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谭明 文/图 3月31日,澧水石门至澧县航道建设工程(石门段)临时用地复垦项目(以下简称“临时用地复垦项目”)在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开、评标活动。该项目是常德市第一宗通过“机器管招投标”系统模式招标的项目。
“机器管招投标”改革是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重要举措,也是交易领域适应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制度性变革、系统性重塑、颠覆性创新。该系统通过汇聚数据自动带入、锁定招标范本、不见面开标、在线编标、机器自动评标和专家复核等模式,可有效提升招投标全流程效率,同时有效遏制招标文件条款“量身定制”、专家评标滥用自由裁量权、围标串标等突出问题,有利于构建更加公平的招投标环境。
当天9时,该项目各投标人通过远程在线解密投标文件,标志着开标工作开始。记者通过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见面开标大厅的显示大屏看到,该项目有16家单位投标。在这些投标企业中,不仅有省内企业,而且还有湖北、河南等地企业。
“‘机器管招投标’后,投标人可以实现远程开标,不仅大大节约了投标人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而且还增加了参与项目的投标人的广度,使得更多优质企业参与到项目中。”发改部门的一位行政监督人员介绍。
“开标完成后,便转入评标环节。”这位行政监督人员告诉记者,“机器管招投标”模式的评标也与传统评标不一样,过程更加公平、公正。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参与评审过程,专家只对机器评标的疑点问题进行复核,极大减少了人为主观因素干扰。另一方面,专家的产生也是“三随机”模式,即专家随机产生、抽取专家的时间随机、专家集中的时间随机。
据了解,临时用地复垦项目采用经评审的最低价法,进入评标环节50分钟后结果便已经产生,湖北某公司中标。如果是传统模式,按照16家企业竞标情况,一般情况下,最快要在当天晚上才能出结果,“机器管招投标”极大地提高效率,节约了时间成本。
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动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随着“机器管招投标”系统的全面推广,将不仅提升交易效率、保障过程的公平公正,还将有效预防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