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良朝集的文章

老父在颐年:亲情如棉,寒冬送暖

老父在颐年:亲情如棉,寒冬送暖

新年第一天,上午九点多,一大队人马呼啦啦进入颐年养老院五楼大厅,瞬间把父亲团团围住。他们像一堵墙、一扇屏风,让父亲坐在里

老父在颐年:念经老太和时间的俘虏

老父在颐年:念经老太和时间的俘虏

从七月起,颐年五楼大厅或走廊尽头,总有一个坐轮椅的白发老太太,一刻不停地念叨:我妈也没来呀,我妈啥时候来呀,我妈在哪呢,

来看一百年多年前联姻聘礼几何

来看一百年多年前联姻聘礼几何

2023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陈德富、张晓川整理的《吴大澂书札》。这本书札整理得全面详实,装帧庄重朴素,堪称精品。

老父在颐年:起来作妖,谁都没招

老父在颐年:起来作妖,谁都没招

父亲感冒后浑身没劲,走不远,终日昏昏沉沉。我扶他散步,从床边走到房间门口才八九步远,他就仿佛油箱没油没动力,兔子拉犁耙—

读研三年,“研究僧”的苦与乐

读研三年,“研究僧”的苦与乐

以前专硕两年制,毕业就找工作,很多人觉得占了便宜。2023年起,绝大多数院校都将专硕学制改为三年,似乎便宜占不到了。看看

名叫爱情的红椅子成双成对

名叫爱情的红椅子成双成对

红椅子成双成对,名叫爱情在冬天的雪野空置他人的故乡,不止和我有关那生产温暖故事的土壤是否似曾相识大地之上山不让尘,川不辞

老父在颐年:呼叫护理员就是遛小狗

老父在颐年:呼叫护理员就是遛小狗

父亲脑梗加重后,成了脆弱的“精神病”,不用药几乎无法控制,无形中给颐年的护理员增加了负担,这使我心里十分过意不去。父亲的

老父在颐年:报应来了

老父在颐年:报应来了

父亲坐在房间里的沙发椅上,衣服穿了一半,头低到鼻子几乎要扣到胸前,眼睛闭着,睡得还挺香。人老了就是这样,在哪里都能盹着,

“新穷人”和“烂尾娃”

“新穷人”和“烂尾娃”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好像都有穷人的概念。过去,席门蓬巷,吃不饱,穿不暖,举债度日或揭不开锅,沿街乞讨,甚至偷盗抢劫,那叫

铁打的图书馆,流水的考研党

铁打的图书馆,流水的考研党

还有八天研考,图书馆里气氛格外紧张。背书的人嗓门明显大了好多。午间趴桌上小憩的人增多,他们困了也绝不肯离开桌上的书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