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春雨事件到姜萍事件,一路熟悉的味道

刁博 2024-11-06 19:27:16

被全网吊打几个月后,姜萍事件终于有了消息。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及姜萍所在的涟水中等专业学校近日对有关情况进行说明,说明中称,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选赛中,姜萍的老师王某某(王闰秋)对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对王闰秋给予“诫勉谈话处理,取消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虽然用的是“提供帮助”这种超凡脱俗的词汇,但也等同于默认了网络上的作弊指责。网络上之前的推测在通报中得到了印证,姜萍预选赛的成绩的确是虚假的,也的确是王闰秋打造了姜萍的虚假成绩。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虽然标榜“全球”,但只是一个没有多少分量的赛事,并且比赛的规则也给参赛者留下很大的作弊操作空间。如果只是单纯地在这种比赛中作弊,只能算是让人不齿,还达不到让全网围追讨伐的地步。真正让全网对其兴师讨伐的原因在于当竞赛组委会拿姜萍做宣传时,王闰秋继续用谎言编造姜萍的数学天才人设,骗得诸多大型媒体为姜萍热捧,甚至有绑架高校必须破格录取姜萍的架势,将局势推向不可挽回的地步。

而在面对有理有据的质疑时,用心良苦的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及阿里巴巴数学竞赛组委会装聋作哑,磨蹭了几个月后敷衍了事,丝毫不提王闰秋在媒体面前用谎言编造姜萍的神话,也没有对此进行处理。只是对王闰秋在预选赛中的“提供帮助”给予不疼不痒的处理。字面上写的是处理,其实是保护,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被吊打几个月的王闰秋平安着陆。这样的调查及处理不仅难以服众,同时也是蔑视网友的智商。

看到姜萍事件的发展及处理,这熟悉的味道禁不住想起前几年的另一起沸沸扬扬的讨伐事件,那就是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事件。

2016年6月,寂寂无名的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副教授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基因编辑的新魔剪论文,一鸣惊人地成为“诺奖级科学家”。各种赞美铺天盖地地涌现,各种头衔及项目也纷纷奔韩春雨而去。只是没多久,数位无法完成重复实验的同行开始在学术界质疑韩春雨,对此韩春雨拂袖而去。到了10月份,对韩春雨的质疑从学术界蔓延到网络,要求河北科技大学调查韩春雨的声音也不断高涨,只是韩春雨一直用各种方式进行抵赖,河北科技大学一直回避问题。

到了2017年8月,迫于压力,韩春雨主动撤回了论文。2018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学终于发布了《学校公布学术调查和处理结果》,这份迟到两年的调查报告称“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同时表示正在退回“基于撤稿论文所获得的科研项目、绩效奖励、荣誉称号、社会任职等”。韩春雨平安着陆,闹剧草草收场。

现在的姜萍事件和八年前的韩春雨事件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的剧情,熟悉的味道是因为有着一样的配方。

学术不仅仅是学者的事情,早已和地方政府、用人单位等紧密结合为一个利益生态圈,相互利用相互受益的过程中也会促生出对造假的纵容与袒护,这是当今国内科学促进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旦出现了大的问题,调查方作为利益共同体的一员不会去想办法积极面对积极解决,而是想方设法回避、遮掩、转移、甚至打压,实在压不住就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韩春雨不是第一个被看笑话的,王闰秋也不是最后一个。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韩春雨和王闰秋只不过众多造假者中的两个倒霉蛋,一不小心把牛皮吹炸后弄了个鸡飞蛋打。不知还有多少没把牛皮吹炸的造假者正静静地享受着造假给自己带来的福利。

学术活动中,需要遵循学术共同体的规则。仅仅是在自己文化中的学术成功者,能否有足够的能力在学术共同体中站稳脚跟?这是国内需要考虑的问题。

0 阅读:113
评论列表
  • 2024-11-06 22:54

    土壤

    用户17xxx38 回复:
    的确,这块土地上有造假吹牛逼的基因[滑稽笑]

刁博

简介:刁博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