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我是小舟姑娘。
之前跟大家分享过一期我老妈的省钱法子,非常硬核。
今天,咱们接着聊聊老妈那些令人折服的搞钱故事,够我学一辈子了。
1、顺势进厂,目光长远
老妈出生在一个多子女家庭,由于条件有限,资源匮乏,初中还没毕业,便不得不外出打工。
结婚前,老妈和人合伙做过不少小生意,冬天卖包子豆浆,夏天卖雪糕凉粉。
那时她借住在我舅舅家,每月交 20 块钱伙食费,却常被舅舅的丈母娘唠叨,说她年纪不小了怎么还不结婚……
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受,所以老妈和老爸相亲认识没多久,便匆匆结婚了。
90 年代,进厂务工成为热潮。恰好我们当地新建了一座纺织厂,厂里女工收入还不错,每月能有八九百块。
做小生意哪有进厂香啊,于是,爸妈四处托关系,费了一番周折,终于顺利进厂。
工厂实行两班倒,老妈干活又极其拼命,每天在厂里一待就是 12 个小时,忙起来甚至吃住都在里面。
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妈常常半夜才回家,发了工资后也不睡觉,就在床头亮着灯,反复数着手里的钱。

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巷子里家家户户都开始翻修房子了,我家自然也不甘落后。
那时爸妈手里刚攒了几万块,又分别向几个舅舅借了10万块才开始动工。
与别家不同的是,老妈把地基打得很深,填入了许多大石头,引得整个巷子的人都跑来围观。
老妈想法激进,觉得建房就要一步到位,索性修个三四层的小高楼;而老爸则比较保守,不敢借太多钱,怕迟迟还不上,只同意修建两层。
在之后的日子里,老爸常跟亲朋念叨,当初老妈的决定是对的,那时砂石和人工便宜,多修几层花不了多少钱,真该听老妈的。
到我上大学时,老妈拍板又加盖了一层,这次老爸没有反对。
事实证明,这一决策非常正确,后来房子的租金成为我家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即便老爸的收入节节攀升,他仍然不敢小看我妈,家里还是我妈做主。

2、投资有道,让钱生钱
在搞钱这个赛道里,我爸是不如我妈的。
老妈的投资眼光独到,还很有魄力,说干就干,我爸则有些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外卖行业兴起后,老妈敏锐地意识到,套房出租不如门市便利,于是大胆将底楼的房子全部改造成门市,租给外卖商户。
从此,我家的房子开始变得比邻居家更好出租,我家的租金也渐渐成为了邻居们的定价标准。
老妈不仅会搞钱,更懂得让钱生钱。
她很早就开始购买国债,在她看来,国债收益高,安全系数也高,是除定期存款外比较好的投资方式。
此外,她还大胆地把部分钱交给表姐去投资,表姐每月给老妈一笔利息,这个利息比银行利息要高多了。
我有个婶娘,当年和老妈一起进厂。厂里给大家买社保时,老妈和同事们都买了,婶娘却死活不买,认为是在骗她的钱,任凭大家怎么劝说都不听。
如今,老妈和同事们都开始领养老金了,婶娘一家却收入微薄,日子越过越艰难。
老妈每次提起这事都叹气,说人的思维真的要跟着时代转变……

3、生活点滴,尽是智慧
大概 10 年前,我刚到成都时,老妈就在电话里不停地催促我看房买房,我每次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却没真正放在心上。
等我后来着手买房时,房价已经翻了整整两倍,即便如此,也只能硬着头皮买。
物业通知可以买车位时,我原本想着不买,或者买负二层,能省 1 万块。
老妈却坚决反对,她说那么贵的房子都买了,不差这一点,车位也是刚需,要买就买负一层电梯口的,以后出租也更容易。
事实再次证明,老妈是对的,负一楼的车位确实更好出租。
之前有个租客说,10 月份车位到期就不租了,她卖掉了其中一辆车,另一辆车正租着负二楼的车位。
老妈建议我,让租客把车停到我的车位来,说之后两个月不收租金,从明年 1 月开始算起。
我跟租客一说,她很高兴,对我连连道谢。我也很开心,车位又顺利租出去了,还是知根知底的老租客。
在借钱这事儿上,老妈一直很清醒,她认为对于信用不好的亲戚,一开始就不该借。
老爸却不听劝,碍于面子,好几次把钱借给了堂哥,每次催款都很艰难。
要是老爸一开始就听老妈的,何至于这么麻烦。

至于家里的存款,老妈从不防备我,却一直瞒着老爸。
因为老爸性格高调爱炫耀,老妈就怕他在牌桌上不经意间说出去了。
这点我是认同的,存款是有必要瞒着身边人的。
在生活智慧上,我认为老妈精明中又透着大气。
我曾经有个合租室友叫小朱,生活非常节俭,一度节俭到夏天会拔掉冰箱的电源,我都无语了。
之前我想着要不要给她买点东西,老妈却说不用。
在老妈看来,小朱只是曾经的合租伙伴,往后不会有交集了,这样的友情不用维护。
在富二代表姐落魄后,以前围绕在她身边的狐朋狗友全都不见了,表姐靠卖房维持着高消费,后来连房子都卖完了,日子愈发窘迫。
老妈这几年一直帮表姐在交居民医保,我对此有些不满。
因为我和大表姐曾有过很大的矛盾,而且她的亲妹妹,也就是我的二表姐正过着奢侈的中产生活,每年都会飞到三亚旅居,我认为连亲妹妹都不管大表姐了,我们又何必管?
老妈却说,要多记人家的好,大表姐以前投资时带着她赚过钱,如今就当把之前的收益还回去。
我突然想起,在我考上大学那年表姐送过我一个手机,那是我的第一部手机。
算了算了,过往的恩怨我也不计较了。
如今,老妈的日子过得简单又快活,每天打打小麻将,遛遛狗。
说来也神奇,这些年总有狗狗主动跑到我家来,老妈也陆续收养了两三只,其中还有品种比较纯的。每次遛狗都有路人问,这狗是不是花了不少钱买的?
在我看来,这些狗狗也挺有眼光,来我家后,生活得像大爷一样。
一日三餐,不是鸡肉就是牛肉,还能常喝羊肉汤、鸡汤、猪蹄汤,个个都胖得像球。
之前有篇文章里,我提到勤劳致富,有人在后台笑话说:勤劳怎么可能致富?
但在我家,我妈就是勤劳致富的鲜活例子。
她早年风里来雨里去,努力经营小生意,后来又在纺织厂日夜忙碌,待生活稳定些后,她辞去纺织厂的活儿,用心操持家中房产租赁,凭借敏锐的眼光大胆投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她的一生先苦后甜,用实际行动让我看到了辛勤奋斗和努力搞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