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什么推什么!App们是如何串通一气,组团追踪你的?

嘉慧浏览趣事 2025-01-10 00:56:50

在当下这个瞬间,你不妨掏出手机,在社交APP上潇洒地发一条“王者荣耀天下第一”的动态。不出半小时,当你切换到另一个APP时,便能瞧见一堆打野攻略视频以及手游广告赫然映入眼帘。

要是再随手搜一条“一个人旅游要注意些什么”,紧接着,社交APP就仿佛心有灵犀一般,给你推送同城异友的信息。

虽说所有的APP都信誓旦旦地否认自己会搜集用户隐私,可类似这样的场景,想必大家都经历过无数回,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怀疑,自己的隐私仿佛在全网裸奔,为何搜什么就推什么,这些APP到底是怎么串通起来,组团追踪我们行踪的呢?

不少人笃定地认为,就是APP在窃听自己的谈话。这种心情完全能够理解,不过,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直接窃听的风险极高,成本也相当大,人家APP开发者犯不着采用这种手段。

更为关键的是,在初次使用APP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曾对着那长达几十页的隐私政策,随手一点就同意了?

没错,谁都心里有数,根本没几个人会耐着性子去研读,而且实际上也没得选,可不管怎么说,从法律层面来讲,你就是同意过了。

所以,APP开发者们完全能够凭借一些更为隐蔽、自然且合法的方式来搜集信息,进而追踪你的一举一动。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其一,便是cookie,这堪称最具复古韵味的一种手段。想必你在诸多网站上都曾留意到过相关提示,就在你访问网页的那一瞬间,网站便会不动声色地记录下你的登录账号、搜索记录、浏览内容、停留时长等形形色色的信息,而这份存储在本地的文件,就叫做cookie。

cookie的优势显而易见,每次登录时,你无需再繁琐地输入一遍账号密码,各种设置选项、偏好也都能被精准记忆,让你的网络冲浪体验如丝般顺滑。

这种仅供创建者自身使用的cookie,被称作第一方cookie。

然而,还有一种cookie叫做第三方cookie,它可是为他人所用的。

打个比方,当你打开浏览器访问天猫时,与此同时,它就会分别创建一个天猫的cookie以及一个淘宝的cookie。只要你曾经登录过天猫,下次再打开淘宝时,便能凭借同一账号密码实现自动登录,省却诸多麻烦。

听起来是不是格外便捷?但实际上,第三方cookie的真正“使命”,是收集更多的信息,以便精准推送广告。

为了让大家理解得更加透彻,不妨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倘若你打算转行去卖狗粮,并且需要投放广告,此时便会面临一道难题——总不能毫无章法地四处乱投吧,必须得精准锁定那些真正养狗的人群,才能让广告投放有的放矢。

可问题在于,要怎么才能知晓哪些网站里的哪些用户养了狗呢?我们显然没有精力去逐一和每个网站对接,挨个询问一番。

于是,为了提升广告投放的效率,让金主们能够更加高效地“撒币”,一种名为广告联盟的营销机构应运而生。像Google、Facebook、BAT、京东、字节,还有那些卖手机的厂商们,无一例外,全都拥有自己的广告联盟。

广告联盟一方面与卖货的甲方紧密对接,另一方面,又连接着一大批接入了联盟的网站。

如此一来,只需将狗粮广告交付给广告联盟,后续的工作便交由广告联盟去对接各个网站,筛选出养狗的用户即可。

不过,广告联盟究竟是如何同时与这么多网站协同运作的呢?答案就是第三方cookie。

当你访问一个网站时,这个网站会同步创建多个第三方cookie,而当你打开另一个网站时,倘若它们同属于一个广告联盟,便能从这些记录中精准找出留给自己的那份。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你从未在这个网站登录过,也未曾在此搜索过任何与狗粮相关的内容,他们照样能够利用这些数据跨网站生成极具针对性的广告推荐,这怎能不让人感觉自己仿佛时刻处于被监控的状态呢?

