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一首七夕词,写得超凡脱俗,清晰明快,读起来韵味十足

见血文化 2024-03-17 06:34:41

每年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诗人们都喜欢在这天吟咏爱情,而苏轼却一反旧调,吟咏友情,别有一番新意。

公元1074年,苏轼和好朋友陈令举在游船上聚会,饮酒聊天,泛舟而行。然而相聚总让人感到短暂,苏轼依依不舍地送别陈令举,还写下了这首词。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宋·苏轼

缑(gōu)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ái)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这是苏轼为送别好友陈举令而写的赠别词。

陈举令,原名陈舜俞,号举令,浙江湖州人,曾任屯田员外郎,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青苗法”而遭到贬谪,最后弃官隐居。

这首词的开篇丝毫没有送别的伤感,而是写得仙气飘飘,飘逸脱俗。在词的上片,作者借用了王子乔成仙的故事,来开导朋友离别的愁思。

上片的词句中,“缑山”在现在的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的是缑山成仙的王子乔;“痴牛騃女”指牛郎织女,在这里还有代指迷恋于俗世的众生。

缑山仙子王子乔,原名姬晋,是东周灵王的太子。他不爱慕名利,性情高远,不学习牛郎织女深陷情爱之中。

他超凡脱俗,远离尘嚣,跟着仙人浮丘生在嵩山潜心修炼。传说若干年后,有一个名叫桓良的人遇到过王子乔,王子乔对桓良说:“请你回去后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在缑山和我相见。”

到了那天,人们果然在缑山见到王子乔。他乘坐着白鹤在缑山之巅上。皎洁的月光中,王子乔吹着如凤凰鸣唱般优美的乐曲。之后,他挥手向人们告别,乘鹤而去,从此一去不复返。

这就是“王子乔成仙”的故事,听起来很美,挥一挥手与人间告别,真心的洒脱。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刻画出王子乔自由、超凡成仙的形象。这和为了爱情而放弃神仙身份的织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作者渴望超凡脱俗的情志。

送别朋友之际,离别的愁思涌上心头,苏轼却用王子乔挥手告别人间的故事,从而让离别变得不那么伤感,反而豁达洒脱起来了。

接下来的下片,作者描写了与朋友相聚的快乐,并道出离别的感慨。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意思是,听闻有人乘竹筏游银河,一路还带着天风海雨。这里借用了晋人遇仙的典故,充满了情趣。乘竹筏游银河太奇妙了,让人想到了快乐与刺激的银河天际织女。

作者借用这个典故是用来比况自己与朋友泛舟而行的快乐情景。这次相聚,苏轼与朋友曾冲破银浪泛舟而行。这里借用典故更突出了作者与朋友相聚的快乐。

相聚的快乐时光总是短暂的,快乐时光过得真快,此刻又要分别了。

苏轼不禁感慨道:“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是啊,相逢一醉是前缘,那肯定是前世有没尽的缘分,而各自飘然离去,也是为了下次相逢种下缘分吗?人生的聚散皆是缘。

苏轼的这首七夕词写得别具一格,摆脱了儿女情长的老一套,咏写送别的友情,在用事上紧扣七夕,引用了美好的神话传说,读来仙气飘飘。整首词写得超凡脱俗,清晰明快,给人飘逸旷达之感,读起来韵味十足。

0 阅读:0

见血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