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备受瞩目的高空抛物致死案件做出了最终裁决。凶手周某被核准死刑,并立即执行。判决的到来,是否意味着正义得以伸张?受害者的家庭是否能从中获得安慰?
2023年6月22日的那个夜晚,28岁的年轻女子小娄和家人正走在街头,享受着久违的团聚时光,人生本该如此惬意,但可怕的事情来的很快。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平静而普通的夜晚,会因高空抛下的砖头而变得永远无法抹去?从32楼坠落的砖头在几秒之内,就夺走了她的生命,还未来得及享受世界享受人生的她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中。
围观的群众吓得四处逃窜,生怕再有什么东西从天而降,伤害到自己。当救护车来的时候,小娄已经没有了呼吸。
罪犯周某曾多次从高空抛掷重物,其实他并非是心血来潮活想要往楼下扔东西,这实际上是他蓄谋已久的“计划”。
案发之前,他已经进行了数次类似的危险举动,抛下桶装水、罐装可乐,甚至同样的砖头。不过,因为没有砸死人,周某心里十分不快,这并不符合他的“预期”。
直到那天晚上,直到小娄的出现,他的“目的”才终于实现——他成功地用一块砖头结束了另一个无辜的生命。
在法庭上,周某十分冷漠无情,他毫无悔意,甚至仿佛期待已久,这样的态度也让受害者的家人感到气愤,更让人心寒。这样的行为背后,是怎样的心理扭曲?
根据他在庭上的供述,他并非因为冲动而作案,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他想自杀,却没有勇气跳楼。于是,他将矛头对准了无辜的路人,试图通过杀人来换取自己被判死刑的结局。
这并不是一场单纯的犯罪,而是对生命的极端亵渎。周某的目标不是特定的某个人,而是随机选择任何一个可能成为他“工具”的路人。小娄不幸成为了这场恶行的牺牲品。
而案发后,周某平静地走进派出所,自首承认自己“打死人了”,这一切就像是他策划已久的“求死计划”中的一环。
受害者小娄本是一个前途光明的年轻人。在北京从事法律工作的她,原本计划与家人朋友一起度过一个轻松的假期,之后准备筹备自己的婚礼。
这场意外夺走了她的生命,她的家人至今无法从这场噩梦中醒来,尤其是她的父母,在接到噩耗后几乎瞬间崩溃。原本盼望女儿回家的心情,如今变成了永远的等待。小娄的姐姐多次表示,她的家庭从未收到过周某及其家属的任何道歉,哪怕是一句简单的歉意。
在法庭上,面对周某家属的泪水和哽咽,受害者的家属心中只有无尽的痛苦和愤怒。
周某的母亲虽然痛哭流涕,但这一切对于失去亲人的家庭来说,显得如此无力和苍白。受害者家属质疑,为什么这样一个屡次作恶的人,之前没有受到更严格的法律制裁?为什么这场悲剧无法被避免?
早在6月17日,案发前几天,周某就曾从同一地点投掷过两桶5升的桶装水和3罐未开封的可乐,甚至有其他路人因此受伤,但这些危险信号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他的行为没有被制止,也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在案件的最终审判中,周某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
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对恶行的应有惩罚,是对受害者家属的一种公正回应。但另一些人则质疑死刑是否过于严厉,是否应考虑犯罪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面对这些争论,法律专家指出,周某的行为已经超越了普通的犯罪范畴,他的行为不仅是对社会公共安全的严重威胁,更是带有明确的恶意和主观性。因此,判处死刑符合法律规定,且有助于震慑类似行为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专家们提出,除了加强法律的惩处力度外,社区管理和公众安全意识的提升同样至关重要。社区物业应当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安装更多监控设备、加强安全巡查,确保高空抛物的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制止。
周某的作案动机,某种程度上与他长期的生活困顿和心理扭曲密切相关。社会是否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帮助那些处于边缘状态的人群,避免他们走上极端?
这场悲剧让我们看到了这些隐形问题的严重性,也提醒我们,除了法律的惩罚之外,预防和干预同样重要。
在有苗头之前,就需要对这类心理扭曲的人进行疏导和指引,避免他们采取极端的做法去报复社会,尽可能的减少这类然犯罪的想法。
生命是可贵的,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随意的践踏他人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活着或许很难,但只要活着,总能看到明天充满希望的朝阳,也总能给自己带来一份活下去的信心。
社会的安全,不仅仅依赖法律的震慑,还需要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