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简称“江来制造”)于7月7日发布注销备案公告,公告期为6月10日至7月24日。该公司由蔚来与江淮汽车于2021年3月各出资50%共同成立,主要负责为蔚来生产ES7、EC7、ET5等车型,原合作期限至2024年5月。针对此事,蔚来官方公众号“蔚来小喇叭”于7月8日作出回应,称此次注销属于“正常调整”,并强调“不会对蔚来的生产、制造、经营活动产生任何不利影响”。蔚来表示,未来双方将继续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换电技术、零部件供应等核心领域深化合作。事实上,江来制造的解散早有端倪。从“代工依赖”到“独立生产”蔚来创立初期缺乏自有生产资质,自2016年起便委托江淮汽车代工生产,其早期车型ES8、ES6等均诞生于江淮工厂。基于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于2021年共同出资成立江来制造,将合作推向更深层次。然而,2023年10月,江淮汽车发布公告,拟以44.98亿元挂牌转让其持有的两项资产(与蔚来合作相关的工厂)。最终,蔚来以31.58亿元成功购入,即现在的蔚来F1工厂和F2工厂。这笔交易的关键在于蔚来借此获得了独立的汽车生产资质。此前,蔚来车辆需标注“江淮蔚来”尾标;完成收购后,蔚来车型得以悬挂纯粹的“蔚来”标识,实现了生产自主权。随着蔚来自主生产能力的建立,专为代工合作设立的江来制造自然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终止运营在情理之中。蔚来重申,江来制造的注销仅标志着双方在制造环节合作的阶段性结束,不影响其他领域的既有及未来合作。例如,双方已于2024年1月11日在合肥签署换电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持续深化伙伴关系。蔚来的“合资”之路蔚来与江淮成立江来制造并非其首次尝试合资模式。早在2017年12月,广汽集团与蔚来便合资成立了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投资12.8亿元,广汽持股45%,蔚来持股55%)。其首款车型合创007于2020年5月交付,但因定价较高等因素市场反响平平。2021年1月,广汽蔚来引入新战略投资者广东珠投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蔚来则逐步淡出。同年5月,公司正式更名为合创汽车,标志着蔚来完全退出该合资项目。合创汽车最终因产品竞争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频繁高管变动等原因导致失败,成为2025年首家倒下的新能源车企。值得注意的是,蔚来与广汽的合作并未就此终结。2024年5月,双方再次携手签署了充换电战略合作协议。不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