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帛书《老子》甲本篆隶混融的“古隶”形态,篆法与隶法的碰撞
西汉帛书《老子》甲本(马王堆汉墓出土,约公元前206—前195年)是隶变关键期的墨迹珍品,其书法风格体现了篆书向隶书过渡
书法为墨心的文章
西汉帛书《老子》甲本(马王堆汉墓出土,约公元前206—前195年)是隶变关键期的墨迹珍品,其书法风格体现了篆书向隶书过渡
王蘧常(1900—1989)是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章草大师,其《蘧草十八帖》是“蘧草”书风的代表作,融合章草、今草、狂草
汉代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放大
每一个学习书法的朋友,都把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当作自己最初的小目标,并为之勤加练习,希望早一天能够达成所愿。不过,书法学
文征明小楷《敕封安人刘嫔杨氏墓志铭》,来源:2021西泠印社春拍。本卷为剪割装裱成,原件裁为四十七列。潢匠在割裱时不仅没
蒋之奇《北客帖》,行书,纸本,纵25.5厘米,横38.2厘米。故宫博物馆藏。上款称“修史承旨侍读”,应是写给北宋著名史学
白蕉(1907-1969),本姓何,名治法,又名馥,字远香,号旭如,又署复翁、复生、济庐、海曲等,别号有云间居士、束海生
隶意密布的圆转点画这里所讲的圆、转主要指在点画的中间环节上,或连或接,或引(篆引)。《十七帖》中的圆、转呈现出一定的趋向
撇捺往往是楷书中最常见的主笔,在很多独体字、左右结构字、上下结构字里面,撇捺都做主笔。早在唐代——楷书的鼎盛时期,撇捺的
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的青铜重器,其铭文书法不仅是研究周代历史的重要资料,更是西周早期金文艺术的杰出典范。下面从笔法、结构
临帖“拟之者贵似”,初学者临像是主要目标之一。我们抛开笔法、结构方面的复杂变化不谈,单纯谈形状,《集字圣教序》中有一些笔
一、主笔是字内章法布局的“主心骨”楷书中绝大多数的字是有主笔的,可以根据字形判断,突出主笔的目的是为了把汉字的内部结构、
1972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发掘了一座前汉时代的墓葬,那就是马王堆一号墓。在当时,作为考古
北魏《张斌墓志》,全称为“魏故左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卿、赠使持节都督青州诸军事、抚军将军、青州刺史张君墓志铭”。有志
北齐窦泰墓志铭的书法艺术风格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 隶楷融合,过渡性特征鲜明- 墓志书法处于隶书向楷书演变的过渡期,
书法是一种高尚美术,要从篆、隶、楷书入手,然后进入行草用笔,才有神韵——于右任学书法不可不取法古人,亦不可拘泥于古人,就
董其昌行草书法的笔法、笔势、笔意,集中体现了明代文人书法“尚意”的审美追求与禅宗思想的融合,其艺术特点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中锋、露锋、藏锋是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三个书学概念了。书法密码微店做为几种用笔技法,同样也是古书家最为重视的技法。咱们今天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苏轼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
敦煌唐人草书法华经玄赞卷,纸本大小29.26x407.67厘米,局部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