的就是我们了。都说为了孩子得囤房,但比起给他们留套房,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时候都别被"便宜"迷了眼。普通人过日子,守好本分,稳当比啥都强。
都说今年钱难挣,生意不好做,经济下行。你发现没有,今年的房价不涨反而跌了,名酒也

都说今年钱难挣,生意不好做,经济下行。你发现没有,今年的房价不涨反而跌了,名酒也

都说今年钱难挣,生意不好做,经济下行。你发现没有,今年的房价不涨反而跌了,名酒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大肉每斤才11元,鸡蛋跌到每斤3.8元左右,西瓜每斤1元,我们这里由于天旱的原因,蔬菜价格感觉有点高,豆角每斤4元,黄瓜每斤2.5元,西红柿每斤3元。烟的价格在持续上涨,10以下的烟几乎没有了,软延安烟由每盒9元涨到10元以上了。这种价格走势好,购房的压力减轻了,酒降烟升,以后就少抽烟或者把烟戒掉,省下点钱还房贷或买酒喝,你说好不好!
今天中介又打来电话,问房子还卖吗,我苦笑不得,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115平米的房

今天中介又打来电话,问房子还卖吗,我苦笑不得,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115平米的房

今天中介又打来电话,问房子还卖吗,我苦笑不得,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115平米的房子,19年120万没舍得卖,那会儿总觉得房价还能涨,想着再等等说不定能多赚点。谁承想这一等,市场跟坐过山车似的,现在再听中介报出的价格,心里头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挂了电话盯着阳台外的梧桐树发呆,叶子绿了又黄,一晃六年就这么过去了。记得19年冬天那个中介小哥说话总带点小跑,羽绒服拉链没拉严,哈着白气在客厅比划:“姐您看这户型多周正,南北通透,隔壁单元同户型上周刚卖125万,您这价挂出去准抢手。”当时我正擦着飘窗上的绿萝叶子,心里头盘算着孩子上初中要不要换个学区房,可又觉得这房子住顺了手,墙皮上还留着孩子画的歪歪扭扭的身高线。转年开春疫情就来了,小区门口搭起蓝色帐篷那会儿,我还跟邻居在楼下聊天,说这房价说不定得跌,结果中介隔三差五打电话说“刚需购房不受影响”,听得人耳朵起茧。后来看着新闻里各地出台政策,心里头又开始打鼓,想着要不赶紧出手吧,可等挂出130万的价格,中介却总说“客户嫌楼层高”“装修得翻新”,一来二去就拖到了2022年。去年夏天小区对面新修的商场开业,想着配套上来了房价该涨了吧,特意找了两家不同的中介评估。一个说“现在市场冷静,115万算良心价”,另一个更直接:“姐您这房要是急卖,110万我这边有客户能谈。”当时气得我挂了电话就翻出19年的购房合同,瞅着上面的数字直犯愣——当年付首付时手心冒汗的劲儿还在眼前,怎么转眼就成了烫手山芋?前几天遇见三楼的王姐,她去年年底108万卖了跟我同户型的房子,说是给儿子凑婚房首付。“再不卖更不值钱了”,她拎着菜篮子叹着气,“当初我跟你一样想着等涨价,谁知道等来等去,房贷还没还完呢,房价先跌回五年前了。”这话听得我心里发沉,晚上特意翻出这几年的银行流水,光是利息就还了快二十万,算下来现在卖简直是割肉。可话又说回来,不卖吧,每个月六千多的房贷像块石头压着,孩子马上要上大学,哪哪儿都得用钱。上周中介发来视频,说带客户看了房,对方嫌主卧飘窗太小,建议我把窗帘换成浅色系显空间。我盯着手机屏幕里自家的房子,突然觉得挺陌生的——当年精心挑选的米色墙纸,现在看着竟有些陈旧,阳台上那盆绿萝早长得爬满了防盗网,可看房的人只关心能不能改造成落地窗。有时候半夜睡不着,就点开房产APP看周边房价走势,曲线像心电图似的上上下下,可我这房子的挂牌价却跟坐滑梯似的往下掉。想起19年那个没舍得卖的冬天,那会儿还跟老公说“房子是保值品”,现在却眼睁睁看着账面资产缩水,心里头那点侥幸早磨成了焦虑。其实现在明白,房子这东西,住的时候是家,想卖的时候才发现是道算术题。算得清首付月供,算不清市场涨跌;算得清装修投入,算不清岁月折旧。就像我现在站在空落落的客厅里,看着墙上孩子画的身高线已经够不着了,突然意识到这房子装的不只是家具,还有我们一家人的日子。可日子要往前过,这房子是留是卖,还真成了道难解的题。
2018年花230万买的房子,现在市场价180万。老李常念叨:“这房子就是给儿

