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总是会被欺负的孩子,他们身上往往具备一些容易被欺负的特征
找到它,尽早纠正,孩子才能避免更多外界的社交伤害
受到流行感冒、和天气寒冷影响,小女儿已经有近一个月没去幼儿园上学了
想着已经很久没出去玩儿,周末一闲下来就带她到游乐场玩一天
结果,我发现在家宅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性格变得更加社恐了
只见,女儿从滑滑梯、和海洋球中玩了一圈后,就到过家家的披萨屋和一个7、8岁左右的大姐姐搭话
女儿有些害羞,只是轻声地说了一句:“我怎么觉得她不想跟我玩儿”
结果,那个姐姐不耐烦地对女儿呵斥说:“你别动我的东西”
仔细一看,原来女儿的手只是搭在桌子上的玩具
随后,大姐姐被她妈妈叫到旁边喝水,女儿趁机拿了一个玩具,可看到对方返回后吓得立马就跑
没反应过来的我,赶紧追上去,找了好几圈才发现她躲在一个小屋子里
看着那小心翼翼的样子,细问之后才知道,女儿是被凶后感到害怕
那一瞬间,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现在就社恐成这样,那上幼儿园怎么办”
而宅在家里的一段时间,也让我意识到:“孩子还是要经常出门锻炼胆量”
特别是与人社交时的一些行为,能直接让对方觉得你是不是容易被欺负
比如,有以下几种行为的孩子在外就容易受到欺负,建议家长趁早自查01
被欺负后
不知道还嘴
孩子容不容易被欺负,从她被欺负后敢不敢“还嘴”就能看得出
就像兰妈小女儿在游乐场被大姐姐呵斥“别动我东西”后,女儿的反应就是吓得不敢动,悄悄拿个玩具被发现后还吓到落荒而逃
这样行为,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好欺负”
还有一位妈妈,也是抽空带儿子到游乐场玩儿
因为社恐,一个人躲在小屋里玩过家家游戏,看起来安静又温柔
可不一会儿,有个比他小点的弟弟,看到男孩手里的布偶娃娃直接就上前抢
男孩不服气,又不敢还嘴说什么,只是干着急地在原地直跺脚
直到眼巴巴地看着玩具被抢走,他才委屈地哇哇大哭起来
妈妈没注意到这一幕,看到儿子哭闹也急得莫名其妙
问孩子:“怎么了”
男孩摇摇头不回答
再问:“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男孩还是摇摇头
听着越哭声音越大、越哭越委屈的儿子,妈妈也不知如何是好,甚至开口批评儿子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整天就知道哭哭啼啼
在旁边看到整个过程的我,忍不住跟妈妈说明情况
妈妈得知来龙去脉后满是心疼,还支招说:“下次再有人欺负你,就要大胆说出来,别怕,妈妈会保护你的”
然而,不一会儿的功夫,又有个伙伴从男孩手里把玩具抢走
男孩开始护在怀里不说话,等到身边更好的玩具快保不住后,才不甘心地把手里的玩具让出去
这一幕,在妈妈的眼里简直就是恨铁不成钢,也不停地指责男孩:“被欺负了都不知道还嘴,真没出息”
很显然,孩子被欺负后的勇气是来自家长态度,所需要的也是如何对抗欺凌的方法,而不是被指责不够勇敢
面对女儿在游乐场被欺负后拔腿就跑的行为,我在接下来游玩中大力鼓励她参加园内的互动节目
起初,女儿一听说“参加活动”这件事就吓得躲在一边
如果你再说些什么,她就会表现出快要哭了的表情
为了带动女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告诉她:“一会我陪你一起参加”
果然,那缺少活力的憔悴状态瞬间变得精神抖擞
而经过几轮的游戏互动以后,女儿也交到了几个新朋友,一整个下午都玩得特别开心
等到晚上临回家时,女儿还很开心地告诉我:“妈妈,我明天还想出来”
这就是在社交中锻炼胆量
想要孩子被欺负后具有还嘴的勇气与能力,那么我们就要有足够多的耐心和陪伴,鼓励孩子勇敢地跟更多人做好朋友
随着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后,孩子遇到事情也自然就多了一些沉稳、经验、方法,还有胆量
02
被人索取
不懂得拒绝
孩子被索取后不懂得拒绝,家长是批评孩子太懦弱,还是帮忙讨回公道呢
不同家长的回应,会直接决定孩子不同的性格发展
上个月,路过家附近的广场时看到这样一幕
同栋楼的一位小男孩,拿着挖土机玩具在路边铲土玩儿
不一会儿,旁边还有一个年龄小的孩子看到后跑上前去抢
男孩本来是不想松手的,紧紧地拽在手里也是最后的倔犟
可听到对面小孩抢不过就哭闹的声音后,男孩妈妈却指责自家孩子
她说:“弟弟比你小,让给人家玩一会怎么了,别那么小气呀,小心以后交不到朋友”
这句话,环绕在我的耳边久久不能释然
