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亮精讲《传习录》(17)

心学之知行合一 2023-09-15 10:52:38

原文: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 精 讲 \

古代人评说过,这句话在徐爱那里记录过,为什么还要再重复一下呢?就说这是王门的宗旨,自然要天天讲。

前面咱们也说过,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贡献。知行合一里面的话头,怎么说也说不尽,为什么不能分作两事呢?知行合一是以诚意为原点的。

你要一讲知行合一,你就看见了王阳明把诚意放在致知前面,以诚意为原点,诚意优先,这是用功夫论取代认识论做体系的支点,这个在哲学思想史上的意义是非凡的。

章太炎说,知行合一之教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子路那里来的。子路是儒这一派的哪一派呢?是侠儒那一派。

只有子路这一派是行动的儒者,章太炎说这类儒才是正儒,说宋儒把儒学的光辉革命传统给丢了,赖王阳明恢复。所以说王阳明是个什么儒呢?是个侠儒。

王阳明就是个行动的圣贤,行动的儒者。王阳明是把知行合一人格化了,他一生做人做事,包括付出的好多代价也是因为这个。

再说一个小的,比如知行合一有一个小的检测指标,就是事上磨,王阳明说自己一生做事就是忍耐着做。

王阳明本来是个潇洒的人,但是他一在官场这个烂泥坑里头他就得忍耐着做。看王阳明给皇上写的那些奏疏,你就会觉得非常郁闷,这么一个天马行空的天才人物,做这种循循小吏的事,而且本来是为皇上好,还得倒求着皇上同意,有了一点功劳还都是皇上圣明。

跟宦官打交道,跟那些权贵打交道,王阳明一生都在忍耐着做。所以说“行者知之成”。

现代管理有一个很好的思想,是考量执行力,决策完美无缺,但是你执行不了,就一切归零。

说“圣学只是一个工夫”,还可以稍微扭曲着说一点,为什么行很难完成知呢?有一个陷阱是追求完美,越形式主义管理越追求完美,结果越追求完美越寸步难行。

这个时候就看出“略”的要害,“只是一个工夫”说的是打并为一,“并气合力,无事不办”。如果再有一个策略,就是毛泽东说的“面上的工作先抓好三分之 一”,执行难你就先执行三分之一,执行这三分之一的效率效果也带动着剩下的三分之二,而且处理剩下的三分之二的方法也在这三分之 一里总结出来了。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