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bd02a9b94cf2f3b1e737c1ea5da1b46.jpg)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从建立以来一直都是无数战争的中心,在宗教和文化的交汇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7a72ba884056d51a6ddae4942c5bc64.jpg)
1900-1910年,一名居住在耶路撒冷的犹太拉比
耶路撒冷早期的居民大多以农业为主,他们依靠周边山地的肥沃土壤种植小麦、大麦和橄榄树,养殖牲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106558ef0382c08060b5a3cabb973b.jpg)
耶路撒冷的工人在采集橄榄
在城墙内的狭窄街道上,市场熙熙攘攘,出售的是日常所需的食物、器皿以及织物。在这些集市上,人们交易、交谈,彼此分享着城市内外的消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9370e2a67d72b602839f356c87029ce.jpg)
路边的水果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a403ea57280d0608da619e98bd2527e.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a245f3454a6c1544595dd6e8cfb3468.jpg)
耶路撒冷的一家小咖啡馆,客人非常多
普通百姓的生活,虽然物质条件简单,但也充满了对于神明的敬畏与虔诚,他们常常在神庙前献祭,祈求丰收与安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c9825eb9f21c5f963be349ef7ac0ed3.jpg)
1895-1910年,大卫街
当大卫王和所罗门王分别统治耶路撒冷时,平民百姓依然从事着日常的务农、手工业和贸易。
所罗门时期的第一圣殿建成后,不仅是祭祀和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成为了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场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920567ebeb5411bc0e397200cb3993.jpg)
一支游行队伍离开耶路撒冷,前往内比穆萨 (Nebi Musa) 参拜摩西墓。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入侵,耶路撒冷被摧毁,第一圣殿倒塌,百姓的生活一度陷入困顿。很多人被迫离乡,流亡他处,留下的居民则艰难地重建家园,生活在废墟之中。
随着波斯帝国的兴起,犹太人获准返回,平民重新开始耕种土地,修建家园,并参与重建第二圣殿。这个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再次走向稳定,城市的集市、工坊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7671f32b910c8455e85a7a9bbbc535c.jpg)
一些居民正在坐在地上吃饭
进入罗马统治时期,耶路撒冷的经济和文化开始受到更多外来影响。罗马帝国的公共设施,如剧场和浴场,也成为了平民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在这些场所中休闲、社交,分享着彼此的日常。然而,公元70年,罗马人再次摧毁了耶路撒冷,第二圣殿的倒塌给平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许多人流离失所,幸存者则在废墟中继续顽强生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ce0e2da6e58be63000560f317b9de3f.jpg)
路边的面包店
随着基督教的崛起,公元4世纪时,普通百姓的生活再次发生变化。圣墓教堂的修建使得耶路撒冷成为了基督徒朝圣的圣地,普通市民在与外来朝圣者的接触中,生活更加多元化,文化交流也愈加频繁。
此时,许多平民开始从事与宗教相关的职业,如工匠、店铺老板或旅馆主人,为朝圣者提供服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71a63cd7aa97be9ca72c894ab8eaf6a.jpg)
1920-1933年间,犹太聚居地的街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958ccb94bed3251e3d2f73fe0383674.jpg)
1898年至1914年间,工匠们在使用珍珠制作工艺品
到了7世纪,伊斯兰教扩张至此,耶路撒冷再次成为宗教中心。阿拉伯统治下,普通百姓的生活以伊斯兰传统为基础,但仍保留了耶路撒冷作为多元宗教交汇点的特点。
市场上贩卖的不仅有日常所需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还包括来自遥远地区的香料和丝绸,显示了这座城市在古代贸易中的重要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6ece46ade0d3474bf7ceccfb8f9edc6.jpg)
路边售卖烤肉串和面包的摊贩
无论是宗教冲突、帝国兴衰,还是统治者的更迭,普通百姓始终是这段历史中的坚韧生存者。他们在战争的废墟中重建家园,在繁荣时期享受市井的喧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21fd19ed8e4733ac5b4815f3e3f2f06.jpg)
1900-1920年间,城内的麻风病人在街边乞讨
尽管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们依旧在这片土地上耕作、交易、信仰,延续着耶路撒冷的生命脉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8bd1603f44417181959f6c92647573a.jpg)
1900-1920年间,耶路撒冷的街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86a4bbe42c53a522440ae91a8461d67.jpg)
1900-1920年间,一家杂货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724b38fb6ccf002a2647a9414cd6c82.jpg)
1930年代,耶路撒冷的一菜市场
来源:Library of Con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