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风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站在一所小学的门口,喊一嗓子“梓涵”,估计少说有几十个人回应。
名字不仅是一个人的代号,同样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
就比如现在的小孩,很少有叫“建国”的吧?
跟随时代潮流起名,既简单又好听。
但这同时也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
“梓涵”泛滥了
“梓涵”这个名字,叫法好听,意蕴优美。
既表达出勇敢忠诚,也富有进取之意。
而且“梓”的读音略低,有一种含蓄的美。
“涵”虽然意为包含,但与前边“梓”连读,则有一种厚积薄发之感。
所以这个名字,一度成为了前些年的流行。
“子涵”“紫涵”“子晗”等相似名字,几乎霸占了整个10后“市场”。
类似的名字还有“子轩”“浩宇”“浩轩”等等。
这些名字既有很丰富很深刻的含义,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都是很棒的名字。
同时这也反映了起名时的时代潮流:
这时候的人们,既注重名字的文化内涵,也注重名字的声韵优美。
当然这也跟居民文化程度普遍提高脱不开关系。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类似的名字过多,会给学校的老师带来很多麻烦。
上学的时候,老师如果遇到同名同姓的学生,就只能喊“男子涵”“女梓涵”来区分。
要是人再多一点,恐怕就要给每个人起编号了。
叫吧?人太多不好区分。不叫吧?都是自己的学生,不叫会显得区别对待。
本来就是为了方便区分不同个体,才取的名字,现在反而成了一种麻烦。
而太过大众化的名字,也会为这些名字的拥有者带来困扰。
走在路上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即便是知道那是在叫其他人,是不是也难免会一阵晃神?
名字这个东西,一旦取了以后,大概率是要伴随人一生的。
别说听到自己名字了,就是听到自己的姓氏,都会忍不住扭头看一眼。
太过同质化的名字,不管有多么优美的,总归是有些违背取名的初衷。
总会有新的取名风潮
喜欢取相同的名字,也不是独属于00后的特权。
想想60后70后,不也有很多“建国”“建军”“建业”嘛。
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取名风俗。
尽管这些家长从来都没有互相商量过,但名字一叫出来,就发现英雄所见略同。
或者是对时代的纪念,或者是对孩子人生的期盼。
这些相似的感情,最终都凝结成了一个个类似的名字。
就像是8090后的朋友们,都认识几个叫“张伟”“李伟”的朋友。
并不是说起名太过随便了,而是大家都怀抱着相似的期待。
甚至不仅是在国内,就是在国外也一样。
什么“Emily”“Michael”,也是一嗓子下去,一堆人回应的名字。
这种将情感寄托在名字中的习惯,全世界都一样。
不过现在的家长也认识到了,过于大众化的名字,会带来很多不便。
现在的小孩起名字,都开始不走寻常路了。
太过大众化的审美,容易“撞车”,那就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取名字。
这样一来,“梓涵”们倒是消失不见了,又涌现出来一批新的名字。
“余念安”“刘思赵”“张爱林”。
这些名字的表达非常直白,就是余先生很想念安女士,张先生爱着林姑娘。
但这种直白的名字,好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名字主人的感受。
情感的表达非常充沛,但似乎少了些对后代的寄托。
就不怕孩子长大后问:爸爸是刘,妈妈是赵,我在哪?
还有一些家长,直接把父母的姓氏都加到孩子名字上。
比如“王陈婷婷”,或者是“周魏俊杰”。
父母的姓氏同时保留,很好地解决了重复率的问题。
姓氏后边的真正的名字,又保留了传统名字的信念传承。
这种取名方法,乍一看非常完美。
但这其中也隐藏了一个新的问题。
中国人的名字多为2到3个字,仅少数复姓如“诸葛”等会有4个字的情况。
其他情况出现四个字的名字,总会让人联想起隔壁某个岛国。
民族情节在这里,总归还是会让寓意变得不那么美好。
而且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用类似的方法取名,难免会让这些看似很有区分度的名字,变成下一个“梓涵”。
取名之事或许值得深究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要怎么取名?
其实先辈们很早就告诉过我们了。
白居易,陶渊明,温庭筠这些名字,随便一个都够我们研究很久了。
就拿我们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举例,他的名字就既有韵味又好听。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这句话就出自屈原的《九章》。
“怀瑾握瑜”,表面上说的是一个人怀抱着美玉,但表达的则是拥有高尚的美德。
这种利用古代先贤们的诗句,来取字成名的手法,岂不是很好的方法?
同样的含义,“怀瑾”两个字,恐怕还是要比“持玉”二字要深刻些。
“南怀瑾”也会比“南持玉”要顺耳不少。
当然有些朋友早就用这个方法,为自己的孩子取了好听的名字。
比方说取自“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枫眠”。
或者是取自“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的“醉云”。
抑或是取自庄子《逍遥游》的“图南”。
这些名字不单有着好听的读音,因为取自古籍,其含义也是非常丰富的。
几千年传承不断的文化,凝聚到两个字,其寓意可想而知。
当然这里只是提供一种思路而已,大可不必非此即彼。
利用国学中的经典来取名自然是极好的。
但如果不喜欢这种古味十足的名字,此等思路还是可以借鉴的。
比方说可以将夫妻二人相爱时,发生的一件动人心弦的故事,浓缩成一个名字。
或者从两人最喜欢的电影中的情节下手,总结出两个字。
也可以参考夫妻的共同爱好、常去约会的地方等等。
取名最重要的,还是要用心。
每个人看重的东西都不同,用心取的名字,大抵都不会太过相似。
结语
一个好听、好读、好看、有内涵的名字,不仅能够让孩子在成长中充满自信,也能够为他们的人生增添一分光彩。
跟着风潮,取一个偏向大众化的名字,自然无可厚非。
但如果能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好听名字,那谁又会不开心呢?
部分参考资料:
《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古人起名有什么讲究—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起名文化——华舆
85-95 年这一段人名字是最好的 重名的也没那么多
重名没办法,所以开4个名字。就和身份证15变18,固话从7到8位,历史趋势。当有名的越来越多,就会无形排除这个名字,说什么孩子承受不起。我建议学习朱的做法,自己成名后,改名或者自创字
余念安 我笑了
10后的儿子,有个男同学叫李一墨、原谅我想到了胸无点墨[滑稽笑]
干部们取的名字可以统计一下吗?
念安:🤔想念安娜琪 思赵:🤨思考如何成为赵 爱林:😨要下雨,别哭泣
名字就是编号,和监狱一样,9527就是你的终身编号,重复性等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