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断亲”:父母是亲人,其他亲戚只无非利益罢了

张守小科普 2025-01-02 16:48:37

“断亲”这种事,听起来感觉像是什么大逆不道。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选择主动与自己家族中的亲戚“断了联系”。

不是因为什么深仇大恨,只是单纯的觉得没必要维系那种“形式上的亲情”。

在他们眼中,血缘关系有啥用?见亲戚就像是社交任务而已,什么生日聚会、节假日问候,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个体独立的价值观,真让传统的亲戚关系摇摇欲坠。

这些年轻人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纷纷选择“断亲”呢?

一、传统和现代的反差

这几年来,“断亲”成了许多年轻人的新选择。从春节走亲访友热热闹闹,到如今的冷冷清清,年轻人与亲戚的关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要知道在过去,走亲戚可是春节的重头戏。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忙着“备年货”。

男人们提着酒,女人们拎着糖,孩子们扛着鞭炮,热热闹闹地挨家挨户串门。

老一辈人提起走亲戚,眼睛里透着光亮。在他们的认知里,走亲戚是一年中少不了的大事儿。

亲戚之间见一面,聊聊家长里短,这是感情的保鲜剂,也是“礼尚往来”的表现。每年的年节,走亲戚这套流程,几乎成了中国家庭的共同记忆。

过去的农村是大家族制,五服以内全是熟人,婚丧嫁娶谁家有事,几个电话一打,全村都来帮忙。

走亲戚的意义,不止是吃顿饭,还能聊聊田里收成,问问家里娃考了几分。说白了,这是一种“熟人社会”维系感情的方式。

谁家人丁兴旺,谁家条件改善了,大家一看便知。这时候的走亲戚,可不是今天年轻人眼里的“例行公事”,而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随着长辈们年纪的增长,走亲戚的意义还带有一份他们对情感的寄托。

人到了一定年纪,圈子会越来越小,亲情成了他们为数不多的情感出口。

老一辈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怕你们忙”,这透露出他们对亲情深深的依赖,听着就让人心酸。

可现在对于年轻人来说,长辈的这些期待,却未必能让他们感同身受。

尤其在这个工作、生活节奏都快的飞起时代,走亲戚更像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无形“消耗”。

曾经的年夜饭是热闹非凡的家族盛宴,如今成了难以凑齐人头的小型聚餐。

“小时候,一桌子人抢着吃;现在,年轻人宁愿在房间刷手机。”一位长辈无奈地感慨。

而那些热闹的家族聚会,往往也只能靠长辈的“强行安排”维持场面。

疫情之后,这种疏离感进一步放大。防控政策改变了人们的社交习惯,减少聚会成了很多人的新常态。

不少年轻人持有这样的观点,除了父母是亲人,其他亲戚更多的只是利益关系。

他们几乎不再与亲戚有任何互动,长辈奈何不了,也只能妥协:“孩子不愿意走动,就随他们吧,省得闹得不愉快。”

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楼大厦取代了老式平房,邻里之间多了一堵墙,亲戚关系之间好像也隔了一层屏障。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物理距离加上心理疏远,共同造成了“断亲”现象。

不过一些专家也认为,年轻人的“断亲”并不全是因为冷漠。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自我边界,渴望平等与尊重。

他们不是拒绝亲情,而是拒绝不合理的干涉和评价。在亲情和自我独立自我舒适方面,他们选择了“断亲”来迎合自己。

二、年轻人断亲的深层原因

“断亲”现象之所以频繁出现,背后是有着很多复杂的社会和心理原因的。

年轻人与长辈在观念上的差异,是“断亲”现象的关键原因之一。

老一辈人往往强调家族观念,认为亲戚之间的关系是天生的纽带,节日里走动是维护亲情、寻求支持的重要方式。

以前的时代的缺少资源,亲戚关系不仅是感情的纽带,还是实际利益的桥梁。

无论是求学、婚嫁,还是生活上的困难,亲戚都是第一个求助的对象。

可现在时代变了,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资源丰富,使得年轻人习惯通过互联网解决问题。

从找工作到情感咨询,完全可以依赖专业渠道而非亲戚,绝大多数家庭对亲戚的依赖性显著降低。

而且许多亲戚“热心”的建议和“出发点是为你好”,实际可能并没有什么作用,甚至可能起反作用。

在年轻人眼中,这更是一种没有边界感的表现。他们可能根本不了解自己的生活,还指手画脚,这让一些人很不舒服。。

年轻人提到走亲戚,第一反应就是抗拒。回家过年还要应付亲戚,简直是折磨!

