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听过这句话?
“我爸妈在外地打工,平时是爷爷奶奶在带我。”
如果你听过这句话,说明你一定了解“留守儿童”这个群体。
如果你没听过,那我告诉你,这背后藏着无数孩子的孤独、无助、甚至是心底深处的愤怒。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困境”,这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却是许多家庭不愿面对的旧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的留守儿童成绩一塌糊涂,而有的却格外“懂事乖巧”? 你有没有想过,孩子明明在爷爷奶奶的“细心照料”下长大,为什么一见到父母,反而表现出冷漠、排斥,甚至愤怒?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解剖一下“留守儿童”这道难题,看看家长们的“出走”,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从小被“抛下”的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小李的故事,可能就是很多留守儿童的缩影。
小李的父母在他3岁时外出打工,把他留给爷爷奶奶照顾。
每年春节,父母回家,给他带些新衣服和玩具,父母笑着对他说:
“李子啊,爸妈打工可辛苦了,等咱家攒够钱,给你买大房子!”
你猜小李怎么回应?
他不吭声,低着头,玩着手里的玩具,心里想的是:‘又来了,反正过几天你们就走了。’
3岁、6岁、9岁……到了13岁,孩子的心,已经对“父母”这两个字失去了期待。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依恋关系”。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孩子从小和主要照顾者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安全感、自信心和人际关系模式。
当孩子3岁时,最需要的不是新衣服和玩具,而是“妈妈的眼神、爸爸的怀抱”。如果孩子的“情感账户”长期处于亏空状态,久而久之,他就会关闭情感账户的入口,学会“独立”,但这种独立,是被迫的。
你觉得他懂事了,但其实他心里的那扇“情感大门”已经悄悄关上了。
二、为什么有些留守儿童“过度懂事”,有些却“性格叛逆”?在很多农村的家庭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两种孩子的对比:
“你看人家谁谁,爸妈不在家,学习还那么好,自己洗衣做饭,真乖!”“你再看看你,爸妈不在,你就知道调皮捣蛋、网吧不出来!”你以为是**“孩子的性格问题”**,其实,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防御机制”。
第一类孩子的“懂事”不是天生的,而是“讨好型人格”的外化。
他们想要讨好爷爷奶奶,想要获得父母的关注,所以努力变得“完美”,希望有一天能听到父母对他说:
“你真棒,爸妈要回来了!”
但这句话,从来没有等到。
第二类孩子的“叛逆”不是天生的,而是“自我保护机制”的体现。
当孩子意识到“我怎么乖、怎么努力,爸妈都不会回来”时,他的内心开始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你们不管我?那我也不管你们,爱咋咋地!”
于是,他开始逃课、沉迷网络、和同学打架,这并不是他“坏”,而是他在表达内心的愤怒。
很多家长问:“为什么我家孩子以前挺乖的,怎么一到青春期就变了?”
不是青春期让他变了,而是“压抑的情绪堆积久了,爆发了”。
三、父母的“爱”,为什么只剩下“钱”和“物”?很多打工的父母会说:
“我辛苦打工,不就是为了让他过得更好吗?”
但孩子的感受却是:
“我不缺吃不缺穿,缺的是你陪我吃顿饭、跟我聊聊天!”
你给了孩子物质,却没给他“精神的陪伴”。
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提出,孩子在6-12岁阶段,最需要的是“情感支持”和“角色认同”。
你把所有的“爱”变成了钱,孩子会觉得“钱比我重要”,他会觉得:
“原来我就是被金钱衡量的价值物。”
四、家长该怎么做?3个“弥补孩子情感账户”的方法1. “一日一连线”,不聊成绩,只聊心情
每天和孩子视频1次,10分钟足够,聊聊他在学校的朋友、今天的趣事,而不是问成绩和作业。让孩子感觉到“你在听”。
2. 不要“哄”,要“承认分离的痛苦”
不要说**“爸妈下次回来给你带礼物”**,而是告诉他:
“妈妈也想你,但现在需要在外工作,我们来想办法多联系,好吗?”
3. 给孩子一份“精神的承诺”,而不是“物质的承诺”
父母承诺的“陪伴”,比一双新鞋更有效。
“这周六我们视频聊天,我一定在。”
最后“留守儿童不是‘坏孩子’,他们只是被忽视的孩子。”
如果你想要孩子在“缺席的爱”中依旧成长为一个有爱的人,请用行动告诉他:你是被爱的、被需要的、被看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