2018年花230万买的房子,现在市场价180万。老李常念叨:“这房子就是给儿

2018年花230万买的房子,现在市场价180万。老李常念叨:“这房子就是给儿子准备的‘底气’,要是跌回150万,我得愁白了头。”经济学家孟教授打了个比方:“房地产就像经济这辆大车上的‘发动机’,要是发动机熄火,整辆车都得抛锚。”这话一点不假!数据显示,房地产连带装修、家电等上下游行业,养活了超过2亿人,差不多每7个打工人里就有1个跟它有关。更直接的是,很多城市的马路、学校、公园,都是靠卖地的钱建起来的。房产专家李老师算了笔账:“一些城市超过一半的财政收入靠卖地,房价一跌,开发商不敢拿地,明年可能连路灯都没钱修了。”据统计,全国1亿多个家庭把大半辈子积蓄压在房子上,房价暴跌意味着很多家庭的存款“凭空消失”。一旦大家觉得自己变穷了,自然不敢乱花钱,商场没人逛、外卖订单变少,经济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不过话说回来,专家也不是说房价要一直涨,而是不能“崩盘式下跌”。中国社科院刘研究员分析:“现在城镇化还在继续,每年有1000万人进城找工作、安家,刚需一直都在。”再加上中国人骨子里的“买房情结”,很多年轻人哪怕租房子更划算,最后还是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某平台调查显示,85%的90后、00后都计划5年内买房。眼下的房地产市场,就像在走钢丝——既不能跌过头,也不会疯狂涨。专家普遍认为,未来一二线大城市因为工作机会多、配套好,房价相对抗跌;但三四线城市如果人口持续外流,房子可能会“供大于求”。
开的一般般,看开盘后的情况吧​​​

开的一般般,看开盘后的情况吧​​​

开的一般般,看开盘后的情况吧​​​

昨天,大伯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你那套学区房一年租金是多少?我愣了一下,握着手机有点

昨天,大伯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你那套学区房一年租金是多少?我愣了一下,握着手机有点懵,追问:你问这个干嘛?大伯慢悠悠地说:你堂哥家的小娃儿明年要上小学,我想早点给他租个房子,先订下来,等半年后现在住的人搬走,我们好直接搬进去。我脑子嗡了一下,合着绕这么大圈子,是看上我的房子了?还没等我开口,大伯又在电话那头念叨:都是一家人,你那房子空着也是空着,给个成本价呗,1500一个月咋样?我太阳穴突突直跳,心想这啥逻辑?现在学区房多紧俏他不清楚?隔壁同户型的房子,租金4500都有人排队抢,他倒好,直接给我砍到零头!我在手机这头憋了半天,硬着头皮说:大伯,这房子跟中介签了长合同,价格不好随便改!话没说完,他直接打断:啥合同不合同的,自家人还讲这个?你堂哥为了孩子上学愁得头发都白了,你忍心看你小侄孙没学上?我气得差点把手机摔了,敢情我不松口就是没良心?更离谱的还在后头。今天中午,堂哥居然直接拎着两箱牛奶找上门,包装皱得跟抹布似的,过期日期明晃晃印在上头。他往我家沙发上一坐,叹气就没停过:弟妹啊,现在养娃太难了,房贷车贷压得我喘不过气,你就当帮哥哥一把!我盯着那两箱牛奶,气得想笑这是拿我当冤大头呢?送礼送过期的,脸皮得有多厚?我在厨房切菜,手里的刀都剁得咚咚响,心想这家人咋这么会算计?晚上跟老公倒苦水,他倒劝我别把事闹僵,说亲戚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忍忍就过去了。可我咽不下这口气!那套学区房是我俩咬牙攒了五年才买下的,每个月还得还贷款,物业费水电费一堆开支,凭啥就因为是亲戚,我得白送他们住?现在市价租金4500,1500连物业费都不够!更别提堂哥那副我穷我有理的架势,搞得我像欠了他几百万似的。昨晚气得翻来覆去睡不着,半夜两点还在阳台吹风,越想越窝火。我查了查,小区附近的学区房行情确实火爆,网上中介平台上同户型报价基本在4000到5000之间,半年内租金还涨了5%。大伯他们想占便宜的心思明摆着,可我也不是开慈善堂的。下午大伯又打来电话,语气还是那套一家人别见外,我没忍住,直接撂了句:大伯,要租房子没问题,市场价4000,低于这个我没法跟中介交代。他那边沉默了几秒,嘟囔一句这么贵啊,然后就挂了。这事让我看透了,亲戚间帮忙可以,但不能没底线。房子是我辛辛苦苦买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凭啥让我当冤大头?堂哥要是再上门哭穷,我打算直接问他:你那两箱过期牛奶,是打算让我喝还是拿去喂猫?以后这种事,我得硬气点,省得谁都觉得我好欺负。源网
6月15日,国常会再提稳楼市,那么房价会开始上涨么?说来你可能不信,现在盼着房

