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他娘的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上面这句话来自经典抗战剧《亮剑》中的主角李云龙。作为一名泥腿子出身的八路军团长,李云龙在这部电视剧中有过很多的经典话语,但观众们一致认为上面这句话最能反映他的性格,也最能反映抗战时期我八路军的那种气势。
这句话是在敌人大扫荡时,李云龙部奉命突围,与鬼子精锐的坂田联队碰上了面。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我军处在不利的状态下,因此在李云龙命令冲着坂田联队所在的方向突围时,连一向勇猛的营长张大彪都劝李云龙换个方向突围,并提醒李云龙:对面的鬼子可是敌人的精锐。
于是李云龙说出了这句经典的台词: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事实证明,李云龙没有吹牛。在与坂田联队正面交锋中,新一团击毙了鬼子联队长坂田,顺利冲出了敌人的包围,李云龙也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战绩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云龙虽然是一个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但他也是有原型的。实际上在八年抗战中,我军出现了很多和李云龙一样的指挥员,他们坚决执行毛泽东“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战略战术思想,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百折不挠,一往直前。
即便在暂时处于困难的条件下,也不被敌人外强中干的现象所迷惑,更不至过高估计敌人而悲观失望、停顿不前,创造出了无数经典的战例。开国少将成少甫,便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2020年,《齐鲁晚报》和”齐鲁壹点“曾联合发起一场名为“梦回红光”的历史资料征集活动。开国少将成少甫将军之子成健,向《齐鲁晚报》捐出了父亲当年的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并向记者讲述了父亲当年“专打敌人精锐”的故事。
1943年秋,日寇出动四万多人,向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北岳区发动了一次大扫荡”。
敌人的如意算盘是利用扫荡,迫使我军主力转移出根据地,将我军分割消灭。为了粉碎敌人的意图,晋察冀军区命令隶属于第三军分区的42团留在神仙山坚持内线作战,为外线部队消灭敌人创造有利条件。
神仙山位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方圆百余里,主峰奶奶尖海拔1800米,有金龙洞、跑马梁、九里十八湾等天险,是我军重要根据地之一,也是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的驻地。
42团是晋察冀边区一支久经战阵的主力部队,此前曾多次粉碎过敌人的“扫荡”。但这一次和以往不同,以往42团可以发挥灵活机动的特点,牵着敌人的鼻子转,瞅准机会便给鬼子来个伏击,经常将敌人耍得团团转,取得过多次胜利。
但这一次情况有了变化,42团被要求不能离开神仙山,这就使得该团不得不放弃过去的打法。
9月22日,42团在神仙山东北面的上下马石村发现了鬼子的踪迹。紧接着,侦察员又报告说,在神仙山北面的马庄、东面的平房和南面的下店几个村庄也都发现了敌人。
根据侦察到的情报,敌人的主力位于神仙山南面的下店一带,这个方向的敌人,正在几架飞机的配合下朝神仙山搜索前进。而东、西、北三个方向的敌人相对要薄弱一些。
面对敌情,42团团长成少甫马上召开了作战会议。参谋长马卫华认为鬼子的意图是想将我后方机关逼向南面,然后集中主力再一举消灭我们。
成少甫的看法与马卫华相同。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成少甫决定由政委带第着一个连掩护后方机关向西北方向转移,自己则和参谋长指挥部队与敌展开战斗。
9月25日,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向神仙山发起进攻,企图占领制高点,内外夹击消灭我军。成少甫决定集中主要兵力对付敌之一路,先歼灭南边来的敌人。于是他命令4连在奶奶尖设伏,等敌人进入埋伏圈后,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经过激战,敌人丢下60余具尸体,仓惶逃下山去。成少甫马上命令4连撤离阵地,与其他两个连一起转移到九里十八湾的西山上,并在山下埋下了大量地雷,等待敌人再次上钩。
29日早,1200多名日伪军果然向九里十八弯方面奔来。日军非常狡猾,他们让伪军赶着一群山羊在队伍前面踏雷,同时出去3架飞机在空中向着西山山头扫射。即便如此,敌人刚走到十八弯,还是踏遭到我军的猛烈阻击。
42团在成少甫的指挥下,居高临下向日伪军扔手榴弹,敌人一下子被打懞了,转眼丢下了许多尸体。到了晚上,成少甫又派出数支小股战斗小队,轮番袭击鬼子,鬼子只好架起机枪对着夜空毫无目标地放枪。
天亮后,鬼子被迫退至大沙河南岸,准备转入“长期驻屯清剿”。42团则利用游击战术,一面掩护群众,一面打击敌人。经过大小18次战斗,以伤亡17人的代价,取得毙、伤敌两百余人的胜利,粉碎了日寇对神仙山的第一次清剿。
不甘心失败的敌人又调集了4千余兵力,分9路再次扑向神仙山。此次围攻,日军以大队为单位摆成三角形阵势,互相呼应,同时狂妄叫嚣:“要血洗神仙山”、“叫八路插翅难飞。”
此时的军区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都驻扎在金龙洞附近的大台,为了掩护这些单位突围,成少甫和政委熊光焰进行了分工,由熊政委带一个连从神仙山西南方向护送上述机关先行突围,自己则留下来阻击。
熊光焰不同意成少甫的安排,认为此次来的敌人是日军的精锐,成少甫只带着几个连的人留下来,危险太大。成少甫却满怀豪情地对政委说:“什么他娘的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熊光焰还是不放心,问成少甫怎样对付鬼子的这些所谓的“精锐”?成少甫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我已经仔细研究过,我们可以把鬼子吸引到金龙洞附近,利用金龙洞的地形优势抗击敌人,一定能打败敌人!”