尤其是那些经典提问——“考上了什么大学?”“工资多少?”“买房了没?”“什么时候结婚?”

这些问题看似随口一问,却句句直击要害。对亲戚来说这是关心,对年轻人来说成了“不怀好意”,不少人干脆选择“全方位屏蔽”。

某次社会调查显示,62.9%的年轻人认为“断亲”意味着完全不联系,26.5%的人选择和远房亲戚完全断。

有网友调侃:“拜年群的消息从不看,红包收得心安理得。”

更有人笑称:“走亲戚是最尴尬的真人社交,还不如发条表情包显得自然。”

特别是一些传统观念的“死循环”问题,比如“催婚”“催生”“攀比”等都是年轻人避之不及的导火索。

很多年轻人回到家后,父母催婚催得紧就算了,遇上亲戚又总爱拿同龄人来比较,指指点点的态度无一不让年轻人感到心烦。

他们渴望的是平等的交流,而不是被单方面评价和干涉生活的选择。

心理学研究表明,建立边界是个体心理成长的重要一步。当亲戚的言行触及了他们的隐私或价值观底线时,年轻人就会本能地选择逃避。

城市化进程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也让走亲访友变得更加困难。年轻人长时间在外工作,假期里往往更想休息而非应付亲戚。

不少外地工作的年轻人统一心声都是:“假期回趟家已经很累了,哪里还有时间一家一家走动?”

平时工作忙得像陀螺,好不容易放几天假,居然还要到处赶场子。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这点谁都能理解。

时间不是唯一的原因,交通不便也是一方面。

以前,一大家子人基本都住在一个村,远点也是隔壁村,随便走个两步就到了。

现在呢?亲戚们可能分布在大江南北,在一个城市还稍微好点,有的甚至还在不同城市。

距离又远,坐飞机、高铁还贵。更别提那些大包小包的礼物,能把人累个半死。

于是心里不禁冒出一个念头:要不今年就算了?

三、年轻人与“断亲”还能和解吗?

长辈和年轻人之间的冲突,本质上是沟通不足引发的。要缓解这个矛盾,双方都需要在观念上做出调整。

长辈可以尝试理解年轻人的处境,比如他们的时间压力、生活节奏和对亲戚文化的看法。

而年轻人则需要多体谅长辈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尽量在形式上给予一定的配合。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一家人一起开个家庭会议,大家一起来商量,如何根据各自的需求开展节日活动。

比如明确只拜访至亲,不强行安排远房亲戚的聚会,或者将走亲戚的频率减少到两年一次。

每次着重于加强感情交流,而不是为了走亲戚而走。

有些年轻人还提出过轮值式聚会的意见,就是每年春节,由一个家庭作为东道主,邀请其他亲戚来自己家里聚会。

这样不仅省去了挨家挨户跑的麻烦,也可以通过集中聚会加强互动。这种方式保留了走亲戚的仪式感,又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如今,不少家庭还会选择把走亲戚和旅游结合起来。每逢春节,比较亲近的一大家子人一起去某个地方旅行,通过这些共同的美好经历来增进感情。

结语:

走亲戚文化可能会不断发生变化,但它的核心精神,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不会被轻易改变。

关键在于如何在现代生活的语境下,找到一种既高效又温暖的表达方式,让走亲戚不再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有温度的选择。

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里有牵挂,哪怕是隔着屏幕的一句过年好,也是亲情最真挚的表达。

0 阅读:14
张守小科普

张守小科普

民生实事追踪,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