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年猪,过大年咯!年味这就来了嘛!乡愁、牵挂,这一刻都释然!

心遇心上语 2025-01-12 21:28:43

杀年猪,过大年咯!年味这不就来了嘛!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不知不觉一年又过去了,转眼就到了腊月十几了,离春节也就十来天(2周)时间了,城里依然该上班的上班,该跳广场舞的跳广场舞,基本感受不到啥过年的氛围。

要说还是乡下过年有气氛,乡下大集可热闹了,都忙着采购年货。今天小舅子特意打电话叫我下去,说是今天杀年猪,要一家子下去吃杀猪饭。

印象中的杀年猪,还停留在小时候。那时候杀年猪可是天大的事,毕竟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年到头的营养全靠这几天的猪来贴膘。

那时候,一听说家里要杀年猪,几天上学都没心思,早早的就计划着那天一定要逃学留在家里。天天偷听大人谈话,好确定到底哪一天杀。

到了定下的杀猪那天,早上照样乖乖背着书包去上学,不过都是躲在离村子不远处玩。那时候上学没有微信家长群,孩子到不到学校,老师发现不在学校还以为在家里有事没来,家长看到孩子背着书包出门了就以为去了学校,半路上就是完全失管失控状态了。

那时候杀猪还很有仪式感,杀猪前还会放一串鞭炮,告知灶神爷、土地爷、姜太公,过年了孝敬供奉马上就来了。躲在村子不远处的孩子,一听到鞭炮响和听到猪叫,就知道要逮猪杀猪了。

听到猪叫,就赶紧撒腿往家里跑,家长看到了也顾不上责备逃学了,有的家长实在管孩子管的紧,嘴上说让孩子赶紧回学校上课去,孩子随便编个理由肚子疼不舒服,家长也就不会再较真,反正那时候的孩子都是散养,一天、二天不上学也没啥,又不耽误事。

孩子有孩子的快乐。那时候经济困难,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没有谁去专门买玩具,娱乐活动少。孩子盼着杀猪最快乐的事就是玩

猪尿泡(就是猪膀胱)。老杀猪的也知道,所以会完整的取出猪膀胱,稍微洗洗就拿给孩子们去一边玩去。就是用一根竹管将猪膀胱吹到最大,里面塞上几粒黄豆,用绳子绑住可以当球踢。就这个能玩上一整天不厌烦。

杀一头猪,大人们会忙活整半天。一帮人忙着处理猪肉,另一帮子妇女老太忙着烧火做饭吃。杀年猪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喜事,所以左邻右舍都会来帮忙,主要是大家聚在一起打打牙祭(我们老家叫喝猪血汤,有的地方叫吃杀猪饭),改善改善生活。主人家也毫不吝啬,大块的肉、大碗的酒管够。平时邻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大家都没少帮着帮忖,也是借杀年猪有现成的好菜来感谢大家。

现在杀猪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也没有那么多人凑热闹了。主要是经济条件改善了,大家不缺衣少食的,特别是肉类,大家都顾虑身体健康,都自觉少吃或者不吃了。现在杀猪都有专业的团队啥事都包了,主家只负责包个大红包给主刀的,然后就等着收处理好的猪肉、排骨、内脏啥的了。

现在杀猪也会请客吃饭,不过来吃饭的都是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除非平时关系特亲、走动频繁,一般不会来凑热闹的,主要现在都不缺那一口吃的了。孩子们也不凑那个热闹了,现在的玩具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现在的孩子还嫌杀猪时又臭又脏还有血腥味,躲都来不及,看都懒得看一眼。

吃杀猪饭也就是象征性的图个热闹,主要是借机喝喝酒聚一聚,也没人真会在意多吃那一顿肉,既是为联络感情,也是图个喜庆,毕竟是要过年了,一年到头各忙各的也难得聚聚。

现在的快节奏生活,乡下的或进城生活或外出打工,或人模狗样或些许狼狈,或衣锦还乡或行囊空空,忙来忙去,或早一步或晚一点地回到原点,也终究是为了那一头,有人在盼望。“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现在大人小孩失去了许多以前的乐趣,但对家乡的记忆和亲人的牵挂,无论如何,都要回去聚聚,过个团圆年。你们那过年还会杀年猪嘛?过年还有没有小时候的年味?​​​​

(声明:我是心遇心语,文中提到的事件是作者真实经历的,一些想法仅代表个人的所想所感,拒绝站在道德制高点不切实际的“道德绑架”,“子非鱼焉知鱼所想”?拒绝空话、大话的“水军”阴阳怪气性的评论。望自重!)

0 阅读:0
心遇心上语

心遇心上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