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落花: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有“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菊:花中隐逸者。郑思肖《寒菊》有“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前者是拟物为人,以动写静;后者是拟人为物,以静写动。花开花落,不悲不喜,此为不俗。不与众芳争艳,独立寒秋,又不俗。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将一年之中的好时节,好景物记载下来,可供人欣赏品读。至此五、六两句构成全诗最大的不俗,那便是以出世之心入世的不俗。“岁华”既是言典雅来自于世俗之中,又言世事景物年年不同,盖典雅亦与时而变。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其实全诗从第二句开始,视野由小趋大,内容由繁趋简,情感由浓趋淡,经过三、四句的思索和感悟,至五、六句境界更上一层,描述了作者所认为的典雅的极致状态,那便是纯任自然,心不随物而动,超脱淡然,也即“无为”的状态,只有如此才能无所不入,与物皆合,不同于冲淡之中的大而化之的齐同万物,典雅中这种“合”是心与物一一具体的结合,故能“无为而无不为”,见山乐山,见水乐水,见菊如菊,从中发现、提炼人、事、物各自不同的美,并与他人分享这种感受和经验。
之前说典雅是服务于时俗的,是出于俗而又离于俗,离于俗而又能移风易俗,其简而言之便是典雅出于俗而又能入于俗,以前诸家解读典雅,或以《二十四品》中的典雅是道家隐逸者的典雅,不合乎儒家积极有为的入世之道,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典雅是出于世而又能入于世,这部分是因为人即使再典雅高洁,都是要吃喝拉撒,都脱离不了俗的一面,而由人所组成的世俗社会同样如此,艺术或者说典雅的任务便是从这俗之中发现不俗,所以只有出世才能超脱,才能客观的,不受主观干扰的发现、提炼、总结出世俗的美好、典雅之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则其艺术作品不止能成为一时一世之典雅,亦将为后世之典雅风范。
反之,如果完全脱离世俗,排斥世俗,空洞地追求典雅,偏执表相,妄生攀缘,头上安头,则离典雅的真实之际只会越来越远。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二十四品新解之冲淡」临风静默,周遍十方,冲淡中的虚实动静
「二十四品新解」俯视一切,抗怀千载,可以医俗的高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