6月15日,国常会再提稳楼市,那么房价会开始上涨么?说来你可能不信,现在盼着房

6月15日,国常会再提稳楼市,那么房价会开始上涨么?说来你可能不信,现在盼着房价上涨的人还不在少数,但是从最近几次高层会议也看明白了,房价上涨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高层现在关注的是如何能稳住房价。1、限制政策已经出清,之前对于房屋买卖的限制,虽然只有广东宣布全部解除,而其他地方也已经完全放开了,只是没有明确说明而已,不过现在看来只是取消限制还是不够。2、房贷利率一降再降,我记得有同事买房的时候房贷利率最高的有6点几的,现在通过一次次的调减,现在也到了2点多了,房贷的压力比之当时轻松了不少,但是还贷的压力还是有的。3、新房不断,二手房难卖,虽然现在新盘比前两年少了,但是买房的群体也明显少了,所以还是出现了新房挤兑二手房的情况,现在的新房很多都是新标准,层高到3米了,人车分流了,车位有的都达到1比2.5了。和二手房一比,真是没法看。4.诚心建议,首先新房应该再减少,新房不减,二手房无法流动,想要卖房只能“破价”,以低于区域的价格来换量,导致房价一降再降;其次减少房产交易的税费,有的人可能看不上,但是现在的房价交易里可是占了不少的;再次取消学区房,打破学区的神话,叫房价回归合理区间。其实现在不管是有房的,还是没房的,都不怕房价降,怕的是房价不稳啊!

看到法拍房的数据,大概就能推测二手房的真实情况。6月12日,中指研究院发布,

看到法拍房的数据,大概就能推测二手房的真实情况。6月12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5年1-5月全国法拍房挂拍量32.4万套,但是成交只有6.487万套,挂十套成交只有二套。而且更多成交集中于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稀缺豪宅,如上海老洋房、深圳顶豪,也就是说,只有好房子才能拍的出去。普通住宅,你想拍,也不会有人买现在全国二手房挂牌量大概在735万套。但是大量的法拍房,依然拉低了二手房价。稳房价先稳法拍。。。
6月12日,女子348万买的房子跌到121万。她不想还贷款,打算直接让银行把房子

