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尚一网 2025-03-31 14:20:53

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文/图

“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和党委政府对困难家庭的关注与帮助,我们家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不久前,桃源县双溪口镇先锋村佘桂珍拉着帮联干部的手,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自信地说:“现在我们家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收入一年比一年多。我们两口子干劲十足,还有了积蓄。”

说起佘桂珍,帮联干部周华军有感而发:“他们两口子身残志坚,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用科学技术改变了这个贫困家庭的命运,走出了一条科学致富的路子。”

佘桂珍是脱贫户,现年42岁,肢体二级残疾。丈夫康思洲今年50岁,肢体四级残疾。两口子无儿无女,且文化水平不高。以前,夫妻俩只能靠田地间劳作的微薄收入勉强维生,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还得靠亲朋好友接济,日子过得非常清贫。

2012年,佘桂珍一家被纳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在政策的带动下,2019年,佘桂珍一家以产业入股分红的形式加入了湖南省福千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德市红橡林木有限公司,2020年又加入了常德市灌车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桃源县福善岗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尽管佘桂珍一家每年享受着产业分红和低保救助,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两口子不等不靠,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年四季忙碌在田间地头。

一次帮联活动走访的过程中,帮联干部周华军发现他们家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的传统耕种模式,水稻病虫防治也是靠着直觉去判断该用什么农药,导致防治不及时、或是药物剂量配比失衡而减产,导致家庭收入始终上不去。

“要想收入高,必须要将种植技术培训这件事情提上日程。”周华军这样想着。2021年春,由双溪口党委政府牵头,在双溪口中学举办了农民教育暨种粮大户培训会,周华军邀请康思洲参加了培训会。会上,双溪口镇主要领导为大户讲解了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和科学的种植技术。散会后,康思洲立马联系周华军,希望他能帮助其流转耕地。

于是,周华军联系到村两委,在村两委和组长的帮助下,佘桂珍一家2021年度流转了近30亩耕地用于种植双季稻。就这样,夫妻俩走上了科技种田致富路。

康思洲正在耕田

明白了科技种植的重要性,康思洲平时不断钻研学习农业方面的知识,用科学技术管理,30亩田的收成让他尝到了甜头。2022年,夫妻俩继续扩大流转面积,从其他农户家流转了19亩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9亩。

2022年,康思洲先后参加了双溪口镇2022年的化肥减量工作部署暨大户培训会、先锋村2022年粮食生产培训会、先锋村2022年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会。他将培训中学到的科学种植技术和科技知识,充分运用到平时的耕作中,将流转的49亩耕地的肥料都换成了有机肥和农家肥,水稻收割后及时将秸秆还田,加强水分管理,防止病虫害传播。2022年,他还种植了15亩油菜,将学习的油菜种植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根据油菜的长势适时追肥、分期调控,防止重施基肥,油菜也获得了大丰收。

2022年,佘桂珍家庭经营性纯收入达到24400元,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8922.6元。看到这些数字,帮联干部周华军欣慰地笑了。

2023年春,双溪口镇党委政府举办了科普知识富硒讲座,康思洲闻讯立马报名参加。这一次,他自信满满地告诉周华军,在原有基础上,他又流转了一些耕地,现在合计有60亩了,今年的20亩油菜长势喜人,又是一个大丰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