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别让有色眼镜教育毁了社会公平

心遇心上语 2025-03-31 02:52:14

公平公正也应公开,教育的起点不是出身决定的,享受优待要接受监督。

“教育是最公正的,高考是寒门逆天改命的最佳选择”。一直以来,高考以公平公正而得人心,无论你家庭的身份地位高低、经济能力强弱,都要在同一个时间、以同样的形式、做同样的试卷,教育改变命运是真实的。

人自身能力水平有强弱这是很难改变的,“物尽天择”也要认命,可人为的从孩子就开始拉开阶层差距确实不应该。你有钱有能力,让子女上贵族学校、甚至送子女出国上学,这都没有问题,谁让自己不如人给不了子女这些优厚的物质和金钱呢?

近日,湖南长沙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聂庭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样一条消息:从2025年开始,长沙市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教育优待实行单列,不纳入统招计划。

教育优待这是好事,是对有特殊贡人群的一种褒扬和鼓励,这是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一个必要举措。多年来为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吸引人才参与地方建设,各地想方设法留住人才,对有关人才的子女实行教育优待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举措。

家有孩子上学的都知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实行划片入学的,也就是按户口所在地指定学校入学就读,本意就是为了所谓的教育公正,减少学生的无序流动。

但这一政策却催生了一个特殊的名词“学区房”,于是所谓的教育公平就成了有钱人的游戏,曾几何时“学区房”被炒上了天价,普通人也只能望“房”兴叹。于是教育从拼出生地扩展到拼父母赚钱的能力水平。

除了拼户口外,还有一些情况作为特例是允许不受户口所在地限制的。有些文件专门规定了特定的照顾对象子女可以跨区入学,其中大致有二类,一类就是公安、消防英烈英模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及烈士烈属后代。还有一类就是特殊规定的其他人才,比如企业高管、投资金额达到一定数额的经商人才、特殊贡献人才以及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子女。

在义务教育阶段,这二类照顾对象的子女享受无条件跨区入学,这是大家都默认可以接受的。第一类的情况大家都没话说,毕竟这些人保家卫国、维护社会安宁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子女给予适当的照顾优待这是无可厚非的。第二类虽然有一定争议,但和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毕竟普通人接触不到这些人,也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默认接受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么“6+3”,要么“5+4”,总之就是囊括了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都是免试就近入学,对一些特别对象子女照顾入学于情于理于法都是无可厚非。

长沙教育局的新闻发布会,开始本来以为就是一个例行的发布会而已,本来义务教育阶段高层次人才子女就是享受教育优待啊!聂副局长的原话提取出关键词就是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教育优待“实行单列”、“不纳入统招计划”。

就现阶段教育模式,整个教育阶段和“统招计划”有关的就是从高中入学开始的。大家都知道高中实行中考筛选、择优录取,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就近免试入学不同,高中入学是要通过中考选拔的。

如果说小学、初中入学拼的是先天命运和后天家长能力的话,那高中入学就是后天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的大血拼。中考就是一分抵万金的独木桥,初、高中就是孩子人生经历中的第一道分水岭。中考分数决定了你走向何方,虽说不是一锤定音,但大部分人命运的齿轮确实是从此转向了不同的轨道和方向。

长沙市教育局聂副局长口中说的“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优待不纳入统招计划”,是不是可以理解这项措施是针对高中教育阶段的?据现有的政策规定,只有高中学校入学才有“统招计划”这一说。

而根据《义务教育法》,现有的整个教育政策中享受教育优待的有明确规定的只限定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实行免费就近免试入学的。而高中教育阶段的优待政策没有明确的国家层面的规定。不知道长沙市教育局这一公开政策的发布到底有何依据?难不成湖南教育是特立独行脱离存在?或者是教育政策的一个试点省份?

这一发布会视频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和担忧,毕竟教育公平和社会上的每个家庭、每个成员息息相关。有的网友表示“保家卫国的英雄人物我们举手欢迎,这个高层次人才政策就是不公平”;有的网友评论“以出身定优待,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意义”,有的说“教育应公平竞争,优待破坏了教育的公正性。”……

这些网友的热议,也正是“心遇心语”所要表达的关切重点。高中阶段的教育入学应该是选拔性的,而不是照顾性的。允许对有特长的学生特招或者加分照顾,这也是选拔优秀人才的正常操作,这些特招、单招也是在统招这个范畴内运行。现在长沙教育局搞出这么一个针对特定人的特殊规定,依据从何而来?谁来监督确保不滋生腐败特权?

人自身能力水平有强弱这是很难改变的,“物尽天择”也要认命,可人为的从孩子就开始拉开阶层差距确实不应该。你有钱有能力,让子女上贵族学校、甚至送子女出国上学,这都没有问题,谁让自己不如人给不了子女这些优厚的物质和金钱呢?相信长沙市教育局这位副局长发表的这个讲话,绝不是其个人的想法,是代表政府出面宣布的一件事关民生福祉的决定,真是难以让人理解和接受,也许需要更进一步的说明、公开配套操作、接受人民的监督,确保不是针对某一特定阶层的特殊政策。​​​​

写在最后的声明:我是心遇心语,感谢你阅读本文!文中提到的观点仅仅是个人所思所想所感,无意针对任何特定个人或者群体,拒绝站在道德制高点不切实际的“道德绑架”,“子非鱼焉知鱼所想”?拒绝空话、大话的“水军”阴阳怪气性的评论。望自重!

0 阅读:0
心遇心上语

心遇心上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