6月12日,女子348万买的房子跌到121万。她不想还贷款,打算直接让银行把房子

6月12日,女子348万买的房子跌到121万。她不想还贷款,打算直接让银行把房子收回去,结果银行核算所有费用后,告知她还倒欠100万。她原本以为买房子可以增值,至少能够保值,谁知道刚买之后房价就一直下跌?最近一位女士发了个买房的视频,让人听了心里挺不是滋味,也给大家实实在在提了个醒。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女士前几年花了348万,在当地买了套新房子。那时候买下来,肯定是满心欢喜想着安家置业。买房的钱可不是小数目,她就跟银行按揭贷款。可谁能想到,房子刚到手,房价就不停往下掉,像坐滑梯似的,硬生生从348万跌到了眼下的121万左右。更让人发愁的是,最近家里收入不如从前了。每个月要还的房贷,一下子变得特别沉重,感觉有点吃不消了。看着房价跌得这么厉害,再想想还要继续还那么多年月供,这位女士心里打起了小算盘。现在房子顶多值120多万,虽然还欠着银行将近100万,但如果让银行直接把房子收走拍卖,是不是就算抵债了,这样债务应该就能两清了吧?可她万万没想到,事情根本没这么简单。当她真的不再按时还钱后,银行的通知很快就来了。这份通知的内容,彻底打破了她的幻想。银行清清楚楚地算了一笔账,就算现在放弃房子被法拍,该承担的账也还没完。因为她违约,银行要启动法律程序收回房子,这个过程本身就需要花钱。请律师打官司,得交律师费;法院立案,得交诉讼费;没按时还钱违反了合同,得按合同支付违约金;欠的钱拖着不还,每天都在产生额外的滞纳金;法拍过程中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执行花费……细细一算,这些打官司追债产生的额外花费加起来,很可能又要100多万。即便银行把房子拍卖掉,但卖掉房子的钱,很可能连还清这些新产生的费用都不够,更别提原来欠的那100万本金了。其实这位女士是把本质问题搞错了,银行当初借给买房人的是真金白银的钱,不是房子本身。银行借钱给你,你拿钱去买了房,银行赚的是你按期还贷过程中付的利息钱。至于房价后来是涨是跌,那是市场变化的风险,买过房的人在签合同的时候就应该有心理准备,这本该由自己承担。打个比方,就像你想买件东西值300块,但自己钱不够,找人借了200块才买下来。后来这件东西只值150块了,你能把东西塞给他说“这东西现在就值150,我欠你的200块不用还了”吗?这人肯定不会答应,银行其实就相当于这个借给你买房钱的人,房子就是那件可能降价的东西。从银行角度看,借出去的钱是一个确定的债权资产,而房子,买回来成了你的“商品房”,是件可能随市场上下波动的商品。商品的价钱会变,但借条上的账不会因此减少,这两样不能混在一起算。简单说就是,房贷关系其实就是你欠银行一笔钱,你用房子做抵押保证会还钱。你最终要偿还的是这笔确定数额的借款。房子的市场价是300万也好,100万也罢,那是你的资产价值在浮动,不会让欠银行的债务自动减少。面对这么棘手的局面,这位女士现在能选的路还真不多。家里要是还能想想办法周转,咬牙坚持继续还贷,可能是损失相对可控的选择。虽然房子现在不值钱让人心疼,但坚持下去房子还在自己手里,个人信誉也保住了。日子还长,以后家里情况好转或者房价稳定了,说不定能缓过劲来。如果真要买房,与其等银行法拍压价,不如自己赶紧去找买家,哪怕价格比市场价121万再低一些也要尽快出手。卖掉后拿到的钱优先还给银行,如果卖房的钱还不够还清贷款,那就得自己想办法补上这窟窿。这样做虽然首付和之前付的利息都亏进去了,但至少不用再背额外的天价法拍费用,信用记录也能保住,算是及时止住更大的出血点。实在没辙了在选择断供到底等法拍,但这绝对是下下策。法拍卖价通常远低于市场价,还要额外承担律师费、诉讼费、违约金、滞纳金等等一大堆费用。最终很可能是房子没了,还背上一屁股新债,更严重的是个人信用彻底崩盘成了“老赖”,以后借钱办事、坐高铁飞机、孩子上学找工作都可能被限制。不到山穷水尽,千万别走这步。这位女士的遭遇,也是所有想贷款买房或正在还贷的人上了沉重一课。贷款买房签的合同,那是实打实的法律债务。签之前,光想着有个安乐窝还不够,一定要冷静评估自己长远有没有持续还款的能力,尤其得想想万一以后收入减少、家里急需用钱怎么办。买房前,把合同特别是关于“还不上了会咋样”的违约责任部分看清楚、问明白非常重要。以后万一真遇上难关,也别冲动选择像断供这样的绝路,多打听打听懂行的人,选一条对自己伤害小点的路走。信源:河南公共频道-房价大跌,女子决定不还贷款了,把房子抵押给银行
这些房子多美居啊!回想起上上个月,帮粉丝卖了其中一套房,单价1

这些房子多美居啊!回想起上上个月,帮粉丝卖了其中一套房,单价1

这些房子多美居啊!回想起上上个月,帮粉丝卖了其中一套房,单价1.1,两个月不到已经卖不到0.8,然后呢我们劝粉丝卖掉另一套,第一次找的客户1.2可以成交,粉丝不卖,第二次找的客户1.1可以成交,粉丝又不卖,这不,到了0.9了。你们拿的不是房子,是大功率sui钞机啊!不过随着经济回暖,大家不能这样悲观,还是要满满正能量,一定要相信楼市会好起来,稳起来的,经济逐渐向好,楼市也会跟着好起来,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