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与其抱残守缺,不如勇于改变!
1
山东高速建筑设计院更名
最近看到这家设计院更名了,删除了建筑二字,改为了工程;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设计院是一家国企,成立于2006年,未改名前主要的业务是:城市规划设计、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建筑工程技术咨询等;
改名后的主营业务是广告设计、市场调研等。
建筑设计市场下滑严重,这两年改名、尝试转型的设计院挺多的;
1、设研院
2024年5月15日,设研院改名,把交通规划变更为中工,该院的改名公告显示,公司改名是为了匹配未来发展战略和实际经营情况;
2、洲宇
2024年11月,洲宇把设计改为了科技,并表明公司正在随着市场变化而不断转型升级,已经在建筑性关的科技创新领域做了布局。
行业下行,增量变存量,要么转型要么内卷,而内卷的设计院很多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要么注销设计院,要么挂牌出售设计院股权。
2
两家知名上市设计院疯狂注销子公司
很多靠设计发家的设计院,尤其是上市设计院,其业务早就不是单一的设计了,一旦勘察设计板块不赚钱了,资本就会开始抛售资产;
1、汉嘉设计集团一口气注销4个全资设计院
2024年12月底,汉嘉设计集团董事会通过了注销子公司的议案,江苏、北京、厦门和上海汉嘉建筑设计院全部被清算和注销;
这四家分院几乎都不赚钱,2024年几乎都是亏损状态,唯一盈利的一家北京汉嘉全年净利润不足5万块;
不赚钱的资产对于资本来说一文不值,被注销也是情理之中的!
2、上海霍普
今年1月份,霍普依法注销了上海千旭,合并到了另一家公司;
不止设计院就央企中铁二十五局也在去年注销了旗下设计院,被注销的设计院债权债务由别的公司继承;
不难看出,这行没什么搞头了,资本纷纷离场就是最好的证据,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在大势面前,个人力量微不足道;
不仅是企业,就连设计师也要转型了,不管你想不想。
3
年轻设计师的困境:后继无望的一代人
设计这行没有对不起资本、也没有对不起六零和七零后,它唯一对不起就是90和00后,以虚假的繁荣幻想吸引年轻人入局,而后对年轻人进行集体闷杀;
你可以轻飘飘来一句转型或者脱下长衫送外卖,但请你睁眼看看世界吧,往哪里转?送外卖的都比点外卖的还多了?
我们这代人,有的四五年时间学土木或建筑,有人七八年,最后发现多年所学居然无法养活自己,也挺搞笑的;
当然,抱怨或者听之任之都没有用,也更不会有人来关心这批年轻人,我们唯一能做的不过是重新找到心之所向,之后素履以往,一苇以航