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小就大我们这过小年的节日氛围不算浓厚,但是,如此烟火气的诗句,谁能不爱呢?
图片来自鸣蜩诗语
换新交年岁,长保身荣贵。
——晁补之《失调名》
过小年是新旧交替的前奏,正如晁补之笔下“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 ”。在这特殊时刻,灶糖甜、扫尘忙,“尘”与“陈”谐音,扫去陈年旧尘,就像白居易说“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喧” ,告别过往不顺。亲友相聚,互道吉祥,祈愿新的一年身康体健、富贵相随,满含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
图片来自鸣蜩诗语
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
——陆游《祭灶与邻曲散福》
陆游这句“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精准地道出了小年的独特韵味。过小年,祭灶神、扫尘等习俗源远流长,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用麦芽糖粘灶王爷的嘴,盼他在玉帝面前多美言。亲友相聚,共话家常,欢声笑语中,一年的疲惫烟消云散,新的希望在心底生根发芽,满是温馨与欢乐。
图片来自鸣蜩诗语
壶觞迎小岁,灯火候仙坛。
——区大相《小年夜诸客过集》
“壶觞迎小岁,灯火候仙坛”,寥寥数语,勾勒出温馨又庄重的小年图景。过小年时,人们摆酒设宴,如《诗经》中“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用美酒佳肴祭祀祖先、款待亲友,传递对团圆与美好的珍视。点起灯火,等候灶神,和“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的民谣相应,满是对来年顺遂的祈愿,让这个传统节日满溢着烟火温情与精神寄托 。
图片来自鸣蜩诗语
儿童欢礼灶,箫鼓闹喧天。
——林光《小年二首(其一)》
“儿童欢礼灶,箫鼓闹喧天 ”,生动展现出小年的热闹。在传统习俗里,小年是灶王爷上天述职的日子,“灶马纷纷画纸灰,饧糖盘上豆秸堆”,孩子们欢欢喜喜参与祭灶,期盼灶王爷“上天言好事” ,保佑阖家平安。箫鼓喧天,好似辛弃疾描绘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般热闹,渲染出浓郁的节日氛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图片来自鸣蜩诗语
小年灶神欲升天,面见玉皇评人间。
——佚名《七绝•小年》
“小年灶神欲升天,面见玉皇评人间”,短短两句,尽显小年独特意蕴。祭灶作为小年重头戏,由来已久,《礼记·祭法》有云:“王为群姓立七祀,或立六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人们摆上灶糖、清水、料豆,让灶神“嘴甜”,祈愿他在玉帝面前美言,保家宅平安、五谷丰登。这一习俗不仅是对天地神灵的敬畏,更是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期许 ,承载着浓浓的年味与温情。
图片来自鸣蜩诗语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范成大《祭灶词》
范成大这句诗把祭灶的民俗刻画得十分鲜活,生动展现出浓郁的小年氛围。“送君醉饱登天门”,人们用美食好酒供奉灶神,希望灶神吃好喝好,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东京梦华录》记载,“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 ,祭灶习俗由来已久,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祈愿。“杓长杓短勿复云”,则满含对灶神的恳切请求,质朴的话语中,尽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让这个小年烟火气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