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带出海成跨境电商新风向

科普综合讯 2022-03-10 19:01:39

2021年年中,自亚马逊封号风波起,跨境电商更多进入公众视野。自建独立站、布局海外仓、打造自有品牌与多渠道多平台多市场发展,成为新发展策略。资本也加速涌入赛道。

近期我们关注到,2021年,跨境电商融资事件数77起,同比增长133.33%;融资总金额207亿元,比去年同期70.9亿元上升191.96%。

2022年是企业出海2.0升级的开局之年,以深圳为代表的大湾区城市是跨境电商的重镇与风向标,如何洞见即将迎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期《湾区大钱进》洞见系列之企业出海篇,邀请到了深圳跨境电商协会执行会长王馨做客直播间,展开话题探讨。

出海生态出现变化:

跨境电商从过去在义乌、阿里巴巴又或者深圳华强北、白马市场等批发商城拿货,慢慢转向与生产加工的产业带连接。

产业带出海的关键,必须要打造中国品牌,如果在国际上你做的一直是白牌,你的产品永远没有竞争力。

跨境电商生态新变化

从找批发商拿货转向连接生产加工环节

南都:企业出海,自然离不开跨境电商。据我们所知,跨境出海的行业链条很长,生态中涉及众多玩家与业态,可否简单介绍下不同的业态,以及深圳跨境电商在整个国内生态里是一个什么地位?

王馨:全球的跨境电商看中国,中国的跨境电商看深圳。中国跨境卖家中有七成来自广东,广东卖家中又有七成来自深圳,约49%的卖家扎根深圳,这里可以说是占据了国内跨境电商的半壁江山。

从协会2021年展开行业调研中,可以看出很多新趋势。除了卖家,金融、物流、SaaS等服务商也涌入出海生态链。再有,产业带开始往内地转移。原来大部分的靠接OEM和ODM订单的工厂受疫情影响损失部分订单,于是把目光投向了海外交易的跨境电商。而这也让出海生态出现变化:跨境电商从过去在义乌、阿里巴巴又或者深圳华强北、白马市场等批发商城拿货,慢慢转向与生产加工的产业带连接。

2022年出海需解决引流痛点

南都:过去2021年,对于跨境电商来说也是喜忧参半的一年,过去亚马逊对中国卖家的封号潮还历历在目。2022年会否有新亮点或者新挑战?对于亚马逊平台,有说这将是洗牌加剧的一年,这种说法是否准确?

王馨:根据亚马逊封号潮之后的一些数据报告,深圳电商受灾是最严重的。全国11%受到重创的出口卖家多来自深圳,其中坂田的大卖家占七八成。虽然政府已出台了多项政策,但这些卖家现在基本仍处于半瘫痪或者说自救状态。

而全国的出口卖家中,有30%只是受到损伤但并不伤及元气。他们还可以继续在亚马逊上开店,不管是物流体系、自有资金体系或者员工体系等都能支撑继续发展壮大。

还有30%左右其实是没有受到冲击的。剩下的10%至20%相对比较乐观,他们觉得平台是应该有这样的规则,免得头部卖家对行业进行了垄断,他们很多的品类卖得很好。

未来在出海平台的选择上,可以预见一个分流的趋势。2021年三、四季度尾报中,亚马逊的增长比率不容乐观。而在neweeg、沃尔玛的Wayfair、东南亚Lazada、Jumia等其他跨境平台的年终报告中,可以看到这些平台都录得100%至200%的飞速增长。其中,Wayfair的部分类目甚至出现了近400%的增长。

亚马逊在规范平台并不断建立新规则的同时,其他出海平台也在加大招商力度。国内还有希音、敦煌网等渠道,日本乐天平台、韩国的Gmarket、德国Otto、非洲Jumia平台,目前我们看到的卖家一边抱着热情进入这个赛道,一边又对这个平台的选择抱有冷静审慎的态度。

