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啥喜欢“磨蹭”?大部分家长不知道的秘密,4个妙招更有用

布谷妈妈 2022-11-07 20:24:35

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早上我急着出门,叫布妞赶紧穿衣服。她慢条斯理地翻找衣服,仿佛没有一件合意的。我看不过去,随意拿了一件就往她头上套。

她一把将衣服拽下来,有些小脾气:“不是这样穿的,你把我手弄痛了。”然后她拽着衣服下摆,左手伸进去,再右手,再套头,然后再慢腾腾站起来。

我耐着性子等她穿完,急忙催促:“还有裤子呢,快点,我们马上要出去了。”

没想到,她像没听到似的,压根不理我,径直拿起笔开始画起画来。

哎呀我这暴脾气,一下子没控制得住。我将裤子往她面前一扔,大吼起来:“快点,不穿我走了!”

看我真的生气了,她这才赶紧手脚并用地穿好衣服,跟我出了门。

以前经常听宝爸宝妈们吐槽孩子“我急他不急”、“慢得跟蜗牛一样”、“太磨蹭了”,没想到,如今我自己当了妈妈,也要面临这一困境。

关键是,孩子磨蹭你还不能催,因为越催,他越跟你对着干,真是气死人啊。

我们做父母的,该如何打破这个局面,让孩子从他律到自律,从磨蹭到积极呢?

一:孩子为啥喜欢“磨蹭”?大部分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全球著名拖延研究专家皮尔斯.斯蒂尔,通过800多项研究,最终找到拖延的最可能4个原因:对成功信心不足、讨厌被人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目标和回报太遥远。

他还列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拖延公式:

U=EV/ID。即动力=(期望×价值)÷(冲动×延迟)。

动力越足,一个人就越愿意去做某件事,也就越不会拖延。所以说,公式中的4个因素,也就是影响一个人会不会拖延的主要原因。

●对成功信心不足——期望太低。

心理学家曾对孩子的注意力,做过具体的量化测试,发现小学生需要通过努力来调动的意志力,只够他坚持听20分钟课,抄15分钟字,背8分钟的课文。

所以说,有时候孩子在学习上可能真的尽力了,但在我们看来,他就是想偷懒。

于是我们给他定了较高的目标,比如在规定时间内,必须背下一篇课文、抄完5页生字、做完2张试卷,最后还得练琴、画画等等。

孩子一听,我的天,这任务跟登天似的,太多太难了,我肯定完不成,还是放弃吧。

于是,孩子对一眼望不到头的任务产生畏惧感,期望和信心太低,他也就用磨蹭来应对。比如玩会玩具、啃会橡皮擦、不时起来喝个水上个厕所啥的。

其实,这时候孩子的磨蹭,属于技能不足、能力不够、缺乏信心,并不是他有意要跟爸妈作对。

●讨厌被人委派任务——愉悦度或价值感低。

布妞磨蹭着不肯穿衣服、跟我对抗,就属于这类情况。

她不喜欢别人命令她,也不爱被人指责。所以当我用权威去压制,或者斥责她时,她行动的动力反而会降低,用拖延来表示拒绝和反抗。

当你跟孩子唠叨说:“我跟你说了100遍了,你就是不听;你耳朵聋了吗,没听见我说吗?”

这类情况,还真不是孩子耳朵出了啥问题。

他只是讨厌被你命令,觉得做这件事没有愉悦感或价值感,所以用“偏不听”“偏不做”的行为,来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故意拖延罢了。

●注意力分散和易冲动——分心程度高。

这类情况,在我们大人身上也很常见。

要睡觉了?再玩会手机吧。要洗漱了?再在沙发上躺会。活还没干完?先把剧追完再说。

在我们任务环境周边,有很多东西不自觉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导致我们拖延。

孩子也是,他本来自控力就相对大人较弱。当面对枯燥的学业时,周边任何一个玩具、一点小动静,都可能分散他注意力,导致拖延。

●目标和回报太遥远——延迟高。

比如你跟孩子说,你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上个好大学,才能找个好工作,才能过得更好。

将来?太遥远了,这并不能激起孩子多大的动力。

还有一个引起延迟高的,就是时间还多,所以孩子不着急。

最明显的,就是赶作业。放假疯狂地玩,临到开学最后一天了,孩子们熬夜补作业。或者放学回来先看电视、玩耍,临要睡觉了,孩子想起该做作业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道理也讲了,也催了,可孩子就是不急,依然我行我素。

