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心真大!为抗衡中国,又主动拉印度入伙,2次教训还不够?

小彭的灿烂 2025-02-12 06:06:37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在当今国际局势中,外交关系的每一次变动都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近期,一则关于俄罗斯邀请印度加入“阿富汗四方机制”却遭到拒绝的消息,引发了无数网友的讨论,甚至还被揣测是为了抗衡中国。

那么事实真相又是怎样的呢?俄罗斯为何邀请印度加入“阿富汗四方机制”呢?

【“阿富汗四方机制”是什么】

最初的“阿富汗四方机制”由中国、美国、阿富汗前政府和巴基斯坦构成。

而2021年塔利班掌权后,阿富汗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有的“阿富汗四方机制”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宣告解散。

此后,每年一度的“中俄巴伊四国外长阿富汗问题非正式会议”应运而生,成为新的“阿富汗问题四方机制”。

中国、俄罗斯、伊朗和巴基斯坦四国在新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俄罗斯凭借其在军事、能源等领域的强大实力,在地区事务中有着重要的话语权,其参与旨在维护自身在中亚地区的传统利益,确保地区局势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

伊朗作为阿富汗的重要邻国,在文化、宗教等方面与阿富汗有着深厚的联系,参与机制有助于维护自身周边安全环境,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巴基斯坦在阿富汗问题上始终有着重要的利益诉求,新机制为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使其能够继续在阿富汗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则一如既往地秉持着和平、合作、发展的理念,积极推动各方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阿富汗问题,为阿富汗的重建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俄罗斯邀请印度的意图】

俄罗斯积极邀请印度加入“阿富汗四方机制”,背后蕴含着其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深远考量。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俄罗斯一直致力于维护和拓展其地缘政治利益,阿富汗作为连接中亚、南亚和中东的关键枢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俄罗斯深知,通过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能够提升其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进而巩固其作为全球大国的地位。

印度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在经济、军事和人口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力。

俄罗斯期望借助印度的力量,进一步增强在中东和阿富汗问题上的发声力度。

印度在中东地区也有着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与部分中东国家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和外交关系。

印度与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在能源贸易、投资等领域合作紧密。俄罗斯与印度携手合作,可以形成更强大的合力,将自身影响力延伸至南亚地区,打破地区势力的现有平衡,重塑地区政治格局。

在解决阿富汗问题的过程中,俄罗斯和印度可以共同推动各方对话,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从而提升两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俄罗斯认为,印度的加入可以在机制内部形成一种新的力量制衡,防止中巴在阿富汗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更好地掌控机制的走向,维护自身在该地区的利益。

印度在军事和外交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加入机制后,可能会对中巴的一些提议和行动形成牵制,使得俄罗斯在决策过程中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操作空间。

【印度拒绝的原因】

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源远流长,克什米尔问题就像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几十年来一直是两国冲突的根源。

除了克什米尔问题,宗教矛盾也是印巴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

印度主要信仰印度教,而巴基斯坦则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加剧了两国之间的对立情绪。

这种长期的敌对关系使得印度对与巴基斯坦共同参与“阿富汗四方机制”心存顾虑,印度担心在机制中与巴基斯坦的合作会损害自身在地区事务中的利益,也担心在与巴基斯坦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因此对加入该机制持谨慎态度。

【俄罗斯过往拉印度入伙的教训】

在金砖国家组织中,印度与其他成员国在“去美元化”进程上的分歧愈发明显,成为阻碍组织合作深化的一大因素。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美国滥用美元霸权对其他国家经济造成的冲击,“去美元化”成为金砖国家讨论的重要议题。

俄罗斯、中国等成员国积极推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探索建立独立的支付系统和本币结算机制,以降低金融风险,增强经济自主性。

普京早早就准备好在主场推动一个独立的支付系统,以此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中国也一直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去美元化”提供支持。

而印度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却表现出保守和犹豫的态度,印度外长苏杰生曾明确表示,印度不打算放弃美元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对建立单独的支付体系并不积极。

印度对人民币在“去美元化”进程中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心存忌惮,担心人民币地位的提升会削弱印度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影响其自身的大国地位。

印度自身也有卢比国际化的计划,尽管卢比在国际市场上的接受度较低,汇率波动较大,国际结算中面临诸多困难。

但印度仍希望通过推动卢比的使用来提升自身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这使得印度在“去美元化”问题上与其他成员国难以达成共识。

在实际贸易结算中,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卢比结算问题也凸显了双方合作的困境。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为应对西方制裁,加大了与印度的贸易合作,并尝试使用本币结算。

但由于俄罗斯对印度的贸易顺差巨大,俄罗斯积累了大量难以使用的卢比。

这些卢比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性较差,难以兑换成其他主要货币,也无法满足俄罗斯在国际采购中的需求。

俄罗斯手中的卢比资产面临贬值风险,给俄罗斯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而印度在增加对俄罗斯的出口、消化俄罗斯手中的卢比方面表现并不积极,导致双方在贸易结算问题上陷入僵局,影响了两国贸易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也给金砖国家内部的经济合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上合组织中的不和谐】

在上海合作组织中,印度的一些行为也对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干扰,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升级方案上,印度的态度成为阻碍。

而印度却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有保留态度,甚至在一些场合公开表示反对。

其中,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项目,成为印度反对的焦点。

中巴经济走廊穿越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而克什米尔问题一直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敏感争端。

印度认为中巴经济走廊侵犯了其所谓的“领土主权”,以此为由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抵制。

在2023年7月4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23次会议上,印度作为轮值主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表述持消极态度,引发了其他成员国的关注和不满。

印度总理莫迪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反对态度也十分坚决,他认为中巴经济走廊威胁到了印度的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利益,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对该项目进行阻挠。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上合组织内部的团结与合作氛围,也影响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地区的推进。

其他成员国纷纷表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认为这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合作的重要契机,印度的孤立行为使得其在组织中的形象受到损害,也让其在地区合作中逐渐被边缘化。

【结语】

不得不说,在国际合作的大棋盘上,各国的利益诉求如同纵横交错的丝线,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

尽管印度暂时缺席,但中俄巴伊四国应继续坚定合作,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路径,为阿富汗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

卢忠诚TALK在2025-02-11关于《2次教训还不够,为抗衡中国,俄罗斯又要拉印度入伙搅局》的报道

中国国防报在2021年08月25日关于《俄多措应对阿富汗政局变动》的报道

环球网在2021-09-07关于《龙兴春:臆想“新四方”,暴露印度心虚》的报道

0 阅读:21
小彭的灿烂

小彭的灿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