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进行了更新,现在有个新玩法,就是广告解锁。等广告弹出来后,别急,耐心等上5秒,然后动动你的金手指,直接点右上角的那个叉叉关掉它,接着就能继续看我写的文章啦!
【前言】
聊到陈永贵,可能不少人得先琢磨一下,但提到“向大寨学习农业”,估摸着能勾起挺多人的回忆。那时候,这句口号简直火遍了全中国。
能同时担起农民和副总理这两个角色,真的是挺不容易的,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农民副总理”。
陈明亮聊起他老爹时说:“我爸走的时候,留下了8365块钱,但那遗嘱被改过了。”这后面到底有啥故事呢?
【吃百家饭长大】
1914年,陈永贵在山西昔阳呱呱坠地,他们一家子挤在山坡上的土窑洞里,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难。家里头连吃饱饭都是奢望,饿着肚子那是家常便饭。
因为家里实在太穷,陈永贵的爸爸只好狠下心,把他的妈妈和姐姐都卖了,然后带着陈永贵搬到了大寨。在大寨过了一年苦日子,爸爸实在受不了那种苦,就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
从那以后,陈永贵就变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村里人虽说都挺厚道,但那时候大家都顾着自己家里那一亩三分地,谁也没多余的能力帮别人。所以,陈永贵经常饿肚子,这事儿对他来说稀松平常。长年累月下来,吃得不好,他自然就长得特别瘦小。
七岁大的陈永贵,为了活下去,不得不给地主家放牛。除了干这活儿,他还总想着帮帮那些常被地主欺负的长工。陈永贵悄悄给他们支招,想一起反抗地主。可这事儿被地主知道了,地主火冒三丈,立马把陈永贵臭骂一顿,然后赶了出去。
1940年的时候,日本人把昔阳给占了,他们要求每个村子都得挑个人来当伪政府会长,说白了就是找汉奸。村长头一个就想到了陈永贵。陈永贵这人挺机灵,他表面上答应下来要干这个差事,但背地里呢,他和八路军悄悄联系上了,把日军那边的情况都告诉八路军。
但后来,陈永贵的行踪被人发现,日本人立刻就把他抓起来关进了监狱。好在抗日战争没多久就结束了,他也跟着重获自由。说真的,那份工作真是比放牛还难熬。
【“土道理”】
陈永贵回到大寨村后,立马就跟着当时的“土改”政策走。那时候,他不仅分到了地,还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日子终于能过得硬气些了。就是从那会儿起,陈永贵心里头特别敬重毛主席,对政府的话也是言听计从,成了大寨村里农民里的活跃分子。
1948年那会儿,组织上好好考察了陈永贵,觉得他贡献挺大,就让他入了党。这一入党,可算是给他当官的路开了个头。新中国成立后,陈永贵也告别了以前的苦日子。他开始埋头看书,专心研究怎么种好各种蔬菜,天天在地里忙活,不断进行农业尝试。
陈永贵虽然没上过学,但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大伙儿都称他为村里的“实在理儿”。他带头的那个互助组,成员都是些身体不太好的农民,可在他的组织下,收成比别的组高出好多。
1952年的时候,陈永贵成了大寨村党支部的头儿。他老跟村民们打气说:“只要咱们跟着党走,一块儿使劲儿,好好干活儿,肯定能摘掉穷帽子。”接着,他就跟大伙儿一起琢磨,弄了个以后的发展路子,叫“十年地改计划”。
郭永贵一鼓励,好多人都加入了开荒的大军。村里人干劲十足,没日没夜地忙活,把河沟改成肥沃的田地,山坡上建起了梯田,简直就是活脱脱的“当代愚公”。
十年来,大寨那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地形大变样了,把原本崎岖的山沟沟整成了好种地的平坦良田。现在,他们那儿的农田产出,在全国都能排上号,厉害着呢。
不过,陈永贵这些年的辛苦付出,全写在他那张脸上了。这个总在地里忙活的农民,皮肤晒得漆黑,时间也在他脸上留下了重重的印记。虽说才三十多岁,但脸上已经爬满了皱纹,猛一看,还以为他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呢。
但在他的带领下,大寨村年年粮食都够吃,还剩不少。就连1959年全国受灾那会儿,他们也没伸手向国家要帮忙,反倒慷慨地给国家交了快24万斤的粮食,这事儿一下子就让陈永贵火了起来。
1963年的时候,毛主席给出了一个重要方向,里头有个口号叫“向大寨学习农业”。陈永贵因此火遍全国,成了劳动模范。尽管他出了大名,但不管到哪,都还是保持着农民的朴实样子。到了第二年,他收到了邀请,去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参加活动。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毛主席和周总理还亲自跟他见了面。
陈永贵在大寨村当了15年的党委书记后,他的职位就一路往上升。他先去了昔阳县做县委书记,后来又升到了山西省的第一把手。不过,尽管地位高了,但他一直没忘本,心里始终装着田地和乡亲们。
1975年那会儿,周总理找上了陈永贵,想让他去当国务院的副总理。陈永贵那时候都61岁了,他觉得自己没啥文化,就想推辞。可周总理说了,这时候得听组织安排。这么一说,陈永贵也没啥好说的了,就这么成了咱们国家头一个“农民出身的副总理”。
1980年的时候,已经66岁的陈永贵觉得自己文化不高,干不了副总理的活儿,就自己跟中央打了报告,说要辞去副总理的位子。中央那边经过仔细琢磨和权衡,最后同意了陈永贵的请求。
【修改遗嘱】
1985年的时候,陈永贵倒霉地查出了肺癌晚期。在他快不行的时候,他跟老婆说:“我走了以后,把咱家的所有家当都当党费捐了吧。”
可他老婆却抛出了个难题,说要是把所有积蓄都上交,儿子明亮哪来的钱去念大学呢?这一下子把陈永贵给难住了。说实话,他这辈子都扑在国家、人民身上,对家里老婆孩子是真的顾不上太多。
这可能是陈永贵头一回有点自私的念头,他最后决定把8000元的党费减到了5000元,把剩下的钱拿去给儿子交学费了。陈永贵心里一直记得要对党忠诚,但他也没忘了对儿子的那份深厚感情,一直在默默关心着他。
1986年的时候,陈永贵因为生病去世了,走完了他72年的人生路。
在大学那会儿,陈明亮家里头经济挺紧张的,老为钱的事儿发愁。但他没整天抱怨个不停,而是边上学边找了个兼职干,想给家里减轻点负担。就算后来他干上了贸易这行,也一直记着老爸的话:“只挣该挣的钱,不是自己的,就算白给也不要。”
十六年匆匆流逝,陈永贵的娃陈明亮,在一次访谈中又聊起了那事儿,说着说着,眼眶还是不由自主地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