听了成少甫的计划,熊光焰总算放下了心,这才答应保护军区机关先行转移。
军区机关转移后,成少甫命令战士们每人准备一条火绳,天黑神仙山山上转移时点燃火绳。
黑夜中,火绳发现的亮光果然吸引了敌人,敌人远远望见一排火龙,以为发现了军区机关,于是纷纷向神仙山聚拢而来。成少甫靠着这条“火绳计”成功地吸引住了敌人,给军区机关突围转移创造了条件。
日军被诱至金龙洞附近后,埋伏在金龙洞两侧山崖上的部队同时向敌人开火,敌人措手不及,一下子被打懵了,丢下几十具尸体后,迅速朝山下退去。
日军以为山上有我军主力,于是调来飞机大炮,对着金龙洞一顿狂轰滥炸。但成少甫早就对鬼子的战法心里有数,在敌人退下山后,早已带领战士们撤离了金龙洞,向西山方向转移了。
成少甫知道鬼子肯定会尾随而至,在向西山方向转移的同时,又在山路上埋设了大量地雷。敌人在追击途中,一个个被地雷炸得人仰马翻,再也不敢走大路,选了一条小路朝西山扑来。
鬼子的这个举动,早在成少甫的意料之中。他知道鬼子肯定会换道,早就在小路上提前设下了埋伏。
当鬼子进入伏击圈后,成少甫集中所有的武器朝着敌人一顿痛揍,愚蠢的敌人哪里见过这种打法,再一次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而逃。
敌人被击溃后,成少甫这才决定带着42团突围。
突围途中,42团又遇上了一支正替日军朝神仙山运送物资的伪军。成少甫当然没有客气,在曹庄台打了一个伏击,全歼了这支伪军。对于日军的物资,42团自然“笑纳”了,拿不走的也都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日军指挥官听说物资已经被八路军抢走,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因为日军带的粮食不多,已经接近断粮,本指望靠着这批物资活命,没想到被八路军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已经无法继续围剿八路军了。万般无奈之下,鬼子只得从神仙山撤了回去。
说来也险,鬼子撤退时,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差一点就撞到了成少甫的指挥所。当时成少甫和参谋长正在位于奶奶庙的指挥所商议军情,忽然两架敌机擦着山头盘旋而至,冲着奶奶庙射下了一梭子子弹。
译电员李宗周连忙抱着一床被子扑到了电台上。敌机飞走后,李宗周掀起被子一看,电台安然无恙,只是被子被打出了七八个窟窿。李宗周冲成少甫做了个鬼脸说:“团长,看我这被子夏天盖上够多凉快。”逗得大家都笑了。
在这次反扫荡中,42团牵制了大量敌人,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二连一排奉命在涞源神仙山脚下的马庄村与600多名敌人激战一天,打退敌人的多次冲锋,身负重伤的战士刘水儿,拿起最后一颗手榴弹,扑上去和敌人同归于尽;
二连一个班在小邤庄与近千名敌人苦战一整天,打退敌人三次集团冲锋,全班战士全部牺牲......战后,42团受到晋察冀军区通令嘉奖,被授予“神仙山保卫者”荣誉称号。
42团在掩护军区转移时,军区的一位记者在转移前,替42团的战士们拍下了几张珍贵的照片。
在粉碎敌人的扫荡后,这位记者将其中的一张送给了成少甫。成少甫将这张照片视若珍宝,一直保存到去世。直到这次其子成健将这张照片捐给《齐鲁晚报》,它才第一次与世人见面。
这张照片并没有成少甫本人,只有六七名正在埋伏等待鬼子进入伏击圈的战士。照片的右侧有三位战士,正架好了枪在严阵以待;左边几名战士正在寻找合适的射击点。
左下角一名年轻的战士,正利用鬼子到来前的难得的空隙,靠在地上小憩,但他的手中,却紧紧地抓着自己的步枪,一旦鬼子出现,他将毫不犹豫地给鬼子迎头痛击。