就拿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来说,它同样经营着一个规模宏大的广告联盟,诸多接入了百度广告联盟的网站,都能依据你的浏览习惯为你量身定制广告。

2013年,南京的朱女士就发现,自己在用百度搜索减肥、隆胸等关键词后,在浏览其他网站时,居然频频出现这些相关广告,一气之下,她以侵犯隐私权为由将百度告上法庭,令人遗憾的是,最终败诉。

虽说cookie的功能颇为强大,但它也存在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正如前文提及,cookie是一个本地文件,这就意味着用户以及各类软件都能够随时将其清除,稳定性欠佳。而第二个问题则更为致命,这年头,大家上网的主流方式早就变了,谁还在用网页上网啊?几乎人人都在用APP了,cookie这种略显陈旧的方式,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了。

所以,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浪潮,如今的广告联盟除了运用cookie之外,还启用了两种更新颖的手段,一个是账号,另一个是设备标识符。

账号的概念很好理解,你账号的访问信息会被系统自动记录,并且直接上传至服务器,一旦上传,想要删除可就难了。

而且,网站还会依据你的各类行为,给你的账号打上形形色色的标签,就拿阿里的达摩盘平台来说,它甚至能给你的淘宝账号打上上千个标签,涵盖当地天气特征、你的身高、体重、消费能力,乃至你居住小区的档次等诸多细节。

倘若你被标记为养狗用户,那么不光淘宝能精准地给你推送柴司狗粮,其他接入了阿里广告联盟的APP上,大概率也会出现狗粮广告。

如果说账号侧重于软件层面的管控,那么设备标识符则是从硬件层面将你牢牢锁定。你可以把设备标识符通俗地理解为手机的身份证号,比如每台手机都拥有一个名为IMEI的设备标识符,它在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且无法修改。

早期,许多AndroidAPP都会向用户索要电话权限,实际上,它们并非真的要打电话,而是企图获取这份IMEI码。

有了它,不管你如何切换账号,只要手机没换,APP们就能精准识别出你还是原来的你,进而持续给你推送广告。就好比那些内置了字节跳动旗下广告平台穿山甲SDK的APP,你在抖音、今日头条上的每一次划屏、收藏、点赞等操作,都会被一一收集、分析,并借助设备标识符进行标记。

日后,当你再次打开这些APP时,看到的广告说不定就与你之前点赞过的某个短视频息息相关。可以说,在cookie、账号以及设备标识符的全方位掌控之下,自你同意隐私政策的那一刻起,想要给你精准推送广告简直易如反掌,哪里还用得着搞什么窃听之类的小动作呢?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很多网站和APP都不止加入了一个广告联盟,就拿豆瓣来说,它就加入了腾讯、华为、淘宝等多家巨头旗下的广告联盟,而这些广告联盟又分别关联着无数个其他网站。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常常会感觉自己被跨软件追踪的根源所在。

难道就真的无计可施了吗?倒也并非全然如此,还是有一些应对之策的。

在cookie方面,从2020年开始,苹果的Safari浏览器就已经默认全面禁用第三方cookie,Google的Chrome浏览器也宣布在2024年下半年禁用第三方cookie。实际上,如今很多浏览器都已经支持阻止第三方cookie的功能,大家平时使用时,多留心设置一下即可。

再看设备标识符方面,在iOS6和Android10更新之后,如今的APP已经无法再合法获取那串唯一的IMEI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串叫做广告标识符的编码。它就相当于一串临时身份证,需要的APP可以自由获取,在短期内追踪和标记用户行为,不过,你也可以随时重置,重新开启“隐私保护模式”。

到了2021年,iOS14.5还默认直接关闭了APP们获取广告标识符的权限。所以,很多iPhone用户在打开新的APP时,会看到这样一个弹窗,其实就是APP在恳请你帮它重新开启这个权限。至于大家是怎么选择的,我们不得而知,反正我们自己是全部关闭了。

依据我国2021年推出的首部《个人信息保护法》及相关规定,APP必须明确公开推荐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收集了哪些信息。

即便用户曾经同意了个性化算法推荐,也必须提供便捷的方式,让用户能够在四步之内将其关闭。当然,这些举措并不能从根源上杜绝厂商收集和分享你的个人信息,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给他们增添了一些限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你关闭的仅仅是个性算法推荐,跟你个人行为直接相关的广告虽然会减少,但广告的总体数量并不会因此而降低。

毕竟,广告可是整个互联网的经济引擎之一,咱们自己不也时常盼着能接到广告,赚取收益嘛。

最后,我们并非想要刻意渲染恐慌气氛,也无意招惹麻烦,所以还是得坦诚相告,正规软件的信息收集行为都是合法的,它们虽然追踪了你的诸多数据,但并不会将这个模糊的画像直接对应到精准具体的个人。

也就是说,他们知道有个用户想买狗粮,但这个用户究竟是陈某还是朱某,他们并不知晓,也并不在乎,更为重要的是,法律也不允许他们知晓。不知道知晓这个事实,能否让你稍微宽慰一些,如果还是不能的话,那也实在没办法啦。

文本来源@柴知道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
嘉慧浏览趣事

嘉慧浏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