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双休利弊争议,教育回归育人本质需要时间,难怪家长会焦虑!

心遇心上语 2025-03-07 03:24:48

高中生双休动了谁的蛋糕?家长到底在“杞人忧天”还是“ 迫于无奈”?学生“双休”何以引来这么大的争议?其实是现行升学制度矛盾化的具体体现。

“我强烈反对我家孩子的学校实行双休。我家没钱给孩子上辅导班。”

“反对双休的人,应该到学校体验一周孩子的学习生活悲惨状况。没健康哪有未来?支持双休!”

可能还没有哪一项制度规定的推出出现这么大的争议和反差。高中生实行“双休”这样一项规定刚一实施,就引得各方争议不断。

上面推出这项规定的初衷是从学生的心身健康的角度考虑,也是为了鼓励孩子全好发展,也就是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

这个双休政策的出台,主要事关四方:政策制定发布者、学校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从各自的角度来说,制定发布者、学校老师、学生应该都是支持的。制定发布者就不说了,推出这项政策肯定就是想推广开去的,必然是支持者;学校老师凭空多出了一天的假期,一年就相当于多处一个月的假期了,自然也是欢迎支持的,虽然有些会担心影响教学进度、影响学科成绩,但面对假期的诱惑,这些还是可以放下的;再有就是学生了,大多数学生肯定举双手双脚赞成的,多了一天放飞自我的时间,哪有不双手赞成的呢?

要说最有争议的,就是学生家长了。有坚定支持者,也有坚决反对者。

支持者的家长大概有这样几种心态:一种就是学霸级的家长,孩子本身比较自律,在家和在学校孩子都能自律自觉按部就班的学习,双休反而可以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固强补弱;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学渣,这种孩子和家长基本都面对了现实,在哪都一样;还有就是家里不差钱的,学校不上课,可以花钱请人补习啊!再有的就是旁观热心家长,他们说:“反对双休的人,应该到学校体验一周孩子的学习生活悲惨状况。没健康哪有未来?支持双休!”…

持反对观点的家长,不外乎三点考虑:

一种就是担心孩子不自律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些孩子学习成绩可上可下,在学校有老师盯紧点成绩就稳定在个人较高的水准。一旦放松,孩子又不自觉自律,成绩就明显下滑跟不上。

还有就是担心双休后别人都有上辅导班,自家孩子不上会跟不上,想上有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支撑。据了解本地高中单科补课费用达到5、6百一次,这个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起的。有的家长就直言不讳的说:“我强烈反对我家孩子的学校实行双休。我家没钱给孩子上辅导班。”

第三种就是有些家长管不了自己不自律的孩子,放在学校还有规章制度约束,回到家就是无法无天,不指望自己学习了,看着就头疼,闹的家里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其实,从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一定的时间供给是保持学习成绩的这个重要保证。毕竟集中在学校学习,学校老师可以系统整体的安排也可以计划,大多数孩子只要跟着老师的进度,一般都会能稳定发挥自己的真实学习水准。

比如说有名的“高考梦工厂”——衡水中学,就是很典型的时间管理大师,吃饭、休息甚至上厕所的时间都是量化到分秒来管理。在这里,每个人的学习生活按部就班,就像钟表一样精确。时间被一张精确到分钟的《生活作息表》分割成细小的段落,每个段落都有规定的内容,一段连着一段,犹如齿轮一样机械前行。密不透风的时间控制弥漫在整个衡水中学,在此驱动下,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在如此高强度时间管理之下,才会有那么多考上名校的。

现在这种唯“高考论英雄”、“唯高考论成败”的教育评价体系下,要想把人的观念从“唯考试论”的教育模式改变到素质教育的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综合纵深改革。要是哪一天学生双休不再是啥争议话题,那才是教育回归素质、创新教育的初衷,那才是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真正育人!

高中双休制度的推行,虽然给家长带来了新的考验,但也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提供了机会。

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合理规划,积极应对。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孩子一定能在双休期间,依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期待学生双休不再是热议话题!你会支持你家上高中的孩子双休吗?​​​​

写在最后的声明:我是心遇心语,感谢你阅读本文!文中提到的观点仅仅是个人所思所想所感,无意针对任何特定个人或者群体,拒绝站在道德制高点不切实际的“道德绑架”,“子非鱼焉知鱼所想”?拒绝空话、大话的“水军”阴阳怪气性的评论。望自重!

0 阅读:58
心遇心上语

心遇心上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