目前来看,卖家现在基本上多平台布局,并开始往垂直品类精细深耕。过去,不少卖家采取站群模式,为了把一个品类打出来,同时开好几个品类用同样的账号去做,但实际上同开的品类根本不赚钱。随着封号风波的到来,卖家今年把这些账号都关掉了,转向精准攻克一个品类。把这个品类做到极致,对中国品牌的出海是一个好事。

其实很多新兴市场也在吸引大家的关注。比如说东南亚RCEP协议的落实,去年开始已经有将近十个国家开始实施零关税,所以圈内都非常看好这一块市场。举个例子,比如国内义乌一个五六元的小菜板在非洲可以卖到三块钱美金,而在东南亚柬埔寨一双来自国内十元不到的软底鞋价格可以去到十元美金。可以看见这中间的价格差,除去30%的物流仓储费、3%的金融费用,起码还有百分之几十的纯利回来。

资本新动向

资本目光从卖家赛道转向全产业链布局

南都:2021年跨境电商同比增加近两倍的融资,而近年冲刺IPO的企业里,也有不少跨境电商的身影。目前资本圈对于跨境电商领域的关注会否有一些新变化?如何看待资本入局,会有利有弊吗?

王馨:资本的进入,确实给这个生态带来挑战与机遇。资本为这个赛道快跑带来能量,相信2022至2023年会有不少黑马跑出来,但资本的进入也确实为行业带来一些无序竞争。有些接受投资的头部卖家,可以看到在去年尾报中业绩承压,其后期发展是非常痛苦的。

目前,资本对于赛道的关注已经走向深度与广度:卖家品类上的范围更加宽广,金融、物流、财税乃至碳税等专业支持体系,都被资本关注到。

可以看到,很多新的行业开始进入到跨境电商,过去卖家品类更多集中在珠三角电子服装鞋帽与家具类,去年疫情之后卫生、家庭、健康、户外、玩具等用品,甚至茶类、瓷器等文化类用品,都进入了跨境品类赛道。

除了品类赛道更加热闹,新赛道也成为资本焦点。物流、仓储、金融、财税、知识产权、培训等产业链体系,都跑出了值得关注的企业。比如ERP代表店小秘,它有600万的跨境电商的卖家数据,新近获得1亿美元的融资。财税合规赛道,也有很多资本涌入进来。到2030年,中国要满足碳达峰的标准要求,碳税合规也进入大家视野。

所以资本在这个赛道里面,不单单是原来我们说的看卖家一个赛道,今天是全赛道、全产业链的一个布局了。

建议与展望

产业出海迎2.0时代品牌与人才建设两手抓

南都:未来,协会会在出海领域有一些什么新布局或者新考虑?对于行业发展有无意见、建议?

王馨:2022年,跨境电商2.0年代刚刚开始。受疫情影响很多工厂损失了订单,转而把目光投向了跨境出海的赛道。产业出海,也从原来靠批发商城或批发网站进货卖到海外,向产业带上游及工厂端深度连接与转移。

也正因如此,协会早在2021年就定下了新五年战略,在指明未来航道、引领更多中国产业出海的征途上,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解决产业带出海的品牌难与人才储备痛点,成为接下来协会需要完成的事情。

比如,在中国有220多个千亿级的产业带,协会希望深度连接100个这样的产业带。比如河南的假发产业带、又比如海门的家纺产业带,都是国内千亿级产业带的佼佼者。协会想带整个行业走到产业带里面去,走到政府中间去,走到我们的生产工厂中间去,让他们进行连接然后助力中国生产加工工厂的出海。

产业带出海的关键,必须要打造中国品牌,如果在国际上你做的一直是白牌,你的产品永远没有竞争力。而每个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品牌,可以从消费需求端上溯至生产端,进行量身定制。

最后,就是知识性、高科技、互联网文化全链路的高级人才储备。出海人才的培训,需要懂大数据、互联网、高科技、人物画像、金融、物流、国际贸易、游戏规则、法律财税等全链条的知识。所以希望政府可以把高校人才结合实际场景进行全方位培训,而今年我们也受政府邀请走进西洽会,在行业人才培养上先行先试。(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陈盈珊)

0 阅读:37
科普综合讯

科普综合讯

看科普综合,解析要闻,传递正能量,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