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定悸的千年经方失眠,早泄都可用

青囊译录 2025-03-28 07:00:14

今天介绍一首明星级别的经方,其辨证后加味变化无穷,堪称经方中的佼佼者,且看“桂甘龙牡汤”如何应对现代疾病。

一,方剂出处与组成:桂甘龙牡汤全称“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其组成为:桂枝9克(温通心阳);炙甘草6克(补中益气);龙骨15克(潜镇安神);牡蛎15克(敛阴固摄)。以上为保守使用剂量,现代临床常根据饮片治疗优劣调整,笔者常用量:桂枝3~9克、甘草9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服用。功用:镇惊安神,通阳止汗。用于心悸怔忡、汗出肢冷,舌质淡润者。

二、方义解读此方以“温阳安神”为核心,针对心阳不足、神志不宁之证:1.桂枝配甘草:取“辛甘化阳”之意,温补心阳,恢复心脉推动之力。2. 龙骨配牡蛎:质重沉降,潜阳入阴,既能镇惊安神,又可固摄精气。二者合用,调节阴阳平衡,堪称“安神定志黄金组合”。现代研究表明,龙骨、牡蛎含碳酸钙及微量元素,可调节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改善焦虑状态(《中药药理与临床》2018年研究)。

三、临床扩展应用传统用于心悸、虚烦、自汗盗汗,现代延伸至:1. 早泄(心肾不交型):通过固摄精关、交通心肾起效。2. 失眠(心阳浮越型):针对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伴心悸者。

3,心房纤颤:本方加琥珀粉(冲服)、枣仁、党参、水煎服每日一剂。

4,有机磷农药中毒后遗症:本方加酸枣仁、麦冬、桂圆肉、茯苓、水煎服,每日一剂。

5,白细胞减少症:本方加黄芪、炒白术、当归、酸枣仁、陈皮,水煎服,每日一剂。

6,慢性结肠炎:本方加煮附片、炒白术、党参、五味子、焦山楂,水煎服,每日一剂。

7,慢性胆囊炎:本方加薤白、炒枳壳、砂仁、陈皮、郁金、延胡索,水煎服,每日一剂。

8,更年期综合征:桂枝、党参各12g,白芍24g,甘草10g,黄芪30g,龙骨、牡蛎各30g,当归、鸡内金各10g,生姜10片,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一剂。

9,早泄:本方加味桂枝、白芍、大枣各15g,龙骨、牡蛎各30g(先煎),甘草10g;勃起不全加仙灵脾、生黄芪30g,水煎服,每日一剂。

10,失眠:本方配合桂皮(研粉)3克,甘草(研粉)2克,睡前30分钟开水冲泡,顿服,2周为一个疗程;改善率77.8%。

据报道,本方随证加减可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神经官能症、阳痿、不射精、风疹、精索静脉曲张、斑秃、小儿迁延性肺炎、遗尿症、尿频症、软骨病(佝偻病)、妇科出血性疾病等。

四、病案举例分析:

案例1:早泄(心肾不交证)王某,32岁,早泄2年,伴腰膝酸软、耳鸣、脉沉细。予桂甘龙牡汤加味: 原方加沙苑子15克、益智仁12克、芡实20克,服药14剂后,性生活时间延长至5分钟,续服1月巩固。方解:沙苑子补肾固精,益智仁温肾缩尿,芡实健脾固摄,与原方协同增强固摄之力。

案例2:失眠(心阳浮越证)李某,45岁,失眠3月,入睡困难,心烦易惊,舌淡苔薄,脉浮而无力。处方: 原方加酸枣仁15克、茯神12克、夜交藤20克, 7剂后睡眠改善,继服2周痊愈。方解:酸枣仁养肝宁心,茯神健脾安神,夜交藤引阳入阴,强化安神功效。

五、现代应用要点1. 辨证关键:舌淡苔白、脉虚浮或细弱,以“虚性亢奋”为特征。2. 加减规律:焦虑明显加柴胡、郁金、多汗加浮小麦、五味子 ;肾虚加枸杞、菟丝子;结语桂甘龙牡汤以简驭繁,四味药实现“温阳-敛阴-安神”的动态平衡。现代临床扩展应用时需谨守“心阳不足、神志不宁”病机,体现中医“异病同治”智慧。正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所言:“经方之妙,在于方证相应,不在病名拘泥。”

参考文献:

1. 《伤寒论》汉·张仲景

2. 《经方临床应用》黄煌,2015年

3. 《桂枝类方治疗心系疾病研究进展》中国中药杂志,2020年

0 阅读:10
青囊译录

青囊译录

传承原汁原味中医药文化传播健康知识,为有需要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