因为,在很久以前
兰妈大女儿不愿意跟伙伴分享玩具时,我也曾对她说过这样的话
最后,女儿为了交到更多好朋友,她养成了讨好型人格
记忆中比较深刻的一次,是她刚上小学的那年
那段时间,女儿每天都会从家里带点什么送给好朋友
刚开始是一颗糖,一袋饼干、面包或巧克力
小朋友之间来回赠送零食,只觉得“这是联络感情的一种为人处事”,也没有过多去关注
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存钱罐里的零钱不翼而飞
几经询问后才知道,那些钱都被女儿带到学校给她朋友了
当时得知这件事很生气
我问她:“别人问你要你就给呀”
女儿柔柔弱弱地回答我:“我要是不给,她就不跟我玩了”
这句话,听上去是那么的可怜又可气
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对孩子“拒绝能力”的培养
一个不懂得拒绝的孩子,永远生活在被人牵制的认知中,也很难分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比如,如果你不听别人的话就会被要挟:“不跟你玩了”,这种友谊就是不健康、也是不真诚的
同样是遇到索取不懂得拒绝
有一位妈妈听到自家闺女被欺负后,她恨不得脚底抹油飞奔到学校找人麻烦
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学校后,妈妈在操场中央气势满满地大喊一声:“是谁让我闺女给他带钱花了,有胆量就站出来让我看看”
周围孩子面面相觑,没有一人站出来
妈妈看到无人承认,就接着向女儿询问:“到底是谁欺负你了,大胆告诉妈妈,我帮你教训他”
女儿吓得低头不语,揪着衣角开始恳求:“别说了,求求你,我们回家好不好”
妈妈气得跺脚,找到办公室要求老师调查清楚
和来势汹汹的妈妈相比,班主任也坦言:“这个时候可不是比谁的声音大”
只见,老师蹲下身子温柔地说了一句:“别怕,有什么委屈告诉老师,我会帮你解决的”
也就是这句话,让妈妈怎么追问都没结果的欺凌事件就慢慢拉开帷幕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孩子被欺负后潜意识就处于自我保护的封闭状态
想要帮助孩子真正脱困,那做一个“蹲下来”沟通的家长才是最重要的
当你足够了解事件,而孩子也愿意跟你分享各种原由时,他们就不再是那个只会胆小怕事的懦弱者了
03
与人相处
自卑没主见
自卑的人不是生来就有的性格,自卑没主见,也是缺乏自信的底气与自我感觉低
有一个朋友跟我分享说
读初中那会,因为个子不高,经常被同学取笑“矮冬瓜”
有一次,后排有个高个子女生看不清黑板就让她换到后排
她不愿意,没有按照意愿去做后,就被那个同学直接拖到后排座位
平时就比较柔弱的性格,在别人眼里好像是也是“被欺负了,也不能怎么样”
看着班里同学好像都在看笑话,她下定决心要硬气一回,被拖走后又回到自己的座位
没想到,那个女生竟然直接上手推人
一个重心不稳,她从座位上直接摔倒在地,膝盖被磕伤渗出了血
后来,两个孩子的家长被喊到学校
看到妈妈赶到学校,朋友本能地露出膝盖的伤口希望得到安慰
没想到,妈妈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后,有些埋冤地说:“这点小磕碰,一点事都没有,我店里生意那么忙,哪有空在这里耽误时间呀”
那个高个子女生的妈妈听到后也赶紧应话说:“就是,小朋友之间磕磕碰碰很正常,大家都相互理解一下,这架呀,根本就打不起来了”
朋友呢,本来是满怀期望地希望妈妈多关心一下她,可妈妈那不耐烦的态度,比被同学推倒的伤害还要痛心难过
也就是从那以后,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委屈她都从来不跟妈妈提一个字
哪怕是遇到别人故意挑事,也是息事宁人地选择自己吞咽
在她看来:“自己没有人撑腰,没有人理解、更没有诉苦的地方,只能受了委屈往肚子里咽”
听说了朋友的过往经历,我突然意识到:“孩子容不容易受到欺负,很多时候都是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如果孩子第一次受到欺负,我们对孩子说:“就这点小事,没必要大惊小怪”,那孩子渴望被温暖的感觉被忽略后,他们剩下的只有“不敢多说‘的妥协、无助、还有自卑感
所以,当孩子被欺负时家长一定要给足温暖与关注
当孩子有了自信和底气,他们才可以勇敢地克服一切困难
父母能给孩子披上的坚固铠甲,也是让孩子拥有更多挑战困难的勇气、还有怎么面对挫折的方法与自信
那么,关于孩子总是被欺负的一些自查行为,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