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以“风月”为体,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会有以“葬花”而表现的一段情痴。
而书中两段最情痴的故事,除了黛玉葬花以外,还有龄官“画蔷”。
这就非常奇怪,贾蔷虽然不是一个边角人物,但也是一个很次要的人物,他凭什么能获得如此殊荣呢?

实际上,贾蔷这个角色是很特殊的,他管着十二个戏子,大观园中除了贾宝玉之外,他是唯一一个可以随意出入的小辈成年男子。
其实,“贾蔷”这两个字,本身就是一个谜语,破解这个谜语的关键钥匙,隐藏在龄官“画蔷”这个故事当中。
龄官画蔷的故事,我们前面解读过了。宝玉远远的看着她在地上用金簪划地,因为离得比较远:
“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
也就是说,宝玉并没有看到龄官画的是什么字,只是看到了她画的是十八画,根据笔顺才知道是个“蔷”字。

最关键的点,就在这个“十八画”上,这就是破解谜语的钥匙。
前面讲过了,按照“一直一画”的写法,“薔”字十八画是没有问题的。而“蔷”字的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个“霑”字,“霑”字按照“一直一画”的写法也是十八画。
最主要的是,作者通过一幅画面,来诠释了这个“霑”字。
宝玉正在看的时候,天上突然下起了雨,宝玉身上都湿透了,上雨下沾正是一个“霑”字。有人可能会抬杠,被雨淋湿了怎么会是个“沾”字呢?
其实也没有必要多解释,如果让你表现一个“沾”字,你会怎么写,显然这是最好的表现方法。

所以,贾蔷实际上也就是“贾霑”,那么“贾”与“曹”有什么关系呢?答案还是在“十八画”当中。
我们对比一下“曹”和“賈”这两个字,“曹”字按拆字法可以拆为一、日、曲,如果把“曲”字中间的一横抽出来,再把“一”字上面的两个点抽出来,就是“一、八”两个字,也就相当于“十八画”。
然后我们再重新组装,把拆出来的“一”字放进“日”中,得到一个“目”字;再把去掉中间一横的“曲”字,和原来拆出来的“一”字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一个“西”字。
上“西”下“目”,再加上拆出来的“八”,合在一起正是个“賈”字。
所以,“賈”即是“曹”,贾蔷即是“曹霑”。
也就是说,书中的贾蔷,就是曹雪芹的一个影子。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我们接着来说“十八画”,“十八”合起来就是一个“木”字,“木”指的就是绛珠仙草,绛珠仙草也就是金陵十二钗的合身。
除此以外,作者对龄官相貌的描写:
“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
很显然,用来描绘龄官的四组词语,无一不是林黛玉所拥有的病态美。龄官是唱小旦的,林黛玉这个角色,如果放到戏曲行当中也是小旦,史湘云也曾用林黛玉比小旦。

所以,龄官即是林黛玉的一个影子,而林黛玉则是金陵十二钗的代表人物。
龄官“画蔷”的虐恋,所隐射的正是林黛玉和贾宝玉,更深层的隐射则是曹霑和那个被他比作“绛珠仙子”的女子。
用户10xxx70
唉
半月方塘
扯的哪和哪?用簪在土堆上画十八画即“土木堡之战”,淋雨-囹圄。为什么是龄官思念贾蔷的场景?很多研究者知道,十二伶官是对应十二正钗的,戏子就是模仿别人、似乎有权有地位却永远得不到真实实现的人,十即十二钗代表九位皇帝和三个长久存在的朝廷势力,是真正的“王”,而十二戏子代表看似真命天子,实际是一场空的假秀场,如太子靠山蓝玉为代表的淮西党、朱高煦、朱祁钰、福王朱常洵等“陪考者”。贾蔷是十二戏子的头,其名字是集中的意义所在,贾蔷是和贾蓉并列对抗存在的,正是十二正钗和十二戏子的对抗的再次标志,蓉即芙蓉,是指正宗的华夏政权,蔷即杂草蔷薇,指杂牌非正宗势力,贾蓉是亲子,贾蔷是义子,这里龄官思念贾蔷,指土木堡之战,淮西老人大多战死,淮西党彻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