这类情况,就属于孩子没有时间概念,意志力和自我规划能力不够,他养成了拖延的习惯,难以改变。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培养自理能力和时间观念,改正拖延的毛病。

二:4个妙招更有用

其实,根据上文的动力公式,我们也可以知道,只要从公式中的4个因素切入,有针对性地改正,就能帮孩子战胜拖延。

①将目标分解

有时候我们看着孩子的学业也发愁,这么多,咋弄得完啊。

当所有的目标都加到一起的时候,难免就会显得庞大,容易把孩子吓跑。这时候,我们不妨帮着孩子一起梳理,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看得见的小目标。

比如我带着外甥,将他所有的任务都列出来,然后按难易程度分类。再以半小时为一个单位,每个时间单位内,放置相应的目标。

如语文抄写,我会问他,这个大概需要多久,他说大概20多分钟。好,这个就放在一个时间单位内,抄完可以休息10分钟,再接着做下一个目标。

数学多的、难的,我们可以将它拆解成几个小目标,分别放到几个时间单位内。

有这样一个任务拆解,孩子就知道,当下这半小时,我只要完成一个目标就好了。他也就不会被大的目标给吓倒,从而想要拖延。

②提高愉悦度

这个,就需要我们不直接用生硬命令、重复唠叨的方式,而是用一定的技巧,与孩子进行沟通。

小一点的孩子,如果是因为吃饭、睡觉、穿衣服磨蹭,我们可以以做游戏的方式,来调动他的积极性。比如说,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我猜你肯定比不过我,我闭上眼睛看看有哪个小朋友会穿这件衣服呢?

总之,对待小一点的孩子,别太较真,多用游戏的方式来与他互动,他也就没那么叛逆了。

对待大一点、有自主的孩子,我们则更需要讲客观事实,而不是一味发泄情绪。

第一步,讲让你不愉快的行为:我看到过了40分钟了,你还只做了3道题,这让我很生气而且很担忧。把孩子具体的行为讲出来,他就知道,你不是在否定他整个人,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事情上来。

第二步,讲这件事带来具体而明确的后果:这样拖延,我担心你会做到很晚,不但影响睡眠还会影响明天的学习。

第三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希望你能在规定时间内把事情做完,这样你既能培养好的习惯,我也不用那么担心。

讲具体事情,并且让孩子意识到行为后果,以及看到你的需要。他会更愿意多角度思考,并且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③减少干扰因素

比如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不要在一旁看电视、手机,这只会引起孩子分心。他还可能会产生不公平心理:凭啥你们都能玩,就我一个人要学习?

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尽量营造少干扰的环境。他学习区附近,也不要放玩具等能引起他分心的物品,让孩子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④设置截止时间

爱拖延的人,明明半小时能做完的事情,哪怕你给他2个小时,他也能把这2小时都用掉。

所以,我们就需要培养孩子有“deadline”的意识。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决定任务时间,然后我们在一旁监督。尽量把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这样可以将时间设置得更具体,精确到多少分钟。

当发现孩子有分心时,我们就指指时间。孩子也就能明白,这个是时间段,他需要做什么。

孩子一旦培养成习惯,之后他就能自己分解目标、设置时间,那他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规划能力,自然就培养出来了。

到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会变得相当自律,不再需要你唠叨催促啦!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一个善观察、爱思考、有办法的妈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关注吧~

7 阅读:6999
评论列表
  • 2022-11-08 11:09

    孩子吃,那是不饿,你说的对,带孩子户外运动,消耗大自然饿了,再着几个孩子一起吃饭,抢着吃饭才香。

  • 2022-11-08 11:15

    加强锻炼,两餐之间不要给太多零食,孩子一定吃得香。

  • 2022-11-08 11:42

    就是不要给孩子吃太多零食,只要好好的吃好三顿饭,孩子就能长好,以前的孩子没那么多事儿,现在孩子一堆事儿…

  • 2022-11-08 11:19

    我就是用这4种方法,把孩子吃饭速度提高了。这都是我的实践经验,希望对你有用哦。

  • 2022-11-08 11:03

    说不错,到在教育方面还是因人而异的

布谷妈妈

简介: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解决育儿路上百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