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僧的一首五律,充满想象,又相映成趣

墨有云水心语 2025-02-01 05:34:42

古代诗坛人才辈出,既有杰出的宰相、状元和才子,也有普通的布衣、歌女和隐士。还有一类诗人则是出家修行的僧侣,他们与一些文人墨客交往,逐渐地也开始喜欢诗词,并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比如唐代的高僧寒山、灵澈上人,宋代的诗僧惠洪、道潜等人。

清代也曾涌现过很多优秀的诗人,比如纳兰性德、龚自珍,还有袁枚、郑板桥等等。除此之外,清代还有一些并不太著名的诗人,但是由于其经历丰富,感触深刻,也经常会创作出一些佳品。下面分享清代诗僧的一首五律,充满想象,又相映成趣。

横塘夜泊

清代:释宗渭

偶为看山出,孤舟向晚停。

野梅含水白,渔火逗烟青。

寒屿融残雪,春潭浴乱星。

何人吹铁笛,清响破空冥?

宗渭是清朝初年江南的著名诗僧,虽然他的事迹难以考据,但是品读他的诗歌作品,却感到非常亲切。诗人描绘的场景好像就在身边,其寄托的情感也容易产生共鸣,可见优秀的诗歌总是划时代的,可以让人穿越时空进行交流。

横塘是江浙一带的河岸名称,诗人有一次乘船外出云游,途中夜泊于此。他有感于此处秀美的风光,于是驻足观赏,并创作了这首诗,全文含蓄凝练,更引人入胜。

诗人一路跋涉,时而登山攀岩,时而涉水过滩。即使在船上也是颠簸浮沉,无法正常休息。不过出家人平时生活艰苦,不畏羁旅奔波,所以纵然长途赶路,却并不感到极度疲劳。

开篇交代出地点和时间,黄昏时分,一叶孤舟独自漂泊在水面上。诗人一直在船舱里休息,偶尔探出头来看看外面的风景,忽然发现不远处群山巍峨苍翠,正从水中慢慢浮现,并逐渐地靠近自己,诗人感到有些新奇,于是便吩咐船家泊船靠岸。

但是接下来诗人并未继续描绘山景,而是专注于眼前的景象。野梅含水、渔火逗烟,刻画出静谧、清幽的氛围,又透着早春的勃勃生机;一白一青,对比鲜明,更能相互映衬。

一个“含”字,描写出梅枝临水的婀娜神态、以及梅花的白嫩娇媚;而一个“逗”字,展现了火光与青烟相映、跳动升腾,仿佛彼此互相逗乐,既活泼地描绘出渔火的形态,给人带来温馨的遐想,又表达出水乡儿女的生活情趣。

渔火是一种暖色调,早春时节更让人感到温暖。可是紧接着却转而出现了冷色调,“寒屿融残雪,春潭浴乱星。” 江中的小岛还非常寒冷,冰雪刚刚融化。微风拂过初春的潭水,波光粼粼,仿佛是星星在其中欢快地沐浴,却搅乱了水宫里的宁静。

一个“浴”字,采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横塘夜景图,也表现出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感受,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神会。

夜幕降临,迷人的画面逐渐地在眼前消退,诗人却意犹未尽,依然想象着刚才的景物。诗僧正沉浸于自然美景中,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划破夜空的清笛声,引发了悠长的思绪,也为诗歌的结尾增添了无尽的韵味。

释宗渭的这首诗意境深邃,技法高超,好像一幅山水画。诗人在起首只是做了简单的交代,接下来就具体展现早春时的横塘暮景。诗僧由近及远,岸边含水的野梅,到水中的渔火,显得活泼灵动、相映成趣。

而小岛上的融雪,令人觉得乍暖还寒;碧潭里的倒影,跳动闪耀,更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心情愉悦、流连忘返。全文虚实相映,作者只用寥寥几笔,就精妙地描绘出湖光山色的自然之美,更表达了诗僧恬静安然的心境。

0 阅读:18
墨有云水心语

墨有云水心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