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中国大爷凭63幅假画,忽悠大半个欧美富豪圈,骗得近十亿美元

太仓文史 2024-02-28 11:50:04

2011年的一天,纽约街头的诺德勒画廊宣布倒闭,消息一出,瞬间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大家怎么都想不通,这家在纽约有着150年历史的画廊怎么说倒闭就倒闭,在此之前,这里可是无数富豪收藏画作的优选之地,平日里观光客更是络绎不绝。

更让大家意外的是,当媒体的消息报道出来之后,人们才发现间接造成诺德勒画廊倒闭的人竟然是一名中国大爷,就是因为他创作的63幅假画直接导致了纽约最古老的画廊的覆灭,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切还得从德·索尔夫妇的离婚官司说起。

德·索尔夫妇是美国的名流,两人都非常酷爱收藏,婚姻存续期间他们曾花费830万美金通过诺德勒画廊购入一幅名叫《无题》的抽象画。

由于诺德勒画廊声名在外,是美国最大的画作收藏机构,外加当时画廊的经理安·弗里德曼是一名资深的画作鉴赏家,所以当她声称这幅画出自抽象派大师马克·罗斯科后,德·索尔夫妇毫不犹豫地就付了钱,将这幅画带回了家。

只是,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幅画被买回去没多久,德·索尔夫妇就因为感情破裂打起了离婚官司,为了平分家产,他们将这幅画送到了专业的字画鉴定机构进行估价,却没想到不但没有等来估价,还收到了这幅画是赝品的消息。

夫妻俩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常年收藏画作,竟然也有翻车的时候,他们气急败坏的找到了诺德勒画廊的经理安·弗里德曼,要求她给个说法。

对于德·索尔夫妇的指控,安·弗里德曼表示很震惊,她表示这幅画当时是通过一个名叫罗萨莱斯的女子购买的,第一次见到这幅画的时候她很欣喜,但为了保险起见她还是请了不少专家来鉴定,得到专家们的真迹认可之后,她才花费95万元从罗萨莱斯的手里买了下来。

两方各有说辞,德·索尔夫妇要求画廊赔偿损失,但安·弗里德曼却坚决否定自己故意出售假画的嫌疑,争执不下之后,德·索尔夫妇选择了报警,并将诺德勒画廊及相关责任人告上了法庭。

随后,美国警方介入了本案,经过深入调查,他们挖出了一条专门贩卖赝品画作以假乱真的销路,而中间人正是出售了《无题》的中间人罗萨莱斯,短短20年里,经她手高价卖出的画作高达63幅,涉案金额更是近十亿美元,而这些画作皆出自于一个名叫钱培琛的画家。

找到了赝品画作的源头,美国警方立马赶往了钱培琛在纽约的家,可当他们按响门铃后,来开门的竟然是一个70多岁的头发半百的中国大爷,经过询问,才得知眼前的这个大爷正是他们要找的钱培琛。

当警方告知钱培琛自己的来意之时,他似乎十分震惊。平复心情后,钱培琛告诉警方,自己只是应买家的要求模仿一些名家的画作,然后将这些画卖给喜欢收藏的人,对于以假乱真的事情他确实不知。

如果警方不相信,可以去调查他的银行账户,基本上都是几百、几千美元的账户流水,而且全都是一个叫卡罗斯的人转给他的。

不过,警方调查并不能单纯听取一方面的证词,虽然钱培琛将自己与这场以假乱真的案件撇得干干净净,但作为赝品画作的创作者,他的嫌疑仍然是最大的。

于是,警方一面开始调查钱培琛的身世背景和社会关系,另一面则对住在他家附近的邻居们进行了取证。

根据邻居们的供述,他们经常看见钱培琛在自家院子里晾晒他的那些作品,这是制作赝品必常见的环节之一,如果他只是单纯想将自己制作的赝品出售给想要购买赝品的买家,似乎并没有必要做的这么精细,这让他的嫌疑又大了起来。

那么,问题来了,钱培琛到底有没有参与售假案件呢?如果没有,他为什么心甘情愿一直为卡罗斯制造赝品画作呢?

一切还得从钱培琛年轻时的经历说起。

经过调查,警方了解到,钱培琛的家乡在中国浙江舟山,后来因时局动荡,他与父母无奈两地分离,父母去了台湾定居,他则是投靠了上海的亲戚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他从小爱好画画,但因为经济不允许只能将爱好搁置从事了别的职业,不过,在这期间,他并没有放弃画画,有时间还是会进行艺术创作。

解放后,他按捺不住自己想要进行艺术创作的心,和一些画家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画展。

令他们意外的是,画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让钱培琛想要深造的心更加坚定。于是,1981年,42岁的他远赴美国纽约学习,学业完成后他正式成为了一名职业画家。

就在他对未来充满期盼之时,殊不知在当时人才济济的纽约,他的创作风格早已被淘汰,作品也根本无人问津。

对于一个画家来说,画作被赏识就是全部的收入来源,钱培琛的画作不被肯定也就意味着他很难凭借画画在纽约这个消费不菲的城市扎根下来。

没多久,他就因为没有收入而面临流落街头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打包行李回国,另一个则是放弃画画另谋生路。

当时的钱培琛已经快50岁,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回国似乎就是最好的选择。可惜他实在是不甘心,他既不想放弃画画,也不想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国,于是,思虑再三,他开始一边打零工,一边画画。

为了谋生,他做过很多工作,什么泥瓦匠、建筑工人的活他都干过,累了一天之后,每到晚上他还要去曼哈顿街头摆摊画画。这样的日子很心酸,曾经有很多个瞬间就连他自己怀疑自己是不是选择错了,就在他再次思考着要不要放弃画画的时候,改变他命运的人出现了。

这个人就是卡罗斯。卡罗斯是在曼哈顿街头遇到钱培琛的,看到对方的画作后,他十分认可钱培琛的画技,还主动和他提出了交友的邀请。

就这样,在卡罗斯的帮助下,钱培琛接到了不少画画的订单,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发自肺腑的感谢卡罗斯,所以,当对方提出让他去模仿一些名家的画作的请求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他创作的不少赝品都被卡罗斯高价买了回去,钱培琛也顺利凭着这些收入在纽约扎下了根,可他怎么都不会想到,他的那些赝品竟然被卡罗斯转手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了各大画廊。

被警方调查后,钱培森声称,自己制造刀子只是为了切水果,不能因为有人拿刀杀了人,就来向他追责,如果没有德·索尔的离婚案,他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画作被不法之徒利用了,自己也是受害者。

尽管警方对于钱培森的这套说辞仍持保留意见,但由于缺乏证据,只能暂时不对他进行逮捕。

而这次调查之后,大概是担心被牵连,钱培森便带着妻女回了国,相隔两岸,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回国后的他,在造假事件的推动下名声大噪,人们不但不追究他造假,反倒称赞他画技精湛。

其实,无论是追捧还是谩骂,收藏这种爱好不过是富人之间的游戏。就像德·索尔夫妇一样,他们有钱,需要名作来充当门面,所以无论画是否是真迹,只要他们不说,又有几个人敢说他们的画是假的?

相反如果这幅画放在一个贫困之家,哪怕是真迹,又有几个人敢相信呢?

0 阅读:187
太仓文史

太仓文史

明智鉴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