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惯了岩茶、红茶后,始终觉得白茶味道太淡,喝不懂,怎么办

白茶大课堂 2022-01-24 14:34:42

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这几年,大家好像很迷信“跳出舒适圈”这件事。

舒适圈,形容的是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

在圈内有我们熟悉的环境,有我们熟悉的人,还有循环往复的生活,所以令人感到轻松和自在。

但很明显,在舒适圈里待得久了,难免会变得懒惰。

失去了对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然后,自然就容易被生活滚滚而来、绝尘而去的车轮甩在身后。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总有人告诉我们,没有挑战,没有成长,就会被淘汰。

于是乎,“跳出舒适圈”这句话,风靡一时。

不论是在什么场合,常会被有意无意地提起,这似乎成为了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有人说,鲁迅弃医从文,马云从英语老师改行创业,这些都是因为他们“跳出舒适圈”。

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哪是怎么容易的事情呢?万一前面是个火坑呢?

个人认为,与其跳出舒适圈,不如扩大舒适圈,才更现实。

《2》

说到喝茶,很多人也有属于自己的“舒适圈”。

比如那些喜好岩茶、红茶的茶客,并且平时习惯把茶汤泡得又浓又苦,才觉得有茶味。

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受到了“不苦不涩非好茶”的旧观念影响。

久而久之,味蕾便习惯了这种刺激感、苦涩感,俗称“重口味”。

而随着近几年白茶的火热,又有许多茶客喝起了白茶。

但听见不少人表示,“白茶怎么喝起来没味道啊?”

一开始,能够比较好接受白茶风味的人,往往是过去喜欢喝绿茶、铁观音的茶客。

究其根本,也和“舒适圈”有关。

不可否认,和岩茶、红茶比起来,白茶的确显得淡了一些。

这是因为,白茶的工艺简朴,不炒不揉不杀青,是最接近纯天然的一种茶类。

所以喝上去,就是满满的自然的味道,原汁原味。

相较之下,武夷岩茶制作时,需要发酵,还需要焙火,风味特点是“岩骨花香”,而红茶则为全发酵茶,加工的重点就是发酵。

从香气和滋味上来看,岩茶和红茶除了自己的品种特征,还多了工艺所带来的独特韵味。

比如,焦糖香、花果香、果香、蜜香等,是不同工艺所产生的香气。

因此,当喝惯了岩茶和红茶,再回归工艺简朴的白茶,有些接受不了,也是正常的。

就像一个常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突然回到乡村,再没收手机、电脑,肯定哪哪都觉得不对劲。

但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城市有城市的便利,乡村也有乡村的淳朴。

山好水好,天空蔚蓝,空气清新,空气中到处都是泥土夹杂着芳草的气息。

难怪过去的文人墨客,都热衷于返璞归真,过田园生活。

就像诗里写得那样,“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惬意而又甜蜜,乐得潇洒在山水之间。

《3》

还有的茶客,习惯了喝浓茶。

以往不管喝什么茶类,都是抓一把茶叶,直接丢进杯子里闷泡。

一喝就是大半天,等到喝得差不多了,再往里头加点水,又能再坚持半天。

更讲究一些的,用茶壶,或是盖碗。

虽然器具变了,但冲泡方式却依旧不变,仍然没有意识到茶水分离的重要性。

然而事实是,茶叶与水长时间浸泡在一起,会释放出过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

如此一来,泡出来的便是妥妥的浓茶,滋味浓酽苦涩。

要知道,当味蕾习惯了一定程度的苦涩味,下次就需要更多分量,才能起到同样的味觉刺激。

所以,当遇到以鲜香醇爽著称的白茶,便觉得太淡了。

大多数的名优茶,都不是靠苦味和涩味脱颖而出的,而是胜在香清甘活。

茶圈中有句话说,“浓非厚,淡非薄”。

茶汤的浓和淡,很好掌控,通过调整茶水比例和出汤时间就能做到。

投茶量多了,或者闷泡久了,喝起来自然觉得浓郁,还带着苦味。

但大家喝到的仅仅是味道上的浓,却不代表“厚”。

真正的厚,指的是内质丰厚。

六大茶类中,无论什么茶,内含物质越丰沛,滋味就越醇厚,主要由产区所决定,但和工艺、储存也有关。

故而,产区、工艺、储存,是一款茶品质的基础。

一款有内质的茶,无论泡得浓还是淡,都能让你感觉到它是有内容的,而非空洞无物。

就像一个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言之有物。

反之,内质单薄的茶,即使喝起来浓,但茶汤却是单薄寡淡的,也没有什么层次感。

浓和淡,只要味蕾正常的茶客,都能喝出区别。

但厚和薄,则需要靠肌肉记忆,靠舌头去感受,靠喝不同的茶,从而感受出品质的优劣。

《4》

白茶中,受误解最深的是白毫银针。

甚至有人问,“是不是越贵的茶,味道就越淡?”

其实,此淡非彼淡。

白茶不是没有味道,而是味道淡雅,清鲜,清甜,自然。

好白茶的内质丰沛,层次丰富,香气多元,汤水醇厚。

好的白茶,有毫香,有花香,有草药香,有粽叶香……这些香气是清晰的,是馥郁的,是多变的。

喝茶的时候,就像漫步在山林之间,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好的白茶,汤水是鲜爽的,稠滑的,清甜的,淳和的。

当密密麻麻的白毫,落入汤水中,提供了丰沛的茶氨酸,带来鲜爽淳和的汤感。

喝茶的时候,仿佛是一汪清泉,甘甜柔美,用琼浆玉酿来形容都不为过。

所以,白茶喝起来怎么会淡呢?

想来,是误会了白茶的鲜爽感,也误会了好茶的精髓。

另外,当我们说这泡白茶好喝,口感好的时候,必然是茶氨酸、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是适当的,是比例均衡的,是不超标的。

如果三者间,一旦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过高,而茶氨酸的含量低。

那么,喝起来就显得很苦很涩,鲜爽感不足。

好的白茶,拥有优秀的产区、工艺、储存,营养丰富,茶氨酸含量高。

在恰当的冲泡方式下,几乎能做到没有苦涩味,满嘴清甜,花香盈盈。

由此可见,淡有两层含义。

一种是寡淡,没味道的淡,一种是恬淡,人淡如菊的淡。

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相信“越贵的茶口感越淡”,反而容易被某些商家所误导,将真正内质单薄,滋味寡淡的茶当成宝贝。

《5》

再回到开头,相信大家都懂了。

白茶和红茶、岩茶,本就不是一种茶类,树种不同、工艺不同、发酵程度不同……

以其它茶类的标准对标白茶,未免有些不太公平。

也正是因为白茶的淳朴、天然,才让它脱颖而出,有了如今的地位。

好茶,都是淡雅的。

越纯粹,才越能感受到茶氨酸的滋味。

那种像在啜饮花蜜的感觉,岂一个鲜字了得。

有茶如此,夫复何求。

但如果遇到的是劣质茶,内质匮乏,滋味寡淡,那就另当别论了。

因为不懂优质白茶的味道,而把所有白茶都当成了白开水。

这是白茶被误会得最深的一次。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0 阅读:26

白茶大课堂

简介:每天一篇原创白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