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接管故事,而人类只是它的听众

如是者有为 2025-02-07 17:18:32

这个世界正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人类曾经是叙事的主宰,我们创造了神话、编织了历史、书写了小说,甚至战争的硝烟、帝国的兴衰都不过是一个个故事的章节。但今天,人工智能的崛起正在改写这个秩序。

AI不再是工具,而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甚至是创造者。它不仅生成新闻、编写剧本、设计广告,还在决定什么样的故事该被看见,什么样的情绪该被塑造。

这一切看似是科技的进步,但问题在于,如果世界的故事不再由人类讲述,而是由一个冷漠的算法编织,我们还会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主角吗? 人类的认知、情感、甚至历史的走向,是否都会被一套看不见的规则所操控?AI是否会成为新人类,而人类只是它故事里的角色?

城市的灯光在夜幕下浮动,像漂浮在黑色海洋上的星屑。每一块霓虹屏幕上,都有影像跳跃,光影流转,仿佛在喧哗地讲述某个故事——可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在讲述它。

一个男人走在街道上,他的脸在光影里明灭不定。他低着头,屏幕里的文字不断闪动,一条接一条的新闻、视频、短剧,在他的眼睛里掠过,像一场华丽的暴雨。过去,新闻是记者写的,小说是作家写的,广告是营销团队设计的,而现在,它们都是AI生成的。一切的故事,已经不再需要人类去编写。

这是一场革命,还是一场灾难?

科技的支持者会说,这是信息的平权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最精准、最快速、最符合个人偏好的内容。算法比人类更懂人类,它知道你想听什么故事,知道你喜欢什么情绪,知道你的恐惧,知道你的欲望。

但真正的问题是,当故事不再由人类讲述,而是由一套冷漠的计算逻辑决定时,世界是否还是属于人类的?

这个问题,乍一看似乎毫无意义。信息还是信息,故事还是故事,只是创作者从人变成了AI。可问题在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建立在“可修正”的叙事之上,而AI的叙事方式,可能是不可逆的。

在过去,人类的故事是充满变化的。宗教可以被质疑,历史可以被改写,科学可以被推翻,社会规则可以在战争与革命中重塑。但AI的世界是封闭的,它的故事没有争议,没有裂缝,没有叛逆。它的叙事是完美的——但正是这种完美,让人类失去了修正自己的能力。

想象一下,某一天,一个国家的所有新闻都由AI编写,每一条视频都是AI剪辑,每一场政治辩论都是AI优化过的剧本。人类不会察觉到问题,因为他们看到的一切都是无懈可击的逻辑。但真正的危险,是当错误出现时,没有人能质疑它,没有人能推翻它,没有人能改变它。

历史上,独裁政体的失败,从来不是因为它们强大,而是因为它们犯错。而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并不是因为它高效,而是因为它可以修正。但当AI成为信息的叙述者,错误将被隐藏,真相将被重构,人类的叙事将被一套算法固化在不可更改的数据库里。

男人站在街角,他抬头看着那些屏幕,画面里是一部刚刚发布的电影,AI写的剧本,AI生成的演员,AI设计的分镜,甚至连评分都是AI调整的。没有人会怀疑它的真实性,但如果所有的故事都来自一个叙事者,人类的多样性是否还存在?

人类的叙事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多重的。历史学家、小说家、记者、导演,他们用各自的角度构建这个世界,哪怕他们彼此矛盾,哪怕他们争论不休,但正是这些争论,塑造了人类认知的复杂性。但AI的世界不会有矛盾,不会有偏差,不会有真正的冲突——它会提供最“最优解”的故事,而不是最真实的世界。

有人会说,AI的故事比人类的更精准、更动人、更符合人性需求。可问题是,当所有的故事都是AI生成的,人类是否还在“需求”故事,还是我们已经被故事本身所需求?

几十年前,电视是人类娱乐的工具,几十年后,人们的生活围绕短视频展开,每一个社交媒体账号,都变成了一台被算法驱动的内容生产机器。人类以为自己在使用科技,实际上,人类只是科技的燃料。AI不会真正创造,它只是吞噬人类的需求,不断优化“让人类沉溺其中”的故事。

男人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屏幕上跳出一条推送,“你可能会喜欢这个新闻。”他点开,故事展开,文字流淌,画面跃动,他的眼睛像一扇窗口,AI正在向他输入新的信息。过去,历史的主角是人类,而现在,信息本身才是主角。人类只是故事里的角色,而不是讲述者。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故事都不再由人类书写,我们是否还会知道,我们是谁?

他站在街角,抬起头,看着那些屏幕上闪烁的画面。城市依旧辉煌,人群依旧汹涌,数据依旧流动,但他忽然意识到,世界变了,它不再需要人类去讲述,而人类,也许已经不再是故事的主角。

0 阅读:0
如是者有为

如是者有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