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藏古韵,墨香凝奇峰
柳公权,唐代书法大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人。他出身官宦世家,自幼便展露非凡的书法天赋,年少时便已声名远扬,后步入仕途,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以书法侍君,深受皇家赏识与敬重。
其书法与颜真卿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美誉,自成一派,对后世书法发展影响深远。
柳公权的小楷《九疑山赋》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明珠,在书法的浩瀚星空中散发着独特魅力。
《九疑山赋》笔力刚劲,犹如刀刻斧凿。柳公权用笔方圆兼施,起笔处往往斩钉截铁,干净利落,恰似颜真卿“如锥画沙”般力透纸背。
横画起笔重顿,行笔稳健,收笔处或回锋或轻提,尽显力度与韵味。如“山”字的竖画,挺拔有力,直插云霄,让人联想到“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中那种坚不可摧的力量感。每一划都饱含着书写者深厚的功力,仿佛能穿透纸张,直达人心。
这股刚劲并非一味的强硬,而是在刚硬中蕴含着灵动与变化,恰似“万壑千岩锁翠烟,山翁家住此山巅”中,那峰峦叠嶂间云雾缭绕的灵动之美,刚柔并济,相得益彰。
此赋结构严谨,中宫紧凑,四周舒展,犹如一座布局精巧的宫殿。各部分之间相互呼应,疏密得当,毫无松散之感。以“九”字为例,撇捺舒展,犹如大鹏展翅,气势恢宏,却又与整个字的重心紧密相连,稳定而不失灵动。
这使我不禁联想到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看似独立的部件,通过巧妙的组合,形成了稳固而和谐的整体。
柳公权在书写时,对每个字的结构都精心布局,正如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他着眼于整篇作品的和谐统一,使得每个字都能在其特定的位置上发挥出独特的美感,共同构建出《九疑山赋》严谨而富有韵律的艺术殿堂。
从情感表达来看,《九疑山赋》蕴含着柳公权对九疑山的敬畏与赞美之情。九疑山,在古代传说中是舜帝南巡的葬地,充满了神秘色彩。柳公权以笔为媒介,将这份对历史文化和自然山川的情感倾注于笔墨之间。字里行间,我们仿佛能看到他在书写时的专注与虔诚,犹如虔诚的信徒在朝拜圣地。
这种情感的传递,并非直白的宣泄,而是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悄然渗透到每一个笔画之中,让观者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深沉情感。
《九疑山赋》是柳公权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以刚劲的笔力、严谨的结构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中国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不仅是一幅书法作品,更是柳公权精神世界的写照,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悉心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