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苏州东中市街上最早的老板之一,一个浙江女人的人生剪影

青文情情 2024-04-08 21:44:47

要说藏富于民之最的省份,浙江省一定是在例。

80年代,经商之风云涌之初,浙江人出来务工的难得一见,做经营的如同人人都是。大小生意无孔不入。当时的深圳地区,出现了国内第一拨职业擦皮鞋的人众,竟然十有八九是浙江人。

到了今天,在各地各城市里,浙江商会往往盘踞着商界的龙头地位。

在苏州古城区,改造后的街面上,如皮市街、因果巷、观前街……房东是浙江人的比比皆是。

昨天,在阊门占鱼墩淘来一则在苏州的浙江人创业的旧闻,现分享给大家。

讲述人,当年他家在东中市,他家的房子曾租给过一个浙江女人开公司。

他讲:

80年代,私人注册公司还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是承包经营公司。一个街道不知有多少皮包公司,苏州城区仿佛一夜之间冒出来了成千上万个经理。

那时,东中市还没有几家公司类型的店面,在街面上第一拨有企业业主雏形的老板中有个浙江中年女人。

没有依据能说她是东中市街面上第一个开公司的,但是是第一个女老板大致没错。

她给人感觉很中性,谈不上好看与难看,一看就不是在城市里长大的,仿佛昨天还是家里种地,今天就拖着个蛇皮袋来苏州了。说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浙地口音,但是满脸诚恳,一笑起来还有点巴结人的意味。

她的贸易公司开在东中市东边的口上,在万福兴不远的巷口转角处,二开间门面。刚开业时,店里空空荡荡的,堆着毫不起眼的山楂片和小包装的鱼片。店堂里冷冷清清,难得见人。

她的老公、儿子、媳妇赛过同批次生产出来的同类型人物,都不声不响勤快得整天找着事做。

她每天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出门了,跑遍了苏州城的角角落落里,向许许多多个体户小店推销她的山楂片和鱼干,绝大多数的店都会或多或少地留点她的货,反正她的东西是给人代销的,卖不掉是她的事情。

销路打开了,她和她儿子早晨满车出去,晚上空车而归。

周边的邻居,都向他们投以既同情又佩服的目光,太辛苦了,好像还赚不到什么钱,还这样抱着愚公移山的精神……

知情人知道,她们不起眼的山楂片和鱼片利润丰厚得要打滚翻倍,他们满城撒网一样的营销,量是可观的,他们的财富快速地积累着,半年后,店堂里就像腔调了,物品丰富了,人流也多了。

她这样一个如同她的山楂片、鱼干一样不起眼的女人,心里却是野心勃勃。她在苏州站稳了,谋划着利用她的销售网络把生意做大,贩起香烟来。

贩烟是被禁的,她铤而走险,丰厚的利润使得一家人的脸色也红润了起来。

她们家添了孙子,满月宴放在了松鹤楼,请了商圈里的朋友、在苏的浙江老乡,场面颇大,腰杆挺了起来,有点出人头地的味道了,跟他们刚来苏州时不可同日而语。

那是春节过后没多久的一个晚上。午夜,一辆卡车停在了她的店门口,一卡车的香烟,他们全家紧张地缷着货,连司机都在帮忙,可见气氛不一般。差不多车厢里要见底了,出事了,工商方面的相关人员如天兵天将一样突然出现了。

当时,这一卡车的烟款绝对是超巨款了,香烟充公,还要面临着巨额的罚款,说不定还要吃官司。

她遭致了灭绝之灾,她红着眼睛向人诉苦,闯大祸了,外面的债欠得一塌糊涂。

邻居在旁观,看这只浙江女人怎么办?

她的应对之策是天塌下来,她来顶。

出事的第二天,她的儿子、儿媳离开苏州了,来找她的人不少,不是工商局的相关人员就是要债的。

没多久,她跟他老公也离婚了,就剩下她一个女人了;后来房租到期了,她也无力续租,人就消失了。

听后来前来探情况的一个债主讲,说这个女人有本事的,嫁人了,嫁在苏州乡下去了,若不再走歪路的人,说不定过了若干年,又做起来了。

听完故事,我特地绕道走东中市,看着街景,想到了四个字:人间沧桑。

坊间野史,请勿对号入座,权当故事听。

0 阅读:1

青文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