凭着战场上的优异表现,成少甫也受到了聂帅的重视,成了聂帅的手下爱将。解放战争中,成少甫历任晋察冀野战军一纵二旅旅长、第二十兵团六十六军一九七师师长。
1952年1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毕业后又历任六十五军军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成少甫性格耿直,谈吐直率,做事认真,反对说假话、大话、空话,最看不起“吹吹拍拍、拉拉扯扯”搞小圈子的人。他经常对家人说“一人得势、鸡犬升天”是腐朽的封建主义思想,教育几个孩子要实干、苦干,凭本事吃饭。
受成少甫的影响,他的儿子成健也和他一样,是一位专挑敌人精锐打的军人。
1967年的冬天,成少甫回到家突然问15岁的儿子成健:你想不想当兵?敢不敢去打仗?出身军人之家的成健马上回答说:敢!成少甫满意地点点头:“好,那就去当兵,援越抗美到越南去打仗!”
办理入伍手续时,成少甫的一位老战友建议成健在首都警卫师当兵,并说这支部队是给毛主席站岗的部队,待遇很高,提升的机会也很大。如果去越南战场,面对的可是世界上最精锐的美国大兵,很有可能牺牲在战场,再也不能回来了。
这位老战友也是出于好心,但从小就性格酷似父亲的成健却对这位叔叔说:“当和平兵没出息,美国大兵是精锐又怎样?我爸爸以前在朝鲜就打过美军精锐,我也要打美军的精锐!”
在儿子穿上军装的那一天,成少甫嘱咐成健:我们可以从战略上藐视美军,但到了战场要特别注意防范美军的飞机,并为儿题写了临別赠言:"成健,你去当兵,是为了保卫世界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是为了保卫毛泽东思想。
是为了保卫我们伟大祖国的安全和世界人民的革命。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就这样,成健加入了高炮68师,于1968年2月随军奔赴援越抗美前线。在广西龙州县战前动员和训练期间,部队要求每人写一封信留在自己的档案里,当成自己的“遗书”。
其他战友大多都是写自己万一牺牲了,请家人不要伤心之类,只有成健在上面写的是:“美国鬼子有什么了不起,老子打的就是美国鬼子的精锐!”
1968年3月15日,成健所在的师开赴到越南北太省太原市。当亲眼见到眼前的这座城市被美军炸得满目疮痍,一片废墟,成健的心头充满了怒火。
1968年3月31日,美军几架飞机突入我阵地轰炸。在师首长下令将敌人飞机打下来后,成健作为4炮手,装定好飞机航路和速度,火炮发出怒吼,一架美F105轰炸机机就像被网住的魚一样,被我军高炮一举击落,阵地上一片欢呼!
面对美军飞机的残骸,成健高兴得像个孩子,他终于兑现了战前的豪言,打下了精锐的美军的飞机!他马上写信给父亲,向父亲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接到儿子的信后,成少甫也很高兴,在回信中对儿子说:“爸爸当年打仗时,只要听到枪一响,就什么也不怕了,大不了老子就死在战场。看起来,你真的很像我嘛!”
成健在部队干了一辈子,退休后又参加了部队的红色宣讲团,在全国宣讲,让红色精神发扬光大,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他还用笔记录下了父亲和母亲在战争年代的婚姻故事,那篇文章也被收录进了红船编辑部出版的《烽火恋情》一书中。
成健向《齐鲁晚报》捐的照片中,还有一张是1955年9月,时任第65军军长的成少甫授衔和授勋后与夫人张瑞芬的合影。这张珍贵的合影照片,也见证了两人从相识、相恋、相爱,到相互扶持、相互敬重的革命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